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財評 CPI預計重回2時代,國內油價或將迎年內第6次上調

清和財評 CPI預計重回2時代,國內油價或將迎年內第6次上調

【國內】

● CPI增速重回2時代是大概率事件,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仍將會比較謹慎。

● 預計今年在增值稅下調引發的車企官降潮的刺激下,4月車市有望回暖。

● 我國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狀況進一步改善,外匯市場運行更趨平穩。

● 政府可能從寬貨幣轉向結構性寬信用,採取結構性貨幣政策,定向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支持實體經濟。

【國際】

● 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有所疲軟,油價難以大幅上漲,PPI不會大幅反彈。

● 美企一季度報將至,可能出現怪相影響美股的反彈走勢。

清和財評 CPI預計重回2時代,國內油價或將迎年內第6次上調

國 內

一、CPI環比由漲轉降,同比漲幅有所擴大;P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漲幅略有擴大

CPI環比由上月上漲1.0%轉為下降0.4%;C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

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PPI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

清和觀點:

從CPI環比來看,在食品中,部分鮮活食品價格節後回落,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勢頭趨緩,各地豬肉價格漲跌互現。在非食品中,出行人數減少,務工人員返城,勞動力增加,使得飛機票、旅行社收費、賓館住宿價格、車輛修理與保養、生活服務價格均有所下降。

從CPI同比來看,在食品中,春季一貫是蔬菜上市的淡季,供給有所不足,加之受多地低溫陰雨天氣影響,鮮菜價格上漲較快;豬肉價格觸底反彈,為同比連降25個月後首次轉漲,對CPI上漲起支撐作用。在非食品中,主要是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和娛樂、居住價格的上漲,推動CPI同比上漲。據測算,在3月份2.3%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1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1.2個百分點,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消費的效用未來可能被稀釋。

從PPI環比來看,在主要行業中,漲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表現出化工原材料價格有所回升。降幅收窄的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

從PPI同比來看,在主要行業中,由降轉漲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與環比上漲擴大的行業有所重疊,化工原材料價格漲勢迅猛,可能為實體企業經營增加成本。降幅收窄的有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汽車製造業。另外,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價格有所上漲,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從現有情況看,CPI增速重回2時代是大概率事件,通脹影響有所顯現,疊加近期金融和經濟數據有所轉暖,雖然貨幣總體仍將保持適度寬鬆,但我們認為,年初市場對貨幣政策持續放鬆的預期可能過於樂觀,近期貨幣寬鬆幅度已經有所放緩。另外,部分基礎工業品,如化工產品,超理性暴漲,雖然有突發性原因,但仍需警惕其是否會擴散,如果基礎工業品全面上漲,貨幣政策將會陷入兩難,繼續放寬,則基礎工業品價格過度上漲,在需求仍未大幅度上升的情況下,將使得原本艱難的製造業雪上加霜,貨幣收縮,製造業更難以回升。因此,我們預期,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態度仍將會比較謹慎,存在微調空間,但大幅放鬆和大幅度緊縮都不太可能。

二、3月新能源車銷量同比翻倍

4月9日,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4.0萬臺,同比下降12.1%;2019年1-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507.8萬臺,同比累計下降10.5%。與之不同是,新能源銷量逆市上漲至11.1萬臺,同比增速100.9%。業內專家預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70萬臺。

3月新能源汽車銷售11.1萬臺,同比增長100.9%;1-3月,新能源汽車累計批發25.4萬臺,累計增量13.7萬臺,批發累計增速117.8%。

清和觀點:

2019年第一季度車市未能走出寒冬,不論是整體車市,還是三大細分市場,抑或是前十車企的情況,都表明今年3月的銷售成績並不理想。這種低迷的市場表現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幾乎每年一季度乘用車市場都相對低迷,主要是受春節等節日因素的影響。預計今年在增值稅下調引發的車企官降潮的刺激下,4月車市有望回暖。

2019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車實現增量13.7萬輛,主要是依託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延續期的利好。3月26日,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落地,補貼標準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退坡50%。雖然新政的退坡幅度較大,但仍然鮮明地體現了國家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態度和原則。未來隨著新能源補貼過渡期的結束,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或將放緩。

三、外匯儲備規模實現五連漲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0988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86億美元,升幅為0.3%。我國外匯儲備已經連續第五個月上漲。

清和觀點:

2019以來,儘管外部環境不平衡、不確定因素較多,但我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向好的趨勢逐步顯現。我國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狀況進一步改善,為外匯儲備規模穩定提供了堅實基礎,外匯市場運行更趨平穩。目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錯綜複雜,不確定性有所上升,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金融資產價格仍處高位,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大。我國經濟運行需保持在合理區間,隨著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增強,匯率“自動穩定器”功能將逐漸顯現,總體有助於保持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穩定。

四、社融顯著回升,但企業分化明顯,中小企業融資難貴問題仍突出

1-2月數據來看,社融顯著回升,新增社融5.3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05萬億元。

清和觀點:

在2018年下半年的寬貨幣和寬信用雙層政策的傳導下,企業融資形勢在2019年迎來拐點。從數據來看,社融整體延續反彈態勢,並且非金融企業中長期貸款佔比保持高位,企業活力較強。

然而雖然狹義流動性有所改善,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突出,寬信用政策仍待發力解決結構性問題。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原本是民企一大重要的融資渠道,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影子銀行快速萎縮,銀行貨幣創造能力下降,表外融資能力下降。此外,金融機構過度依賴抵押擔保、激勵考核機制不完善、盡職免責落實不到位等體制因素也加劇了民企融資難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可能從寬貨幣轉向結構性寬信用,採取結構性貨幣政策,定向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支持實體經濟。

國 際

一、國際油價創10年來單季最大漲幅,國內油價或將迎年內第6次上調

進入4月,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於4月5日收盤突破70美元關口。4月12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度開啟,或將迎來2019年成品油價第六次上調。

2019年第一季度,國際油價刷新了近10年來的單季最大漲幅。數據顯示,紐約、倫敦兩地基準油價中,漲幅最大的紐約市場油價連續3個月上漲,帶動一季度累計上漲超過31%,刷新了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單季最大漲幅;英國布倫特油價同期上漲25%,創下近10年來的單季最大漲幅。

清和觀點:

有報道稱,美國或進一步加強對伊朗的制裁。結合OPEC的減產,市場對未來原油供給的預期持續趨緊,可能是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OPEC國減產、北美鑽石數增長放緩非OPEC產量增量下滑,庫存有望再次出清,油價有所支撐國內PPI企穩回升。目前全球經濟增速有所疲軟,油價難以大幅上漲,PPI不會大幅反彈。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出現繁榮到頂跡象。

二、美國企業一季報將至,可能出現多年未見之怪象

據報道,美企一季度財報季將至,市場普遍預計美企盈利將出現兩年多以來首次下滑,而這將是在營收增長的情況下。上次出現這種怪現象還是在2008年三季度金融危機高峰時。

清和觀點:

美企營收預計增長,但由於美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關稅,使得鋼鋁等原材料的成本有所增加,同時美國工資的溫和增長,提高了勞動力成本,所以美企的盈利預期將有所下滑。美國股市已從2018年末的拋售中反彈,原因是市場樂觀地認為,全球貿易衝突將會緩和,並預計美聯儲不會在短期內再次加息。如若一季度美企的業績不佳,可能影響市場信心,進一步推動美企未來盈利的下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