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讓孩子在本省讀大學還是在外省讀大學?

睿媽教育在線


我是一葉知秋有仙則名,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說下葉秋當年的選擇,葉秋當時就沒有在本省選,因為覺得上了這麼多年學了,上大學時一定要出去看看,這個選擇怎麼說呢,葉秋覺得還不錯,每年上學時坐火車也是一種難得的經歷,在本省和外省上大學從心理來說是不一樣的,在外省上大學有更多的獨立性。

至於到底選擇省內還是省外,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本省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比較少,而成績比較好,那肯定是去外省了。比如山西河北河南等的考生,本省沒有985,那考上985的考生肯定去外省了,這個就沒得選了。

反過來,如果是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因為本地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充足,在本省或本市上大學更容易選擇好大學,而且本身就是經濟發達之地,這時候選擇本省或本市就是很好的選擇了。

相對於本省還是外省,城市的選擇可能更加重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城市,對以後的就業和發展可能影響巨大。因為如果本科高校所在城市經濟發達,那就業機會多,而且對本市的高校認可度也高,有助於就業,而且,可能很多本科同學也在這就業,這都是以後重要的社會關係網,同學們可以有更多機會聚一聚,有事的時候可以找他們傾訴,互相幫忙,葉秋畢業後獨自一人去了一個城市工作,看到本市的同事有很多同學在同一個城市工作,做什麼事情經常有同學幫忙,葉秋實在是羨慕不已。

葉秋覺得,選擇上本省還是外省上大學時,首先要分析自身情況,看看什麼選擇可以選一個心儀的大學,在分數滿足條件下,選經濟發達或者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城市比較好,這對個人以後的發展還是很有益處的。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事實上我的孩子正在外省上大學,這事我覺得沒有絕對的利與弊,每個家長的考量原則不一樣,做出的決定肯定不同。

當時孩子考大學的時候,分數不錯,在本省選擇211的話,其中一所能上、但選不了最好的專業;另一所也沒有太中意的專業,同時還會讓孩子的分數浪費掉很多。孩子上高中非常辛苦,多考20分那可不是輕鬆的事,為了讓孩子上更好的大學,我們放棄了本省。同時,孩子也想到外省去就讀,一方面增長一些見識,另一方面也想鍛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我們選擇了成都的一所211大學。

其實,我覺得關於孩子在本省還是外省就讀,應該在多重因素中取捨,如果本省的大學實力就非常強,我想我可能就會讓孩子選擇本省了,畢竟將來就業可能離家更近些。如果本省的大學實力不太好,本著不浪費分數的原則,就在外省挑一所自己中意的大學和專業,至於將來就業可能就會離家遠一些。

很多時候,魚與熊掌是不能兼得的,當然在本省和外省讀大學和就業地點也沒有直接關係的,我覺得最終的選擇權還是交給孩子吧,畢竟大學是要孩子上的,將來的路也是要孩子走的,做父母的替代不了,還是果斷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歷練吧。


道道快談


你會讓孩子在本省讀大學還是在外省讀大學?

我傾向於讓孩子在外省讀大學,如果有條件的話,我甚至希望他到國外去讀大學。我有這種思想主要受到我大學同學和一位大學老師的影響。

上大學之前,我的確認為讓孩子在本省讀大學比較好,畢竟在省內嘛,有什麼事可以照應一下,而且位於經濟大省,畢業後也好找工作。

但是上了大學之後,我的這種思想被完全地改變了。當時我班上絕大部分同學都是跟我一樣來自廣東,但是也有部分同學來自新疆、四川、山東、江西等省份,然後在往後的相處中,發現那些外省的同學的獨立能力遠遠超過本省的同學,而且本省的同學看事情的眼界往往停留在省內,而那些來自省外的同學卻能夠放眼全國。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原來跨省讀書,眼界真的會不一樣。

於是慢慢地我認為上大學應該到省外去比較好,但是有一次聽完食品營養與安全的教授的課後,發現自己的眼界真是太狹窄了。

當時那位教授說,她的兒子在廣東實驗中學讀書,高三的時候有實力考上清華北大的,但是剛好她兒子那屆有去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讀的機會,全校只招3人,然後她的兒子考出去了。給我們說這些的時候,那時他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在新加坡工作了。她還說,她兒子工作後發現自己周圍都是碩士、博士,自己一個本科生壓力很大,所以正在準備考研事宜,據說已經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我當時再一次被震驚到,我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人會放棄清華北大去國外讀書;我第一次感覺到麻省理工這樣的強校是這麼的真實……

從那以後,我就知道了,讀書不僅僅是讀書桌上的幾本書就可以了,還要用腳去讀書,你的腳能丈量多少土地,你的眼界就會有多開闊……

為什麼不讓孩子去更遠的地方尋找他自己的未來呢?


