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也要坚守人文精神

网络时代也要坚守人文精神

互联网科技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沟通交流。从社交媒体到直播平台,种种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冲击着人们的想象力。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网络时代文化产品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但精品内容不足,思想缺乏深度,以流量为评价标准、快餐式的精神文化追求等等问题也同时突显。网络时代的人文素养存在诸多隐忧。

其实,互联网带来的文化冲击未必都是负面的。多样化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技术的进步也为文化的传播、传承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合理引导、顺势而为,把握好技术带来的契机与助力,就能在社会发展的剧烈变革之中寻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正确道路,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传统,守护精神家园。

这就需要我们在网络生活中弘扬健康、积极、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以深度的思考和悲悯的情怀,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文生活环境和网络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加强政策扶持,优化配置社会资源,增加优质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不只是简单地迎合人们的需求,更要注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工匠品质引领文化生产,培育积极健康、引人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也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落后颓废文化的侵蚀。在这一过程中,公众人物要发挥示范作用,大众传媒也要担负起社会责任。用积极向上对抗消极沉沦,用尊重包容对抗狭隘腐朽,引导形成尊重知识、敬畏崇高、追求厚重的文化氛围,让人文精神在网络时代熠熠生辉。(作者:程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