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經常聽人說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簡化後的天干地支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史記》中稱十干為十母,十二支為十二子,又簡稱干支。

“天干地支”經常聽人說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大概先發明十干,再發明十二支,後右發明的甲子。早在公元前1562年~公元前1066年殷商時期,便已經有了干支甲子,十干首先被用於商王朝世系的帝號,比如,成湯就名為天乙,他的兒子就叫大丁,中丙,中壬,孫子就叫做大甲.......。在《運氣學說》中,表明了干支的產生與曆法有密切的關係,如《殷墟書契前篇》雲:“乙卯卜,笠丙雨”,就是說明十干是記日的。

“天干地支”經常聽人說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一、十天干陰陽之分

《素問入式運氣論奧,論十干》說:“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五行各一陰一陽。

那麼假甲為什麼屬陽,乙為什麼屬陰呢?一是先言者為剛為陽,二是奇數為陽,所以我們稱甲為陽。甲在先,乙在後,甲為奇數,乙為偶數,所以乙為陰。

二、天干五行

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

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

戊己同屬土,戊為陽土,已為陰土;

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

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陰水。

四、十干方位

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天干地支”經常聽人說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那麼什麼是地支呢?十二地支名為月,故《爾雅釋天》中有:“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十二支陰陽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

醜、卯、巳、未、酉、亥為陰

二、十二支配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

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

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

辰戊醜未屬土,辰戊為陽土,醜未為陰土;

三、十二支配四季

寅卯辰為春季,巳午未為夏季,申酉戌為秋季,亥子醜為冬季。其中辰戌醜未在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皆因土旺於四季,故為四季土。子為正北,醜寅為東北,卯為正東,辰巳為東南,午為正南,未申為西南,酉為正西,戌亥為西北。地支統八方之域

四、十二支配臟腑

寅為膽,卯為肝,巳為心,午為小腸,辰戌為胃,醜未為脾,申為大腸,酉為肺,亥為腎、心包,子為膀胱、三焦。

“天干地支”經常聽人說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周易》的奧妙我們沿用至今,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研究的地方,歡迎朋友們關注並研究交流,記得關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