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焚毁,我们应该以什么心态对待?

微言常理


巴黎圣母院失火,这两天也是持续刷屏,从中也看到了国人持各种观点的评论,有惋惜,有幸灾乐祸,也有各种无感...

说说我个人吧,第一次刷到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消息时,我先是震惊,然后是遗憾。说实话,巴黎圣母院失火也让我想到了我们毁于大火中的圆明园,国之瑰宝毁于一旦,怎么说都是人类的损失,都是历史的遗憾。

只是,圆明园与巴黎圣母院所承载的历史又各不相同,圆明园固然有民族的耻辱在里面,但它也时刻提醒着国人,要铭记历史,要不忘崛起。而巴黎圣母院虽然没有类似的耻辱经历,但它同样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即便毁于意外,也令人叹息!

就我个人的观点吧,历史是需要我们铭记,但也要眼界高一点看待问题。毕竟,与黑洞相比,地球、人类都是休戚与共的整体。


河畔青杨


不论是作为一名法语专业毕业生、一名文学和历史爱好者,或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都无法接受和理解某些人那种幸灾乐祸和欢呼雀跃的反应,无法接受“你们能烧圆明园,所以巴黎圣母院烧了活该”的逻辑。

巴黎圣母院并非一座属于法国统治者或殖民者、侵略者的建筑,而是从1160年筹建起就作为对市民和外来参观者全免费开放而设立的公共性场所,这里涌现过无数法国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其中也包括对中法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对中国有功的许多名人,如1711年率先将中国“六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小学》和《孝经》的合订本)翻译成欧洲语言出版的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为康熙编纂中国地图尽心尽力,并极力向欧洲介绍和推崇中国文化的张诚(Jean-François Gerbillon)、白晋(Joachim Bouvet)等都曾在巴黎圣母院学习、生活和工作过很长时间,相反,参与英法联军(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八国联军”,谢谢)入侵中国、烧毁圆明园的殖民者中,却并没有什么人来自巴黎圣母院。仅仅因为“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圆明园也是法国人烧的”就迁怒于前者,甚至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损毁幸灾乐祸,拍手称快,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迁怒情绪——如果照这个逻辑,《国际歌》是不是也不要唱啊,它是哪国人写的?

巴黎圣母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的文化遗产,和中国的长城、故宫等并列一册,将心比心,如果我们的故宫、长城遭遇什么不测,某些美国人以“贸易战”之类的理由在网上欢呼雀跃,咬牙切齿,你们将作何感想?

巴黎圣母院见证了从三级会议召开到百年战争结束,从为圣女贞德平反到拿破仑加冕皇帝,从法国大革命到二战中巴黎解放,近800年来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活的历史见证,对这样一座历史丰碑的遭受损失,任何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都应为之惋惜。

巴黎是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核心场景,是无数蜚声世界文艺作品的经典情节发生地,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要多么阴暗丑陋的一颗心,才会为这样一道美丽风景的蒙尘而欢呼?

.

冤有头,债有主,即便是“云愤怒”也请找对了人。


陶短房


996你不说话我认了,奔驰漏油你也不说话,也忍了,1800年历史的兵马俑断指的账还没算!巴西国家博物馆毁于一旦你一滴泪都没流,叙利亚3000年历史的安达拉神庙被战火损毁,伊拉克两河流域孕育的文明被强盗破坏殆尽,这特么法国烧个房子你哭泣了,就把这些所谓的明星轰出来了,现在个个跑出来,怕是没人知道你们恶心的嘴脸吗?!对自己国家文化艺术不能感同身受,却对别国文化痛哭流涕,这些人多数是装B惯犯!一些国人表现出来的做法,让人觉得痛心疾首,前几天我国凉山大火30消防员牺牲他可能没有关注过。同样是失火,凉山烈士你发文悼念一个字了吗,是人不是人的都在悼念巴黎圣母院,我艹,巴黎圣母院一着火,哭的比死了爹娘还难过,大声呼吁,这是全人类的损失啊,今天是全人类最黑暗的一天呀。真是搞笑到非常!中国的V级人士全部在大喊外国的消防员是最转业的,最科学的?一个房子烧了五个多小时,还没有灭了,他们真比中国消防强大多得去了。对了,马克龙说要开启国际捐款通道,为圣母院重建捐款,圣母婊们,有种去捐款吧!


