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舊房屋 過上新生活

拆除舊房屋 過上新生活


拆除舊房屋 過上新生活

拆除舊房屋 過上新生活


——義龍新區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小記

代雪梅 代仙鴻

在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開展中,我區按照政策要求制定方案,採取宣傳動員、服務管理等方式做好搬遷群眾房屋的拆前、拆中及拆後工作,以打消群眾搬新房,難捨舊房的顧慮,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目標。

在去年9月份我區啟動2017年度區內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前,為打消群眾搬遷難捨舊房顧慮,讓群眾配合工作主動拆除房屋,我區以搬遷的鄉鎮為主,分類做好搬遷群眾的宣傳動員,讓搬遷群眾知曉舊房拆除政策獎勵。

日前,筆者跟隨義龍新區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工作人員來到新橋鎮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現場看到,搬遷群眾的舊房已經全部拆除。據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工作人員楊龍介紹,在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推進中,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與新橋鎮協調配合,在舊房拆除前深入群眾家中做思想動員,讓群眾知曉舊房拆除獎勵政策,確保舊房拆除工作順利推進。“剛開始有的群眾情緒很激動,不想拆除舊房,我們將國家舊房拆除政策給他們講明白後,他們漸漸就轉變了思想,都配合拆除舊房屋。新橋鎮一共要拆除15戶,目前已全部完成。”楊龍如是說。

對於搬遷後的舊房拆除,新橋鎮海子壩村的賈啟貴很支持,並主動帶頭把自家房屋拆除了,目前一家人搬遷到頂效大龍潭,對當前的生活很是滿意。“以前的老家距鎮區有二十多公里,為了讓小孩有好的教育,都是在鎮上和縣城租房給孩子上學。老家交通、醫療也很不便,現在搬遷到大龍潭後,做什麼都方便,生活也越過越好了。”

談及目前搬遷後的新生活,來自德臥鎮白水河村的搬遷戶王定益老人則感觸更深。今年76歲的王定益指著新家告訴筆者,以前在老家住的房子很小,去街上玩也不方便,生病了也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醫院就醫,現在搬到大龍潭後,新房子有餐廳、有廚房、有獨立衛生間,小區環境不錯,各項配套設施也很完善。“國家政策好,我們家三口人得了60平米,在這裡生活很滿意,出門就是街道,買什麼都方便,家裡的舊房子也拆了,我們很支持的。”王定益說到。

據瞭解,德臥鎮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22戶,目前已全部拆除,並按照要求完成了復墾複綠。

新橋、德臥的舊房拆除復墾複綠只是新區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的一個縮影,新區自啟動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以來,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快速推進該項工作進度。據義龍新區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鄭周明介紹,在舊房拆除復墾複綠工作推進中,新區組建了8支突擊隊伍,以鄉鎮分管領導和涉及村的前沿指揮部的同志和包保的幹部為成員,經常性的宣傳動員,並在涉及搬遷的每個鎮都明確一名聯絡員,對搬遷群眾進行服務和管理。“我們定人、定區域的對搬遷群眾進行舊房拆除思想動員宣傳,確保群眾知曉舊房拆除復墾複綠政策,將舊房拆除每人3000元的獎勵政策每家每戶給群眾講清楚,讓他們主動配合拆除老舊房屋。”鄭周明如是說。

交談中鄭周明告訴筆者,為讓舊房拆除復墾複綠工作紮實有效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指揮部制定了“五個一”的工作方法推進該項工作進度,確保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完成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採取一套方案、一日一調度、一週一排名,一月一研判、一年一獎懲的工作法,提高了幹部工作的積極性,為完成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打下基礎。”

針對舊房拆除後的復墾複綠,鄭周明介紹,群眾的舊房屋拆除後,按照復墾複綠標準,把復墾後的土層達到60公分作為舊房拆除復綠的標準,種植生態林。“復墾複綠後,我們將組織人員進行逐一驗收,並進行舊房拆除復墾複綠政策獎勵,目前魯屯、雨樟的復墾複綠已通過驗收,獎勵都在陸續兌現給搬遷群眾。”

我區按照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各項要求,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成效明顯。截止目前,完成了區內搬遷2017年度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工作,全區共搬遷183戶,763人,通過現場核實,除連體房保留外,應拆戶151戶,完成舊房拆除151戶。圓滿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復墾複綠100%工作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