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可以长时间吃吗?

老井1996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长时间吃,但在吃之前,要评估获益和风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级预防中,抗血小板治疗和降脂治疗,是永恒的话题。


阿司匹林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有效性不容置疑,但使用的安全性存在争议。其最大的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为主,上消化道损伤最为常见,常见的症状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但出血发生率相对较低,如果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会明显减少胃肠道损伤的发生。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ASCVD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时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吃阿司匹林前,一定要常规筛查幽门螺杆菌。

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稳定斑块、逆转斑块的作用,会使ASCVD患者明显获益,能够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患者总死亡率。对血脂异常的ASCVD高风险人群来讲,应用他汀类药物非常有必要,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应避免停用他汀,一种他汀不耐受,可换另一种,都不耐受,可考虑非他汀类降脂药。另外,虽然他汀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服用都可以,但晚上睡前服用降低LDL-C幅度可稍有增多。

总的来说,任何用药都要权衡利弊、评估风险,而这些工作,需要我们医生来做。


用心做科普-真情为群众-张医生在线-欢迎你的关注!


张医生在线


对于有梗塞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朋友,医生往往会同时开具阿司匹林和他汀这两个药物来让您长期服用,那么这个两个药到底可不可以长期服用呢?通常情况下,当然是可以的,但在服药过程中,还要注意用药的禁忌和相关风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有什么作用?

在心血管用药方面,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在相关疾病高危风险的一级预防,和已有疾病的二级预防方面,这两个药物常常组合应用,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阿司匹林和他汀虽然都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但其药理作用却并不相同——

阿司匹林具有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体内出现引起血小板凝集的应激反应(如斑块脱落,血管内壁受损等)时,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就会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减少由于血小板聚集导致的血栓风险。

而他汀的主要作用是降血脂,它通过抑制肝脏的胆固醇合成,达到降低体内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导致血管硬化,形成斑块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LDL-C的降低,能够有效稳定斑块,减缓动脉硬化进程,改善血管炎性反应,从而达到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生经常会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的原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要注意服药风险

任何药物的应用,特别是长期服用某种药物,都是基于健康获益和服药风险的权衡和评估。之所以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就是因为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甚至是致命性的,因此,如果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其健康获益是巨大的。但如果服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风险,已经远远大于心血管的获益,或者心血管的获益,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但服药风险反而较大,那么就反而不如停药来的更安全。

先说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最大的服药风险,就是引起出血的风险,其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在血管内,是减少血栓的生成,但对于外部的伤口,包括一些内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问题,当出现出血问题时,它的抗血小板作用,就是一个风险因素,会造成疾病的难以控制,引发大的风险。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前,应该充分的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对于本身有较大出血倾向,但心血管疾病风险又不是那么大的朋友,不妨就不要吃这个药物,对于确需服用的,又有消化道出现风险的,也应该在服药的同时,注意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来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降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并非没有用药风险,服用他汀类药物,除了一些可能发生的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风险以外,更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服药风险,一是可能会引起肝功能的损伤,因此,服药期间,应该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的情况,就应该停服药物;除了注意肝功能,有些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还会出现肌肉痛的不良反应,通常建议在服药前,患者应该检查一个肌酸激酶的基准值,服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肌痛问题,应该及时的进一步检查肌酸激酶值,如果出现这个值超出基准值10倍以上的情况,也应该及时的停药,以免这个值进一步升高,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等大问题。

因此,阿司匹林和他汀可以长期吃,但服药前,也要科学的评估用药的健康获益和服药风险,确认健康获益更大的情况下,才考虑长期服用药物,在服药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相关风险,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尽量减少服药风险。


李药师谈健康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如果是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的人,必须长期服用,不能擅自或随意停用,这两种药都是用来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且作用完全不相同,不可相互取代,为什么呢?

他汀类降脂药

它被认为是目前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与发展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因为这种血管病变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后,大量的脂肪进入其中引起炎性反应,破坏血管正常结构所导致的一种结果。而脂肪要进入血管内皮中必须通过低密度脂蛋白的运送,他汀类降脂药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即使血管内皮受到损伤,也可通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运送脂肪的作用起到防止血管病变发生的作用。

由于大多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风险的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且有吸烟、饮酒及生活不规律等不良习惯,自身脂代谢往往存在不可逆的障碍,需要通过药物干预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因此他汀药必须长期服用,而且对这样的人低密度脂蛋白控制目标更加严格,比如正常人只要控制在3.37mmol/L以下即可,这类患者则至少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甚至1.8mmol/L以下才可以,一旦停用他汀类药物,低密度脂蛋白即会迅速反弹升高。

阿司匹林

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血管,在血管的中层积存着大量的脂肪,这些脂肪可能发生变性坏死,就像皮肤化脓感染的脓液,不断侵蚀包裹脓液的血管内皮层,在受到某些因素比如高血压的影响下可能发生破裂。这些脓液会暴露在血液中,这对于血液来说相当于是异物,机体就会启动清除机制来清除,其中大量的凝血细胞血小板便会大量聚积在其周围并集结成团,便形成的血栓。血栓是相当不稳定的斑块,不但会堵塞血栓发生处的血管,还可能随血液到处流动,随时堵塞与之大小相近的血管,梗塞性疾病便发生了,最常见又致命的便是脑梗与心梗。

