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賽課能獲獎,教學成績卻不高,都是職稱評聘惹得禍

教師賽課能獲獎,教學成績卻不高,癥結在考核機制出了問題

近日,蒲公英特約評論員李福忠撰文說,正常情況下,教師教得好,學生的整體成績也應該與之匹配才對。但卻經常聽有的領導或教師說,某位教師課教得不錯,但學生的整體成績並不盡如人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講課與成績的二律背反怪現象?李老師分析說,一是教師常態課效率不高,二是教師不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教師平常缺少有效的個別輔導。所以,李老師說,一名教師要想提高學生整體成績,一要立足日常工作,紮紮實實上好每一節課,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二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機地融合在課堂中,讓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生自覺的學習行為,用非智力因素來激活智力因素;三要有愛心,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努力實現學生學習個性化和教師指導的針對性。

教師賽課能獲獎,教學成績卻不高,都是職稱評聘惹得禍

李老師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僅是從教師個人層面來說的,教師賽課能獲獎,不論是個人實力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教師能在賽課課堂上呈現出來,說明教師的教學還是有一定基本功的,只要把賽課時的狀態遷移到常態的課堂和教學中,成績豈有不提高之理?

但現實中,有不少教師確實熱衷於賽課疏於教學,其根本原因並非是教師不懂得這些道理,而是學校和地方的考核和職稱評聘方案不科學造成的。

有不少地方,在考核和職稱評聘中,優質課和教學成績優秀佔同樣的權重,優質課賽課憑的是一節課,準備幾天便可獲得,而且,優質課考察的是教師個人素質,只要這一節課學生“配合”好就行了;而教學優秀卻是通過學生學習情況來考察教師教育的能力和落實情況,週期少則一年多則一屆,需要日積月累,紮紮實實,天天如此。此種情況下,一些心態浮躁,急功近利,善於投擊的教師,當然就會只盯著“出力少,價值高”的東西整。

教師賽課能獲獎,教學成績卻不高,都是職稱評聘惹得禍

所以,要想杜絕教師賽課能獲獎、教學卻不出成績差悖論的出現,最有效的辦法不是給教師講道理,而是在考核和職稱評聘等關鍵性環節上,加大“教學成績優秀”的權重,降低優質課的含金量才是良方。

教師賽課能獲獎,教學成績卻不高,都是職稱評聘惹得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