教育小虎


讓孩子在本省讀大學,還是到外省讀大學呢?繆老師的建議是:能出去就出去!為什麼呢?孩子好,家長好,社會好。讓孩子去外省上大學,還有可能獲得相當的院校層次提升,那又如何去做呢?

一、孩子好

去外省,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和老師,能夠給孩子帶來什麼呢?快速成長!

每個孩子都會從嗷嗷待哺的嬰兒,逐漸成長到玉樹臨風的帥哥或者亭亭玉立的少女。

在大學之前的階段,由於咱們特有的封閉式的教育環境,孩子所能汲取的知識和經驗,大多來自於自己的家庭和學校,對於社會和人際交往的認知,都比較單薄。

但作為一個成年人,要想成功的發展事業,在社會上如魚得水,你就必須要拓展自己的邊界,清楚的建立對本我的認知。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更容易激發孩子的思考,讓他快速的形成獨立人格。

二、家長好

孩子成年了,作為家長的你,心裡是什麼滋味呢?興奮和欣慰?恐怕還有一絲的不安和酸澀吧?

中國人是很講究血脈親情的,從小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捧在手裡還怕化了,又特別羞澀於表達自己的愛,你的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面對著要與孩子分離(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通常解不開套、斷不了奶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願意一直把孩子留在身邊的家長,不少都對孩子有特殊的心理依賴。

所以把孩子送到外省,家長可以獲得寶貴的自我成長的機會,你可能因為一直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導致沒有自己的生活,既沒愛好,也沒休閒。

孩子到了上大學的年齡,你的歲數也不小了,花時間去旅旅遊、跳跳舞、唱唱歌、練練拳,愉悅自己。讓自己為了自己而活著,感覺還是不錯的。

三、社會好

現在的社會變得越來越多元了,知識更迭的速度超過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代,交通越來越便捷,地域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人口的流動也越來越頻繁。

以前去外地上學,回趟家動輒十幾二十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現在呢,從祖國最東面飛到最西面,也不過5個小時,高鐵讓我們的陸路交通也迅捷無比。

讓孩子去外省,回家很容易,想去看孩子也不難。既讓孩子得到成長,又讓自己享受生活,何樂而不為呢?家庭和諧,自然社會和諧。

四、怎麼做

在大學報考的時候,通常本省的大學對本省投放的招生計劃比較多,外省投放的招生計劃少。而一些高考大省,因為本身的高等教育資源與高考人數不成正比,同樣的分數,考到外省,反而能夠被錄取到層次更高的大學。

讓孩子到外省去上大學,作為家長,一是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不要讓自己被孩子遠離而困擾;二是要做好孩子的工作,叮囑他做人的底線;三是要跟孩子建立成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在信任的基礎上,孩子會更願意跟你分享他的日常點滴。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著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我是“大學活地圖”繆登峰老師,歷盡十年考察千所大學,歡迎關注。原創不易,期待你的點贊、轉發、評論~

繆老師妙筆生花


同等條件下,肯定是本省。

1.本省學費更低。

各省的大學都會對本省的學生有照顧。比如,錄取比例更大、分數更低,學費更少,甚至還有在外省按一本錄取,本省按二本錄取。

原因也簡單,人家爹媽在本省工作,為本省發展做出貢獻,人家畢業了也是大概率會在本省發展,對本省的大學生適當照顧也正常。

我記得我上大學時,學費,本省學生一年4千,而外省的一般6至8千,獨立學院、商務學院的上萬。

2.利於以後發展。

除了少部分會去北上廣、會去外地打拼外,大部分人畢業後還是會在當地(省內)發展。大學時的同學,今後就相當於自己的人脈資源。讀本地院校,在本地工作,同學間相互扶持,成功機率更大。

