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追赶,始终落后,存世的二次大战意大利和日本战车


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在英国卡登洛依德基础上研发的,在3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墨索里尼就是打算用这些东西打世界大战,他的勇气肯定是梁静茹给的。 这辆车保存在北京的军博。

CV-33于38年改称L3/33,这种喷火型称为L3 Lf,在第一次托布鲁克战役时大量出现。但一些资料称该车从未在战斗中使用过,据说因为车太小以致没人敢在实战中把油泵进车内。 该车目前保存在英国伯明顿。

CV-35超轻型坦克将CV-33的铆焊车体改为螺栓连接,将原有6.5毫米机枪换成8毫米,38年该车型被改称L3/35。 这辆车是贝尔格莱德军事博物馆的藏品。

意大利L6/40轻型坦克,在L3/35底盘上发展出来的装载20毫米加农炮的轻型坦克。按意大利命名规则,L指轻型,6指6吨,40指服役时间,这种车比它的前身足重了一倍!但也没卵用。 该车保存在意大利索比耶特欧罗纳的Ugo Mara兵营。

意大利M13/40中型坦克,这是北非意大利坦克主力。M代表中型,13指吨位,40指服役时间。这种车装有一门威力低下的47毫米火炮,装甲薄弱,甚至被英军早期巡洋坦克按在地上摩擦。 该车保存在埃及的阿拉曼战争博物馆。

M14/41中型坦克,换装更大功率的柴油机,据说装甲更好一些,但同样容易被击穿和起火,这些坦克基本都在北非消耗掉了。 该车是英国伯明顿的藏品。

M15/42中型坦克,这种坦克是意大利中型坦克的顶峰,吸取了沙漠战争的诸多经验——至少换了门像样的炮。但它投产的时候北非失败已成定局,因此只在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本土使用过。意大利投降后德国人又生产了几十辆。 这辆车保存在法国索缪尔。

意大利赛莫文特 da 75/18自行火炮。该车设计思想类似于德国三号突击炮,是意大利在战争中最成功的自行火炮,使用破甲弹能有效对付英军坦克,活跃于北非战役。 该车由意大利里米尼市的航空博物馆所有。原车是被塞入手榴弹炸毁,保存情况非常糟糕,博物馆清理内部时发现了衣服和人体残片,目前该车还在缓慢修复中。

意大利赛莫文特 da 75/34自行火炮。该车在赛莫文特 da 75/18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使用34倍径长管炮,可发射穿甲弹对付敌方坦克,性能略逊于三突后期型号。该车仅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参战,意大利投降后由德军继续生产。 该车作为纪念碑保存在意大利西西里岛马尔萨拉市。


日本94式轻装甲车,在英国卡登洛依德基础上研发的豆战车。最初作为装甲牵引车使用,后担任侦察、警戒、指挥、输送等多种任务,在中国战场上更拿来当轻型坦克用。 这辆车保存在俄罗斯库宾卡,它的特别之处在带了化学战的消洗拖车。

由于94式轻装甲车只装备机枪,火力薄弱,在其基础上又开发出了97式轻装甲车。该车装一门37毫米炮,或装1挺7.7毫米机枪。该车在中国战场也有使用。 照片为俄罗斯库宾卡藏品。

日本95式轻型坦克。30年代中期这种车型是日本少数性能接近国际一般水平的坦克,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迅速过时。 这辆车是俄罗斯莫斯科伟大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的藏品。

日本4式轻型坦克。用95式轻型坦克车体加上淘汰的97式中型坦克炮塔组成的怪物。由于战争后期编号混乱也有一说应该叫3式轻型坦克的。 俄罗斯库宾卡的4式轻型坦克据说是苏军在东北缴获的。

日本89式中型坦克甲型。这辆车是在法国雷诺的基础上研发的,使用水冷式汽油发动机。 该车保存在菲律宾奎松省埃斯库德罗庄园。

89式中型坦克乙型。与甲型的区别是使用了风冷式柴油机。 该车属于土浦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武器学校,处于可用状态。

日本97式中型坦克。该车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主力中坦,但菲律宾战役中即发现无法正面击穿美国M3轻型坦克。 该车现存于俄罗斯莫斯科伟大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

日本97式中型坦克改型。在诺门罕的冲突表明日军57毫米坦克炮穿甲能力不足,因此参照虏获的苏军45毫米坦克炮开发了新式的47毫米坦克炮并配备了新型炮塔,这种炮能够在一定距离射穿谢尔曼的侧甲。 功臣号坦克保存在北京的军博,不过天津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也有辆相同涂装的,总有一个是李鬼吧。

日本3式中型坦克。日本最后一种量产中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缩短炮管的75毫米野炮,日本人准备将其用于本土决战。战后评估该车相当于德国三号坦克水平,火力接近早期的谢尔曼。 该车存放于土浦的日本陆上自卫队武器学校。


日本特二式内火艇。也就是日本海军的两栖坦克,但因为是海军制造所以被顽固地称为内燃机船。 这辆车保存在俄罗斯库宾卡。

日本1式自行火炮。在97式中型坦克底盘上安装一门90式75毫米野炮而成,具有正面击穿谢尔曼的能力。 该车在菲律宾被俘,长期在阿伯丁做室外展示,目前似乎转移到了安妮斯顿的美国陆军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