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流星“撞出”水蒸氣!有助解釋月球水源分佈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宇航局日前表示,一個月球探測器觀測到了流星撞擊月球表面後,月壤中的水蒸氣進入月球周圍稀薄空氣中的情形。

NASA:流星“撞出”水蒸气!有助解释月球水源分布

新華社/美聯資料圖

報道稱,美國宇航局研究人員15日在英國《自然·地球科學》上報告說,“月球大氣和粉塵環境探測器”觀測到了2014年1月9日、4月2日、4月5日和4月9日流星撞擊月球的情景。

該探測器項目科學家埃爾菲克說,月球周圍的稀薄空氣中含水量不高,因此在流星撞擊月球時,從月壤中撞出的水蒸氣哪怕只是在空中短暫存在,也能被探測到。

分析顯示,只要流星能夠鑽到月球表面之下八釐米處,就能把那裡所含的水分子撞擊出來。由於月表物質比較疏鬆,直徑約5毫米的流星撞擊到月表,就足以把水蒸氣擊入空中。

研究人員根據觀測結果推算,月壤中的“含水層”其實相當乾燥,含水量只有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五,比地球上最乾燥的土壤還要乾燥。處理一噸月壤只能獲取不到500克的水。

觀測顯示,在被流星擊出的水蒸氣中,約三分之二散逸進了太空,約三分之一重新回到月表。

詢及觀測到的水蒸氣是否可能來自流星,研究人員說,這些水蒸氣的量大於流星中可能含水的量,因此必然有一部分來自月球。他們認為,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水在月球上的分佈。

延伸閱讀:

美媒:NASA發現月球表面“跳動的水” 或降低探月成本

美媒稱,藉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上的儀器,科學家觀察到了水分子在月球正面的運動。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3月10日報道,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通訊》月刊上的一篇論文闡述了LRO搭載的萊曼阿爾法測繪項目(LAMP)對暫時附著在月球表面的稀疏分子層的測量,如何有助於描述一天當中月球上水合作用的變化。

報道稱,直到10年前,科學家都認為月球是乾旱的,僅在靠近兩極的永久陰影坑中存在著冰。但科學家最近發現,月球表面有水,稀疏的水分子會與月球表面的土壤或風化層結合,隨著每天時間的變化,其數量和位置有所不同。這種水在高緯度地區更為常見,而且往往會隨著月球表面升溫而四處跳動。

報道稱,水分子緊緊地附著在風化層,直到接近正午時分月球表面溫度達到峰值。這時,水分子會從風化層中釋放出來,然後彈到附近一個溫度足夠低、能讓水分子附著的地方;或者上升到月球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或外大氣層,一旦溫度再次下降,大氣中的水分子就會返回到月球表面。

這項研究揭示了讓水分子脫離月球物質所需要的能量,有助於科學家瞭解水是如何與月球表面物質結合的。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中國新聞網 參考消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