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獨立遊戲作為遊戲界一種不可或缺的遊戲類型,在近些年格外受到玩家們的青睞,以至於層出不窮的獨立遊戲魚龍混雜的混跡在各大平臺之上。談起這個並不算是“新興”的遊戲概念,玩家們總是不由自主的將獨立遊戲帶入為小而精的作品,的確這也是獨立遊戲的一大優勢。但事實上獨立遊戲往往並不全都是精品,大多數作品因為個人能力原因還只能停留在簡陋遊戲階段,只有一小部分能夠脫穎而出被全世界的玩家關注,進而推崇。就像2018年時一度爆紅的《空洞騎士》,又有多少款獨立遊戲能夠取得如此成功呢?其實對於獨立遊戲這種比較小眾的遊戲類型來說,它在遊戲界有著特殊的定位。構成獨立遊戲也有一系列關鍵的要素。關於獨立遊戲的種種機制、獨立遊戲之於世界的地位、在當今國內遊戲環境下為什麼仍然有人堅持做獨立遊戲、中國是否缺少標誌性的獨立遊戲……談哥此次的“遊戲硬核知識課堂”就帶各位全面瞭解“獨立遊戲”。

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獨立遊戲的根本概念

往往玩家間談起獨立遊戲,大都會以這款遊戲的體量、畫面表現力等種種直觀的感受來判別它是否是獨立遊戲類型。但作為遊戲界已經特有的一個名詞來講“獨立遊戲”所代表的含義不僅僅是表面上體現出來的一部分。在百科中有關獨立遊戲的定義是“相對於商業遊戲製作而存在的另一種遊戲製作行為。”聽著有些晦澀難懂,但我們初步能瞭解到所謂的“獨立遊戲”區分了商業遊戲的概念,這代表著它在運營模式上與眾不同。再看國外維基百科對它的定義“開發團隊本身沒有成立遊戲公司或發行商提供固定薪資,必須獨立負擔開發過程中的所有花銷。相對的開發者便可以決定遊戲最後的走向,做自己真正想要的遊戲產品,不用受限於市場。”

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由此不難看出“獨立遊戲”其實最根本的概念是“沒有固定薪資,完全獨立自主”的研發環境,基於此項做出的無論是個人向作品亦或是小型團隊向作品,無論它畫風達到了3A標準還是2D像素級別,都可以稱之為“獨立遊戲”。而它在遊戲表現形式上的千差萬別,正是因為獨立遊戲本身對開發者沒有設立門檻,完全可以按照開發者意圖去設計遊戲。誠然,這更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為遊戲界增添各類天馬行空的優秀獨立作品,另一方面也導致了不計其數的劣質遊戲湧入市場。

獨立遊戲扶持計劃

電子遊戲早已深入人心成為社會的主流娛樂方式,基於目前遊戲領域市場的不斷擴大,急需大量遊戲來填充市場需求,玩家們對於遊戲最看重的一點是它是否有創新之處,是否值得體驗,而對於它們研發中的投入多寡很少真正的在意。3A遊戲固然會受到玩家們的驚歎,但精品級的小成本獨立遊戲也同樣受到玩家青睞。比如國內ConchShip Games工作室製作的《太吾繪卷》,雖然隸屬於獨立遊戲但頗受國內玩家的好評,甚至一度進入Steam銷量周榜,因此獨立遊戲類型是遊戲界必不可缺的特殊存在,正因如此它逐漸引起了一些資本商的關注。

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從這兩年內“獨立遊戲”雨後春筍般的誕生中可以看出,它在遊戲領域已經“火爆異常”,這也是不少獨立開發者最直觀的感受,“火爆”的獨立遊戲市場帶給了開發者更多希望。關於支撐獨立遊戲開發者的資金問題,這兩年來因為商業遊戲公司介入的“獨立遊戲扶持計劃”而得以解決,因此一眾開發者們只需要關注如何做好遊戲就可以了。但這也為他們造成了些許困擾,在各種商業模式扶持下的“獨立遊戲開發者”迴歸到遊戲本身,被扶持的背後就會產生偏向“商業遊戲”的性質,這違背了開發者原本的自由意圖。那麼所謂的“廠商獨立遊戲扶持計劃”對於這些熱愛遊戲到骨子裡的人究竟是雪中送炭還是變相入侵,值得業界深思。

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堅守獨立遊戲陣地的那群人

國內遊戲界宏觀上來講已經有了復甦之象,國內遊戲環境從全網絡遊戲環境再次轉變為單機、網遊並存的局面。除了幾個曾經處於國產RPG巨頭的遊戲廠商(仙劍廠商、古劍奇譚廠商等)尚且維持之外,其他單機遊戲幾乎都是近些年才逐漸有所苗頭,靠著國外遊戲發行平臺蹭碗湯喝,而這其中獨立遊戲的佔比是巨大的。它們的存在對於國內遊戲界意味著什麼?維持。維持現有的國內單機遊戲玩家數量,維持曾被糟蹋的了無生氣的遊戲環境。

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當今國內遊戲環境下最匱乏的是什麼?是玩家,是那種願意見到國內遊戲界重新興起、對單機遊戲認同的玩家。而眾多仍然堅守在獨立遊戲陣地的這批人,不敢說他們有多麼心繫遊戲界的安危,至少他們每一位都是熱愛遊戲的狂熱分子,而靠著他們對遊戲的熱忱而誕生的各類國產獨立遊戲吸引大量玩家,才有機會令國內遊戲環境得以改善。借用一名獨立遊戲開發者的話:“在做這個遊戲之前,我們都是遊戲愛好者及遊戲玩家,作為遊戲玩家,最想看到的當然就是一大堆國產遊戲能夠崛起。”

中國是否缺少優秀獨立遊戲

這個問題是目前國內獨立遊戲領域的痛點,面對它我們的回答只能是“是,我們缺乏優秀獨立遊戲。”雖然在2018年時我們迎來了《太吾繪卷》、《中國式家長》,但對比整個國內獨立遊戲陣容這數量只能是聊以慰藉。況且與國外優秀的獨立遊戲相對比不難發現如今在水平上我們仍然落後一大截,同樣是神作雲集的2018年國外誕生了《蔚藍》,一舉拿下“TGA最有影響力的獨立遊戲”,《死亡細胞》入圍了“最佳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名單”,《空洞騎士》的口碑一直處於特別好評並馬上就要發行續作……這些其實都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式缺乏優秀獨立遊戲這一短板的。

遊漫談:區別於商業遊戲的業界清流,承載夢想的“獨立遊戲”

當然對於如此現象,業界無法怪罪任何獨立遊戲開發者,他們往往是不滿於現狀的資深玩家,才走上了獨立遊戲開發之路,但國外“獨立遊戲”文化的發展歷程相對較早,更容易積累這樣的玩家。而國內則因為種種限制使得即便是玩家意識到了遊戲領域的問題,也顯得無能為力。行業起步較晚的這批開發者,能有今天的進步值得被國內玩家銘記。

原創不易,如果熱愛遊戲,請關注我哦,小G可以第一時間給出最新的遊戲新聞,御三家攜手Steam,資訊搶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