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大家记忆太深刻了。以至于4月份以来,总有粉丝不断提起——

这篇文章说的是,在不包括严格调控的情况下,楼市中每年3月份的成交量是一个先行指标,通过观察这个指标,可以预测一年的行情。

3月份结束了,所以大家来“催债”,赶紧让我出下篇。

嗯~ o(* ̄▽ ̄*)o我就满足你们。下篇来了。

本文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从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成交量,推断全年大概的趋势,以及买房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下干货比较多,大家可以小本本记一下。

01

北上深开启温和上涨模式

在分析楼市具体成交量之前,大家要先树立一种思维方法——“比较思维”。

其实这种对比方式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多人都会忽略。

比如每篇文章底下的留言,有一类问题,让我特别无语。

——请问买哪个城市好?

——买哪个区域升值快?

——这个小区怎么样?

这些问题,统统无法回答。

就像西红柿炒鸡蛋好吃不好吃一样,很难回答。

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标准。

如果只是泛泛的讨论,其实没有意义。因为选择太多了,所以没有方向。

但有一个参考因素在,二选一,或者三选一,就会简单的多

好,有了比较思维,那么我们分析数据就会变得很简单。

北京3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分析:

2019年,北京3月份二手房的成交量是16000套,请问这说明了什么?

这个问题提出来,大多数人都无法回答。

但是我们找有参考性的年份来对比下,答案就很明显了。

下图是从2016年到2019年3月份每月二手房的成交数据。

简单复盘下,北京这一轮涨跌的经过——

16年3月份,北京楼市启动上涨,二手房成交量达到32009套

17年3月份房价大涨,北京出台严厉的楼市调整政策,称为“317新政“。因为网签有滞后效应,所以3月份的成交量没有受到影响,是25945套

但在17年下半年,因为调控影响楼市低迷,月成交量基本在10000套左右徘徊。最低谷是2017年10月份成交量仅有6162套。房价也随即下跌10%-20%不等。

18年3月份,成交只有11156套,刚破万套的水平。

市场相对低迷。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直观的结论:

如何观测北京楼市冷热呢?

当市场热的时候,月成交量可以达到20000套以上,

市场最低点的时候,月成交量大概在6000套左右。

临界点在12000万套,持续高于这个数字市场向上,持续低于则市场向下。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达到16051套。这说明,北京楼市已经处于「温和上涨期」

上海3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分析:

接下来看上海。

上海3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是25931套。是近2年半最高的成交量。

具体每个月的成交情况,我就不跟大家做对比了,但是可以参考一个数字——月成交15000套。如果高于这个数字,那么楼市就很难跌,如果超过这个数字,就有温和上涨的趋势。

这个数字是由近10年深圳成交量统计来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计算下。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深圳3月份的二手房成交量分析:

再看深圳。

深圳的二手房市场盘子比上海、北京要小的多。北京存量房大概是670万套,上海大概在780万套,而深圳的存量房(不包括小产权等在内)大概是170万套。

所以正常市场,北京二手房年成交量在15万套以上,上海在20万套以上,而深圳是6万套以上。

深圳也有一个月成交量参考:5000套。连续高于这个数字,行情向上,连续低于这个数字,行情向下。

2019年3月份,深圳二手房住宅成交4551套。比起北京、上海,深圳的3月份成交量表现并不亮眼,但是还要注意——这是深圳半年来最高的成交量,如果没有意外,按照市场惯性,后续成交量依然会继续走高。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广州就不聊了,广州和深圳的楼市涨跌走向趋于一致,但时间上有滞后效应,大概在半年左右(实际情况会更复杂一些,但几句话说不清楚,先这么粗暴的说吧)。

最后,总结一下各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临界点:

北京二手房月成交12000套为临界点,持续高于12000套,楼市向上,持续低于,楼市向下。

上海二手房月成交15000套为临界点,持续高于15000套,楼市向上,持续低于,楼市向下。

深圳二手房月成交5000套为临界点,持续高于5000套,楼市向上,持续低于,楼市向下。

按照以上结论,

如果数字是真实的,那么只有对、错两种答案。

这也是我喜欢的方式:

