中國加大對西巴爾幹地區投資

觀察|中國加大對西巴爾幹地區投資

位於西巴爾幹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從興建煤電廠、機場到橋樑,中國正在加大對西巴爾幹地區的投資,為在這個歐盟邊緣地帶展開新的影響力爭奪戰打下基礎。

作為連接歐亞大陸的陸橋和歐盟的屏障,包括塞爾維亞、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波黑、黑山共和國、北馬其頓及科索沃等國家的西巴爾幹地區,長期以來是國際勢力博弈的焦點。西方國家向來都視俄羅斯為在當地的主要競爭對手,但如今中國已加入"戰局"。

中國近年來在西巴爾幹進行"一帶一路"建設並以促進基建發展為名發放鉅額優惠貸款的做法,引起歐盟的關注,擔心西巴爾幹地區這些東南歐國家可能受害於中國的"債務陷阱外交"。

歐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歐盟國家的投資佔西巴爾幹地區直接投資的70%以上,但中國過去六年來也開始積極且大量投資於該地區的基礎建設,2017年的國際貨幣基金研究報告稱,中國在這些地區的鐵路、能源和道路工程中已至少注資62億歐元。

例如,中國河鋼集團在2016年與塞爾維亞政府簽約,以4600萬歐元收購該國一家面臨破產的鋼鐵廠,成功讓該廠轉虧為盈,也促使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呼籲中企出資接管債務累累的另一家銅礦廠,甚至進軍科技領域協助將塞爾維亞發展為"飛行汽車"的交通樞紐。

歐盟擴大事務專員哈恩告訴法新社,黑山共和國這個小國,自從接受中國進出口銀行貸款8億多歐元建設高速公路後,其公共債務已經飆升至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0%,引發該國將落入"債務陷阱外交"危機,最終可能被迫出讓這些基礎設施的控制權以抵債的擔憂。他說:"這些投資通常都是附帶條件的……到頭來將對我們要加強(西巴爾幹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的目標構成衝擊。"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的學者陳懋修指出,這些較為貧窮的西巴爾幹地區國家,要獲得歐盟資金資助的途徑不多,因而就更沒有能力將這些中資拒之門外了。

西巴爾幹一些國家已提出加入歐盟的申請並啟動入盟談判,哈恩較早前在推特發文警告,"他國資助、公共項目採購程序,以及環境風險影響等因素都將是成為歐盟一員的評估條件"。

儘管如此,西巴爾幹一些國家的政治人物仍視中資為救星。波斯尼亞當局日前批准了中國為圖茲拉燃煤電廠提供的6億1400萬歐元貸款擔保,結果遭到哈恩的批評。但是,波斯尼亞總理諾瓦利奇說,中方的貸款"對波斯尼亞是歷史性一刻",因為"我們已有40年沒有這樣的投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