而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与血小板上的聚集因子相结合,使血小板失去凝聚在一起的功能,就像用布把吸铁包起来,使其之间失去吸附能力一样,阻止了血栓的形成。由于人体的血小板每天都有10%进行的更新,所以必须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抑制新生血小板的聚集功能,才能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

此外,斑块什么时候可能发生破裂谁也不知道,而一旦发生血栓便会迅速形成,很多心梗、脑梗在几分钟内的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致命即与此有关,因此存在这种风险的人就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而不能随意停用。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是防治心脏血管病所必须的,两者各有各的作用,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可随意停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两种药物,一则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二则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需要长期服用。徐医生遇到一些冠心病患者,看到自己血脂在正常范围,就自行把药停了,结果数月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而住院的。

但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的过程中,是需要进行监测的。

一方面,是要看血脂是否达标了?心血管事件风险高低不同,目标值有所不同。比如中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而高危和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

二是要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发生率虽不高,但需要注意观察。

比如阿司匹林主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严重的可以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患者可能没有任何其他不适包括胃部的疼痛饱胀等,因此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有黑便,一定要及时检查。

他汀的主要副作用是肝功能异常和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可能患者并无不适,因此医生会在查血脂的同时检查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早发现并处理。一般而言,谷丙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医以上,是需要停他汀药的,2-3倍升高时考虑他汀减量,此外,服他汀后出现肌肉疼痛也需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必要时减量和停药。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一、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是可以长期口服的,其治疗效果和对身体的益处,在此就不强调了。仅对于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长期口服会出现的状况,出现不良反应时需要注意事项,是否需要就医如下,给予以下说明:

二、阿司匹林长期口服需要注意:

1.长期口服可刺激胃肠道,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 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 g/L后出现。

3. 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需要就医,用药。

4.出血: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者出血后不易止血的情况。需要就医,调整剂量或停药。

三、他汀类药物注意事项:

1.对肝脏的损伤:常见的是转氨酶的增高,一般建议长期口服此药的人需要检测肝功能。

2.肌肉的损伤:可出现不明原因的肌无力或肌肉疼痛,可致横纹肌溶解,肌酸激酶增高,导致肌损伤。

3.长期口服药物可使血糖增高,对于糖尿病患者口服他汀类药物,需要检测血糖,在医师指导下口服。

4.长期口服还可导致肾脏的损伤,长时期、大剂量的口服此药,可出现蛋白尿,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

所以,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有效剂量和安全范围内服用,如在服用期间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为药物所致。要了解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既可以减轻患者因服药时带来的痛苦,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长期坚持口服此类药物得到临床最高获益。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晓医生。


小晓医生


可以啊,比如我们科室那么脑梗塞的人,为了预防再次脑梗塞可以长期吃这两个药💊。

第一,需要明白为什么吃这两个药

比如说你有高血压、颈部血管有斑块,为了预防脑梗塞,然后长期吃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这样的人就要长期吃药了!

第二,评估吃药的利与弊

如果副作用的危害大于好处,那就不能长期吃,比如病人消化道出血,那就停阿司匹林。

比如吃了阿托伐他汀肝功能老是出问题,那就考虑停药吧

第三,长期吃这两个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有出息的风险,所以我们会让病人定期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功能。

如果有皮肤黏膜牙龈出血,大便隐血阳性,就要考虑停药了

阿托伐他汀类常见的副作用是导致肝功能异常。对于长期服用这一类药物的病人。我们建议病人定期复查肝功能肾功能。

如果出现全身肌肉酸痛,需要到医院检查看看,会不会是横纹肌溶解。

想了解更多慢性病预防与管理的知识,欢迎关注,我喜欢就点个赞吧。#清风计划##真相来了#

爱跑步的小医生


阿司匹林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属于降脂药物,二者都是中老年人群常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可以长时间吃吗?

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发现有斑块形成,且有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时,医生会要求,若无禁忌症,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因为长期用药,患者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选择擅自停服,那么,这两种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吗?

1、阿司匹林和他汀的作用: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属于降脂药,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管理血脂,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可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二者常用于斑块形成者,目的是为了预防斑块长大和破裂,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梗、脑梗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当然,并非所有斑块形成者都需服用这两种药物。临床上,一般建议血管狭窄超过50%的患者,有斑块形成且伴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龄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因为他们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另外,对于已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预示基础的病理因素已经存在,更需坚持服用这两种药物。

2、阿司匹林和他汀长期用药安全性:众多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患者而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的获益要大于风险,利大于弊。虽然二者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会增加出血风险,他汀会导致肌肉酸痛、升高血糖等,但是其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获益上远大于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因此,对于长期用药无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者且存在较大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者,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两种药物。不过,患者在服用前应注意评估出血、血糖升高等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同时在用药时注意监测身体反应,若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