秣陵花开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晚6时,世界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塔尖和玫瑰花窗被烧毁,令全世界为之心痛。

如此众多的艺术结晶被大火毁掉,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像所有法国同胞一样,今晚我很难过,看到我们人内心的一部分被燃烧掉。”

巴黎圣母院耸立在塞纳河的西堤岛上,是法国最悠久和最具象征意义的历史遗迹之一,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建于1163年到1250年间,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古迹、观光名胜与宗教场所,每年约接待1300万名游客参观。

 事发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一时间在推特上发文表示震惊。德国外交部长马斯说:“圣母院的燃烧也让我们心碎。我们为法国朋友祈祷,希望没有人会受到火灾的伤害。“报道称,火灾发生后,有数百人在巴黎圣母院附近跪地祈祷。法国《费加罗报》称,大火“烧在整个法国的心上”。《十字架报》则用“心已成灰”来形容这场本国文化遗产的重大灾难。

巴黎圣母院大火发生后,个别中国网民错误地把它与火烧圆明园相提并论,并因之对此隔岸观火、无动于衷,有少数人还在网上留言并且幸灾乐祸。我认为这是自私的、狭隘的,是不恰当、不理性,也是不道德的。

首先,两场大火不可同日而语:1860年(清咸丰十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有着“万园之园”美誉的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三天三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圆明园,也暴露了“两个强盗”的丑恶嘴脸,成为英法两国历史的一大耻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专门撰文,对此事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

其次,人类历史早已不再是野蛮人横行期。如果说在5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类人猿被狗咬了一口立刻以牙还牙被值得称道的话,那么,今天如果有人被疯狗咬了一口,此人立马上前反过来去咬疯狗一口的话,那么,恐怕被鞭打和嘲讽的就不仅仅是疯狗了。

再次,人类历史已进入了相互依存、共享世界文明成果时期。大火吞噬的不仅仅是巴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明,也是世界遗产和世界文明。就像兵马俑不仅仅属于中国,金字塔不仅仅属于印度,“圣城麦加“不仅仅属于沙特一样,巴黎圣母院也不仅仅属于巴黎、属于法国、属于欧洲,而是属于全世界。因为,她是世界文明和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代安魁1


今天还和同事探讨了这个问题,既然灾难已经发生,当地也只能倾尽全力尽力弥补了。失去的已经失去,还能怎么样呢?

今天和同事探讨的主要两个方面

第一:这的确是全人类的损失

巴黎圣母院举世闻名,应该说像巴黎圣母院、我们的北京故宫等等,这些知名的建筑,尤其是还有珍贵馆藏的建筑,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财富,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如同体育精神是不分国界的,即便我们是再普通不过的公司小职员,也为此而深感痛心,希望损失能减少到最少吧。

第二:这世间哪里有什么永恒?

有些东西,你以为它一直会好好的在那里。一天天,一年内,甚至于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可是2019年的这场大火,改变了它的命运,即便最大限度地修复,也永远不会如当初一样了,这世界哪里有什么永恒呢,总要告别的,哪怕是和一栋建筑,既然,惨祸已经发生,只能积极面对,别无他法。


杨木林子宋小欠


英法的本性一点都没有变!看看中东和北非就知道。他们的收敛只是实力不允许罢了!

同情归同情,但不能带样,如丧考妣!

西方人痛心很正常,那是人家宗教文化信仰的象征。表示同情和慰问也就足够了!

人家巴勒斯坦的表态就很到位:对事件表示遗憾!


周生世界观


就是个值得遗憾的意外事件而已,看看这大半天的,各路大神悲天悯人,如丧考妣,附庸风雅,晒美照,晒伤心的,中国历史文化都不一定了解,忙不嘚地精修法国建筑艺术史,祖宗埋哪儿估计都忘了。


手机用户58970776837


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也是世界的。它记载了法国古典历史的辉煌,也见证了欧洲文艺复兴盛世的演变。这样一座精典的人类历史宝库,发生重大火灾,是十分令人心痛的事件。


用户6445993561503


我是个正直的人,我报以幸灾乐祸的心态


三江纵饮


以一个正常人的心态对待!还有疑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