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書代表作,

它是王羲之寫給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的書信集合而成的,

別看名字叫《十七帖》,實際上共計有29幅作品,共計134行,1166字。

《十七帖》只是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王羲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這麼命名的,就是這麼任性。

《十七帖》各帖分別是:

郗司馬帖、逸民帖、龍保帖、絲布衣帖、積雪凝寒帖、服食帖、知足下帖、瞻近帖、天鼠膏帖、朱處仁帖、七十帖、邛竹杖帖、蜀都帖/遊目帖、鹽井帖、遠宦帖、都邑帖、嚴君平帖、胡毋從妹帖、兒女帖、譙周帖、講堂帖、諸從帖、成都城池帖、旃罽帖、藥草帖、青李來禽帖、胡桃帖、清晏帖、虞安吉帖。

由於各帖時間跨越14年(公元347-361年),所以它對於研究王羲之的草書書法發展變化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十七帖》部分01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十七帖》部分02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十七帖》部分03

從《十七帖》中我們可以看到,它去掉了當時常見的隸書筆意,形成近似楷書特徵的點畫,字與字之間形成了顧盼呼應,實現了從章草到今草的轉變。

唐蔡希綜《法書論》說:“晉世右軍,特出不群,穎悟斯道,乃除繁就省,創立制度,謂之新草,今傳《十七帖》是也。”

——這裡說的“新草”,就是今草。

也正是因為這是王羲之日常所書,所以風格自然、隨意,能很好的體現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南宋朱熹說“玩其筆意,從容衍裕,而氣象超然,不與法縛,不求法脫。所渭一一從自己胸襟中流出者。”

——很多書法家為了追求個人風格,故意突出某些特色,顯得用力過猛,反而失去書寫時的自然之美。

相比之下,《十七帖》平和典雅,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張狂之氣。

這就像武俠小說裡寫的,高手總是雲淡風輕,不求招式巧妙,而在一拳一腳中見功夫,而準高手才劍走偏鋒、獨闢蹊徑,以詭異辛辣求勝。

《十七帖》用筆有規有矩,以方為主,轉折處輕提重按,頓挫有致,很少鋒芒外露。

線條樸實遒勁,筆勢連貫,連帶筆畫起伏變化,極富節奏感,內在呼應尤其明顯。

其章法按照唐太宗的說法,就是“煙霏霹結,狀若斷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所以唐宋以來,《十七帖》被奉為“書中龍象”,作為學習草書的範本。

《十七帖》最好的版本是宋代根據唐代弘文館學書所用的拓本摹刻的版本,雖然是翻版的翻版,但由於其刻工細緻,頓挫提按動作分明,所以還算是有跡可循的理想範本。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十七帖》裡面,比較出名的是《遠宦帖》、《遊目帖》。

這倆出名主要是因為它們還有墨跡版的摹本,更接近原跡。

其中《遠宦帖》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遠宦帖》

《遊目帖》藏於日本廣島安達萬藏家——沒錯,就是遭了原子彈的廣島,連帶《遊目帖》也被燒沒了。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得益於《遊目帖》還留了一張照片底片,2007年由我國文物出版社與日本二玄社合作復原。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遊目帖》

在此,一笑多嘴感嘆一下:

別以為時間是文物最大的敵人,其實戰爭和愚昧才是毀滅文物的最大元兇。

要成就一件文物,也許要上千年的時間,但要摧毀它,一把火一瞬間足矣。

王羲之真跡的丟失,大部分也是因為南北朝連綿的戰亂。

南朝梁元帝收集了大量王羲之的作品,但國破之際,他一把火把收藏的所有書畫、圖書、字帖等(約14萬卷)盡數焚燬,從此王羲之真跡大部分失傳,同時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續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最大的文化破壞事件之一,讓自己成為了破壞中華文明的千古罪人。


PS:本文為《趣說漢字書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鐘,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藝術素養。請加關注,看之前文章獲得更多有趣的知識,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

王羲之花了14年寫了28幅作品,合起來卻叫《十七帖》,咋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