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是不是第一个哥特式建筑呢?有何依据?

生猛历史


就巴黎圣母院大火一案驳斥脑残爱国者言论

昨天傍晚,著名的法国巴黎圣母院不幸遭遇大火,损毁严重。但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的网上铺天盖地就是这个脑残爱国者的可笑留言。巴黎圣母院作为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今遭此大劫,确实令人痛惜!你拿这事跟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扯到一起干嘛?这两件事有啥可比性?一码归一码。

下面是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他的经典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第三卷第一节,用长达一万余字,洋洋洒洒、浓墨重彩地描述巴黎圣母院是如何华丽丰赡、美轮美奂。

我在最初从事小说创作时,曾深受雨果、司汤达、左拉、巴尔扎克、伏尔泰、米歇尔·布托尔等法国作家,自然还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俄国作家,以及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等人的影响。

欧美作家尤其是法国作家,他们写小说不像中国作家,就是讲故事,没有脱离古代章回话本演义小说的底子,他们会有很多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包括旁征博引、海阔天空地讲历史、讲文化,滔滔宏论地发表观点,自然还有细致入微地描述人物心理活动。而法语又是世上最华美、词藻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所以法国杰出作家的作品就是好看,雨果尤其是其中最突出、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以及后来的意识流、新小说派作家,以及现代戏剧作家等(只有巴尔扎克,他读书少点,文采相对朴素点,但他有许多其他伟大的优点,使他同样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一流文学家之一,在咱们中国可以类比于沈从文、路遥等人)。

所以,当年我的小说曾不被多家出版社或杂志社编辑所接受,说它不像小说,而是像散文,有些地方又像议论文、学术论文。呵呵,真是无语。

这里再补充一句,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遭到过雨果的强烈谴责的,也就是他那段几乎家喻户晓的名言“有两个西方的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闯进了东方的那个‘万园之园’……”








李子迟到了


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高耸的尖塔。

教堂的塔尖,被视为接近上帝的通道,象征着信徒对天国、上帝的向往。尖塔的倒塌,恰恰是现时代神性毁灭、信仰缺失、良知昏睡的隐喻。

许多中世纪的大教堂上,都饰有滴水嘴兽或怪兽像,最著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上的。

滴水嘴兽的名字由来,可以追溯到法文“喉咙”一词。它们除了有装饰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将屋顶雨水从嘴巴排出。滴水嘴兽的脖子越长,越能让雨水不要顺着外墙流下,进而腐蚀外墙。

维基百科中巴黎圣母院顶的滴水嘴兽

中国其实也有一些古建筑,将排水孔做成动物形象,有时象征威严与庄重,有时从特定的排水口流出,寓意着“细水长流”。闽南地区将这种装饰叫作滴水神兽,也称雨漏。

中国的滴水神兽

人类对水的感情极为淳朴,并把自己领悟到的自然之理,做人之道与水的特性结合起来。

《易经》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上善若水,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于最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君子像水一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水德”才是高尚有德的行为。

等到人们开始起宫殿,通过工程、机械能够控制水的流动的时候,水在道德之外又有另外一种表征。作为一种自然与人类的联系物,水甚至与人的运势,命运有关,这便是风水。

和东方不同,按照维基上的说法,西方教堂造型各异的滴水嘴兽,代表着被驯服的邪灵,警醒世人“末日将要来临”;面目狰狞、可怖的形象,也能够劝诫人们向善。

就在今天上午,大量网民为此次巴黎圣母院失火感到痛心疾首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一种极不和谐的声音。

这场无妄之火的侵袭下,守卫门庭、庇护圣灵的滴水兽已然没有“水”了。这或许才是当下,最让人担心的事。

其实卡西莫多的形象,

和滴水兽是不是也有几分相似

巴黎之火终会熄灭,

但世界之殇却值得全民哀思。

为法国祈祷!

为巴黎祈福!


雷门易


文\\江离


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流传甚广,他将故事设定于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之后,这部小说被改编为电影、电视、音乐剧等,这座教堂也因此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电影《巴黎圣母院》女主


巴黎圣母院是位于法国巴黎西堤岛的天主教教堂,同时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这座教堂大约建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于哥特式建筑形式。


哥特式建筑在建筑史上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种建筑风格在空间上横跨欧洲大陆,在时间上则延续了近千年。它有什么特点呢?室外部分,这种建筑通常密布着扶壁、飞券,就像是没有拆的脚手架,所以显得很“瘦”;在内部,则把厚重的墙面最大程度地减少,花窗玻璃则随处可见,所以显得空灵。简单说,就是瘦、高、尖。



这些都是建筑外表的变化,哥特式建筑的出现,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筑受力变了。古罗马建筑、罗曼式建筑依靠的是拱、穹顶等部件,而哥特式建筑则是依靠框架受力。所以这种建筑才能显得那么轻薄,可以不砌墙,可以使用大大的玻璃窗。


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之一。但是与蜚声国际的影响力不同的是,巴黎圣母院并非第一座哥特式建筑。

人尽皆知的巴黎圣母院


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早在1143年就建成了,是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拱顶结构问题,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此后,许多建筑纷纷效法这种风格,最终盛行于欧洲。

圣丹尼教堂西面


圣丹尼教堂所在地最初是一个墓园。罗马帝国晚期,这里有一个高卢—罗马墓园。到了公元五世纪的时候,圣女日内维吾买下了这里,并在此地及周边地区建造了一座教堂。之后,第一位巴黎主教圣人丹尼的遗体在这里下葬。随后这个教堂被多次修缮添建。


十二世纪,圣丹尼修道院院长苏热是一位政治人物而且极具影响力,正是他,使得圣丹尼修道院变得极为重要。他凭借全新的建筑技艺改建了这个建筑,此举使得圣丹尼教堂成为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同时也是早期哥特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圣丹尼大教堂内部


十三世纪,圣路易掌权期间,教堂被多次改建,已经有了今天的模样。不幸的是,在经历了战争和大革命之后,教堂逐渐衰败。直到十九世纪,杜克主持的修复工程使得此建筑重焕光彩。1966年圣丹尼修道院教堂被晋升改称为“圣丹尼大主教教堂”。


参考文献

宋瑾娜、甘波:《石头的交响乐:解读哥特式建筑艺术》,《中外建筑》2004年第3期。

陆扬:《圣丹尼大教堂何以寂寥》,《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 第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