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地位被“削弱”?科研能完全脫離論文、項目嗎?

取消清考制度、學分不達標本科支持變專科,清理選拔人才五唯論……最近關於教育學術的動作比較頻繁。

針對最近的論文造假事件不斷髮酵,開展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已經慢慢開展。權威人士也提出要深化高校體制改革,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

那麼,以後做科研,真的完全擺脫了論文和項目嗎?其實不然,清“五唯”的出發點,是去除選拔人才的陋習,而不是拋棄論文、職稱、學歷、獎項。

說到這幾樣,其實有不同的分工。論文和學歷的作用,主要在評職稱或者評獎,卻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互相影響。

既然說到選拔人才的改革,以論文為考量的選拔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

1917年,教育部頒佈《修正大學令》,作為高校教師管理體制的發端之一。

到了20世紀末,市場經濟發展起來了,大量的經濟補貼開始湧入人才圈,高校科研,也被推上高位。後來隨著對科研高效率、高發展的要求,用論文來評選人才,為教師評職稱,就衍生而來。慢慢也就出現了論文帶寫、造假等事件。

說到論文,其實分為數量和質量兩部分。數量會考察你在五年內發表論文的數量,也會把目前為止你發表的所有論文作為考量。

質量怎麼看呢?最快捷有效的方式,就是看論文發表在哪種檔次的期刊上。 如果你要申請基金,就涉及到“代表作制度”了,挑選出自認為最能代表你學術水平的10篇論文,可以方便評審更快做出評選。

為什麼五唯要清“唯學歷”。不管在職場還是做科研,人們都艱辛越是名校的學生,學習能力科研能力越強,其實在科研這個特殊的行業,創新才是生命力。

關於獎項,有時候只是榮譽而已。美國一些諾獎得主在申請基金的時候競爭不過一些助理教授,更不說有的獎項金額少之又少。

為什麼很多人卯足了勁發論文評職稱,因為職稱跟收入掛鉤。

所以,清五唯,與其說是一棍子打死,不如說是去其糟粕,讓選拔人才制度更合理和科學化,期待學術界清風早日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