与其看一些故弄玄虚的故事和一惊一乍的大新闻,

简单粗暴的数字分析更为直观、有效。

02

楼市回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下面是北京楼市06-16年的房价走势图。我把上涨的年份用红圈圈了出来。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大家发现了没?楼市每一轮上涨之前的2-3年,房价的波动幅度相对很小。这个时间段,就是“盘整期”。盘整期过了,就是上涨。

玩股票的朋友们知道,股市有一个术语“盘久必跌”。当大盘在上升到某个点位后,长期在一个区间盘整着,无力拓展新的空间,这样极大的消耗了多头的力量,一旦利空出台或市场环境变化,就会使大盘出现下跌。

盘久必跌是因为资本都是逐利的,是有着时间价值的,如果长期无法获利,资金会撤出该资本市场,转向其他的资本市场。

但楼市是很少出现“盘久必跌”的情况的。除非遇到特别大的金融风险,否则楼市一定是“盘久必涨”。

这里特指供不应求的一二线城市。

和炒股不同的是,买房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但需求也是有“弹性”的。

为什么房价涨的越疯的时候,成交量越多,接盘侠越多?因为需求被激发出来了,大家都怕不买还涨,怕这辈子都买不起了。所以买房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

当房价下跌的时候,成交量减少,大家都盼着房价再低一点,希望买的时候再便宜点。这个时候,发现自己也不是特别迫切的需要买房,还可以等一等,需求也就弱化了。

追涨杀跌是人的本性。

买房的需求有很大的弹性。

但是,对于还没有房子的刚需来说,虽然可以等一等,等待的时间段也仅限于1-2年。

市场相对平稳了,房源相对多了,刚需也要出手了。

深圳市场从2016年3月开始调控,到现在是3年的时间,上海楼市也调整了3年。

北京从2016年10月开始调控,也有2年半的时间了。

所以,刚需从观望阶段步入成交阶段,是很正常的。

我们还能发现哪些规律性的现象呢?

看看北上广深的二手房成交热力图。

北京,除了通州、大兴的个别区域,主力成交都在五环以内。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上海的成交主力在内环、中环。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深圳在罗湖、福田、南山。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广州以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市中心成交为主。

请注意,一个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关乎未来9个月的楼市走向

发现了没?北上广深成交热力图几乎全部在市区。

这是价值回归的阶段。

如何理解价值回归呢?

我记得17年年初,北京楼市已经非常燥热了,卖家一夜之间加价50万都是常态。

市场上的房子靠抢,而且优质房源很少,都是属于品质较差、地段也不好的房子。

哪怕六环外的房价,也直线拉升。

牛市末期,鸡犬升天。

而经过两年多的盘整,热钱不再大水漫灌。潮水过后,什么地段在裸泳,就很容易看出来了。

所以19年楼市回暖,是刚需支撑起的热度,好地段和差地段价格上会有更大的差别。

越是好地段越涨,

越是差地段越跌。

这就是为什么,市区二手房会回暖,反而远郊的新房销售量会很惨淡的原因。

03

眼下的我们要做什么?

前两天有个粉丝问我,16年已经在某个城市买了三套房,如今赚了不少钱,要不要继续借钱再买。

我问他,你为什么在16年买房?

他说,16年一些好地段的房子已经开始上涨了,就预感要有一波行情。

我继续问,16年的时候,和现在的情况,具体有哪些不一样吗?

他想了想说,16年买房的时候,还没有限购限贷,房贷利率也低,买房的杠杆比较足。

我继续问,那环境完全变化了,为什么你还要继续借钱再买呢?

他有点不好意思了:可能是这两年买房赚了钱,惯性的想法吧。

我说,16年你买入,是因为你判断房价会大涨。

现在你想买房,是因为你想让房价大涨,你赚到钱。

判断和期望是两码事。

承担的风险也完全不一样。

他说,明白了。那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这位粉丝的问题,也是属于比较典型的一类。

如果过去两年,你买房赚了钱,那么你该想想,你的负债压力大吗?需要卖出一套去缓解一下房贷压力吗?

如果你的负债压力尚可,那么你的房子需要置换吗?老破小换次新,远郊房换市区,非学区房换学区房?

所以当下的逻辑是1、如果负债过高,适度减少负债 2、从劣质资产置换为优质资产

虽然楼市已经回暖,但限购限贷的“杀威棒”依然存在,大涨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但又因为楼市回暖,市场上成交量开始活跃起来,上车和置换是特别好的时机。

回复关键词“2019”可查看最新的楼市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