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左右互博!

我們都知道,京東開始起步的時候確實是單純的B2C模式,當時在眾多的電商平臺中,京東也是以好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獲得消費者認可的。那麼多為什麼現在京東有商家入職了呢?

京東,左右互博!


這是因為京東早在13年就開始開放平臺了,當時久不問江湖事的京東CEO劉強東露面為京東商城首屆開放平臺合作大會戰場子。大會上,強哥不改一向犀利作風,先從經濟大環境說起,解答為什麼現在錢比以前難賺了。然後他話題一轉說,第三方賣家為什麼也沒有過得越來越好?在強哥看來,這是因為電商開放平臺存在壟斷……隨後,劉強東表達京東做大電商平臺,破除壟斷的決心。

京東,左右互博!


作為中國版的亞馬遜,自營B2C做得好好的,京東為什麼忽然發力去跟淘寶競爭電商開放平臺?看了東哥的發言,我簡單的做了個分析,我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其一,是為了京東上市造勢;其二,是為了實現盈利。電商開放平臺的特點就是較自營更高的毛利率和更低的運營成本;其三,是為了做大營收,拉無數第三方賣家來銷貨當然比自己擴大營業更迅速;其四,是為了擴大京東在整個電商業中的市場份額;其五,是因為淘寶當時正在把商家和消費者從淘寶向天貓商城轉移,轉移過程中必然會有一些老的商家因利益受損而流失,這正式京東開放平臺的好時機。

京東,左右互博!


事實上,除了京東、淘寶之外,國內大部分電商企業都正在走上自營加開放平臺的雙核之路。各個電商企業大搞開放平臺對賣家來說無疑是件好事,因為平臺多了必然有爭奪,有爭奪就會有服務的提升和讓利。亞馬遜模式的京東更像一個標準化的賣場,對於京東來說,發力開放平臺除了增加了毛利率,開放平臺的入駐商家還可以在京東上形成長尾效應。

當時大家普遍關心有一個問題是:京東開放後,會不會跟直營業務左右互搏?按劉強東的解釋,這個成語應該換成“左右互博”。京東在佔據B2C領域基礎上,再借助開放平臺繼續擴張,能夠以全品類、一站式購物的優勢,吸引更多優質用戶的認可,而越來越多的用戶又可以反過來吸引更多的商家進駐,從而平臺、用戶和賣家三者之間形成了了一個完整的閉環,並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京東,左右互博!


到今天再看京東,果然如當初東哥所言,自營和第三方賣家實現了“左右互博”,為京東帶來了更好的發展。不得不佩服東哥的眼光和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