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他,一張文憑都沒有

卻被大師吳宓稱為

“全中國最博學的人”

他未曾著作卻被聘為

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

與梁啟超、王國維、趙元任齊名

梁啟超卻說:

“我的所有著作

都不及他的幾百字有價值。”

連狂傲的傅斯年在他面前

都不得不承認

“他的學問

近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這個人

便是陳寅恪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陳寅恪先生

(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

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

其父陳三立為著名詩人

“清末四公子”之一

陳寅恪的一生

其實離不開他的“真”

是風雨變幻的時代裡

活得最真實的人

學問,不求文憑,只問真理

愛情,不求榮華,只求真心

為人,不求虛情,只要真誠

認真的學問最受推崇

只要能學到知識

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陳寅恪博學多才

卻也是個怪才

作為官、富三代

他不像公子哥一樣喜好玩樂

最大的愛好竟是讀書

後來遊學23年

學貫中西、融匯古今

通曉20多種語言

讀過十多所名牌大學

隨便一所拎出來都夠分量

他卻一個學位都沒有

文憑在他眼裡

不過是一張廢紙

他追求的

是真正的學問

哪裡有好學問他就去哪拜師

他說:“只要能學到知識

有無學位並不重要。”

所以在每所名校

他都能以天才而聞名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陳寅恪 《闕特勤碑》局部

1925年

清華創辦國學院

準備聘請四個導師

梁啟超主動舉薦陳寅恪

校長曹雲祥看他既無著作又沒文憑

猶豫不決

梁啟超卻說:

“我的所有著作加起來

都不足他的幾百字有價值。”

可清華學子不一定買賬

陳寅恪任教第一天

學生都等著看笑話

誰知他一來便送了副對聯:

“南海聖人再傳弟子

大清皇帝同學少年。”

梁啟超是康有為弟子

王國維是溥儀伴讀

陳寅恪這麼形容清華學子恰如其分

學生聽了也如沫春風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1947年冬,陳寅恪於清華園新南院寓所

陳寅恪的博學多才迅速

掀起一陣“陳寅恪熱”

學生紛紛慕名而來

教授也都跑來蹭課

吳宓風雨無阻

堂堂必到

同行的還有馮友蘭

朱自清、季羨林……

學生都稱他“太老師”

“教授的教授”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1959年,陳寅恪於中山大學東南區一號樓陽臺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認真的愛情最是動人

你若不離不棄

我必生死相依

陳寅恪和唐篔的姻緣是一段佳話

陳到清華時依然是36歲的大齡剩男

不思進“娶”

心繫學術

父母逼婚甚急

他就乾脆在趙元任家裡吃住

趙元任夫婦覺得不能這樣下去

於是便和清華同事郝更生合謀給他作媒

一次

郝更生故意提到某女教師家

有詩幅署名“南注生”

特向他請教

陳寅恪略顯吃驚

他讀過《請纓日記》

知道這是唐景崧的別號

對其仰慕已久

便問:“此人定是灌陽唐公景崧的孫女,

住在何處?我要登門拜訪。”

此人便是唐篔

祖父唐景崧曾任臺灣巡撫

她從小飽讀詩書,多才多藝

是有名的才女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唐篔畢業於金陵女校

執教於北京女高師

曾是許廣平老師

這對才子才女金風玉露一相逢

一見鍾情

1928年,他們在上海結婚

那時,陳寅恪38歲,唐篔30歲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唐篔婚紗照

他們都學識深厚

常常賦詩唱和

度過了七八年的現世安穩

只是之後的幾十年都是顛沛流離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1939年,陳寅恪全家避難香港

女兒左起為陳小彭、陳美延、陳流求

“流求”“小彭”取自《馬關條約》割讓的琉球、澎湖

而他也視她為知己

每完成一部著作都請她題寫封面

還常對女兒說:

“媽媽是這個家的主心骨

我們要好好保護她。”

一次唐篔心臟病突發

陳寅恪認為愛妻要先自己而去

為其寫了輓歌:

涕泣對牛衣

卌(xī)載都成斷腸史

廢殘難豹隱

九泉稍待眼枯人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1957年3月8日,陳寅恪與夫人唐篔在中山大學東南區散步

誰知道

他自己先撒手人寰了

1969年10月7日

陳寅恪因病離世

彌留之際,他一言不發

眼角卻淚流不斷

而唐篔出奇地平靜

因為45天之後

她亦步其後塵而去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1960年,陳寅恪與夫人唐篔在書齋合影

認真的為人最有風骨

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所謂的求學

尋求的不只是學問

更是在追尋更好的自己

陳寅恪萬里獨步成絕學

但他做人

比做學問還要認真

1927年

他在故友王國維的紀念碑上寫下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實,這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文革時

有一件事轟動一時

四人幫同夥的康生到廣州拜訪陳寅恪

卻慘遭拒絕

那時沒人敢對毛身邊的大紅人說不

但陳閉門謝客

還寫詩道:

“閉戶高眼辭賀客

任他嗤笑任他嗔”

康生吃了閉門羹

卻又不能對這個“國之至寶”如何

只能銜恨而去

後來的結果是

康生趁機中止了《論再生緣》的出版

陳寅恪感嘆花費數年的力作

“蓋棺有期,出版無日。”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其實

陳寅恪並非一味拒絕跟政要交往

他看重一個人的學識和人品

跟地位無關

他敬重“一代儒將”陳毅

自願接受陶鑄為他撐起的保護傘

跟杜國庠雖道不同

但高誼仍在

他要拒絕的是將政治的因素

摻雜到學術中去

一生都在為“精神獨立、思想自由”作抗爭

陳寅恪認真起來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對他來說

精神獨立、思想自由是畢生的追求

不管是治學,還是做人

當別人追求虛名

他視文憑為廢紙

認真求學;

當別人追求絢爛

他和她相濡以沫

相守一生;

當別人趨炎附勢

他卻初心不改

遺世獨立;

他有學者應有的氣節

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

歲月流轉

世間再無博學而有風骨之陳寅恪

唯“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千古耀人間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他沒有文憑,卻是全中國最博學的人,300年來無人能及

陳寅恪書跡


  • 國學常識200題(含答案),給孩子收下來!

  • “死蛇掛樹”的書法,一個字竟相當於一輛法拉利!

  • 韓天衡給馬雲刻印,價值160萬.......

  • 你寫顏體看上去挺美,但漏洞百出!

  • 家有墨香,必富貴!

他没有文凭,却是全中国最博学的人,300年来无人能及

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為了不錯過精彩內容,建議您將「書法易」設為星標(安卓用戶“置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