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了这个词儿,我开心许久


他说了这个词儿,我开心许久


01

有天晚上,睡觉前,成同学让我给他讲故事,我那天有点累,不太想讲。

我跟他说:“明晚再讲吧,妈妈今天太累了。”

听到我这么讲,他有点不高兴。

我说:“要不然这样吧,每天都是妈妈给你讲故事,今天你也给妈妈讲个故事怎么样?”

他说:“我不会念书上的字啊。”

我告诉他,不要用书,想到什么讲什么,就可以了。

他突然来了兴致,说:“那好吧,我想一想。”

其实,我只是因为不想给他讲故事,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没指望他真能讲出什么故事。

停顿了几秒后,他开始讲了:“有一天,一个猎人去打猎,在路上,碰到一只雪白的小兔子,小兔子蹦蹦跳跳的……”

听他说得这么顺溜,我有些惊讶。他讲完后,我问他,是不是老师有讲过这个故事。

他说:“没有啊,是我自己想到的。”

我说:“那好,你再给我讲一个。”

他想都没想,直接开始了,“今天是个明媚的日子,爸爸带我和姐姐去动物园,我们看了很多小动物……”

上个周末,他确实刚跟爸爸、姐姐去了动物园。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用了这个词——“明媚”,

我没有刻意教过他识字认词,也不记得读过的哪个故事中有出现“明媚”这个词,但是他却会用了,而且用得那么合适。

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心情明媚了好多天。

02

我在老家县城读书的时候,是在外面租房子。

当时的房东,有一个三岁的儿子,我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叫厚超。

厚超的妈妈常年在广东打工,只在春节放假时回来几天。他的爸爸好像是建筑工人,每天早出晚归的。

厚超的生活起居由奶奶照顾。厚超奶年纪大了,体型很胖,腿脚不便,走路时一歪一歪的。

厚超奶常常在院子里干坐着,厚超就在奶奶旁边的空地上玩耍,搞得浑身脏兮兮的。大部分时间,两个人都默默的,不说一句话。

他家房子是上下两层的楼房,装修极为简单——白灰墙、水泥地。有个很小的院子。一楼三间和一间厨房,他们自家用。另一间厨房,和二楼的4个单间全部租给了学生。

房租费也挺便宜的,每个单间,好像是每月60元,包括水电费。

虽说不贵,但是,对于穷学生来说,也已经算是不小的负担了。要知道,那时,从乡下到县城去读书的孩子,每个月的生活费可能还没有这么多呢,米、面、馒头、咸菜、蔬菜,大部分都从家里带,手里能有十几二十元零花钱的,就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了。

厚超家的使用水,是地下水,装了水龙头,没有什么成本;用电方面,学生做饭都用煤炉,白天在学校上课,一般也就是在晚上,开一盏瓦数不高的白炽灯,或者一台小台灯,费不了多少电。

要说费电的地方,莫过于一项——用那种叫热得快的电热水器,插在热水瓶里烧水。

租房子的时候,厚超奶就再三叮嘱过,不要用热得快烧水,太费电。但是,我们学生贪图快和方便,总是关上门,悄悄地烧。

有一天,我正在用热得快烧水,厚超从一楼爬到二楼,站在我门外,朝里面看。

我看着他憨憨的样子,很可爱,就逗他玩儿,跟他聊天,问他每天在家都玩什么,想不想上学。基本上,都是我说几句,他说一句或一个字——“嗯”。毕竟是小孩子嘛。才三岁。

聊着聊着,水烧开了,发出很急促的蜂鸣声。

厚超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到了正冒着大热气的热水瓶,本来柔和的小脸,立刻寒了下来,很严肃的对我说:“不能用这个烧水,如果你用这个烧水,电费很高的!”

他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居然说出这种话,让我好生诧异。本来以为他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呢。真是好惭愧呀。

居然还用了——“如果”,居然还会用——“如果”。暗自佩服不已。之前我太小看他了。

“这孩子,长大后了不得!”这件小事,我跟同学赞叹了好久。

03

分享厚超的那件小事带给我的惊讶之情时,有位同学也说了他小时候的一件得意之事。

那时,他也还没上学,生长在贫穷闭塞的农村,周围父老乡亲讲的都是方言。

有一天,他说话时,用到“竟然”这个词,让人们特别意外,对他赞扬许久。

某些词汇虽然普通,但当它出自于一个孩童之口时,总会让你觉得有些不一样,似乎暗示着成长的信号,散发着某种光芒。

那种感觉,就像第一次听到他会喊“妈妈”,第一次听到他会喊“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