如果你去外地讀書,以後回到本地工作,那大學時認識的人都指望不上。人家團體作戰,你只能單打獨鬥,自然更加艱難。

當然,這是在同等條件下。

比如,四川大學跟武漢大學之間選,四川考生最好選川大,湖北考生最好選武大。

如果是寧夏大學跟北京大學選,那肯定不論哪的,都選北大。


雁去無痕ty


成績評估

首先肯定是要評估一下孩子的高考成績,能考上什麼水平的大學,我的理解如果只是個普通本科,沒有到985、211的程度,那麼我會讓孩子選擇本省的大學。

因為普通本科的知名度並不高,受地域性的影響大,如果是讀本省的普通本科在自己的家鄉找工作比較容易,這個學歷的認可度也比較高一點。

就業方向

弄清楚自己的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如果本省院校的專業性上比外省有所差距,就建議讀外省院校,能提高專業上的競爭力,也是為了減少就業壓力。


智娛如何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世間任一文明的發展和興盛,都離不開異地文化的撞碰、互通、交流與互融!

基於這一角度的認識,我一向推崇讓孩子去外省讀大學!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所謂的一方水土養一方英雄,就是從地域層面說明了區間文化的獨特性、重要性及連接性。再結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麼,倘若能於“萬水千山走遍”下異地求學讀書,則孩子的人文視野及胸襟境界自能建瓴於高屋!

知行合一易,德才兼備難。

另外,從“距離產生美”的角度來分析:讓孩子去外省讀大學,不但能使孩子免除對本土人文景觀的長期審美疲勞,而且能使孩子因對求學地產生距離的朦朧美而熱戀異地文化!最是暫別離會使孩子學會感恩、適應打拼、利於生存……

志在四方俊,胸懷九州傑。

所以,於情於理、於公於私、於人於己,都應該讓孩子去外省讀大學!

諸君以為然否?



山仁水樂


我會讓自己的孩子讀省內的大學還是省外的大學?

我高中老師說過,讀大學要跨長江,躍黃河,那樣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好吧,當時還真的信了,夢想著自己一個人揹負著行囊,去遙遠的地方修煉,結果你懂的,,黃河那邊也就跟你原來的地方沒什麼差別,有好的大學,差的大學也跟省內一樣罷了。所以說省內大學和省外大學該如何給自己的孩子選擇?

我認為以我的的經驗,成績很好的肯定要首選北上廣深。因為那裡的好大學太多了,經濟也很發達,學習期間可以學到很多知識。瞭解到自己就業的機會。比方說你考了211.985這樣的大學,肯定不會選落後地區的985.211吧。所以如果自己孩子成績好,先看看省外的好大學,如果上不了,在省內讀個211.985也不賴。

此外,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一本,二本成績。首選省內大學,因為省內大學對自己本地學生成績錄取不會高太多,還會適當的降低分數吧,省內一本和省外一本大學沒多大差別。另外自己一本二本成績還要飛往千里之行去讀書,有點大費周章,如果是好成績當然是支持去省外的。

最後我想說省內在大學到底讓孩子讀哪個,關鍵是還是看你孩子的意願吧?他要是想去省外,你也不要攔著他,畢竟不是小孩子了。去外面讀書也好,獨立性更強,見到的世面更廣闊,省外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資源更加全面豐富,對學習有很大幫助。


我一腳過去


大家好,我是有溫度有靈感的高校人才真經。

孩子出省上學還是在省內上學,這背後有很多決策因子,關鍵看你給這些因子確定的權重。

一是家庭。對於考大學,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可能並不一樣,孩子通常都想變成一隻脫籠的鳥,一般願意走得越遠越好。而父母,則要考慮孩子將來能不能經常回家,能不能養兒防老,因為很多孩子一旦遠離,就永遠遠離了。雖然,大多數父母都把自己的願望埋藏在心底,目送孩子去遠方,但這並不代表父母不需要孩子在身邊,只不過,實現孩子的心願對父母來說更重要。

二是地域和學校。有的時候省外並不都是好的,比如對北京、上海的孩子來說,國內還有比所在城市更好的地方嗎?所在城市就有最好的大學,詩也不一定都在遠方,有可能就在家門口。但對於西部地區的孩子,省外可能真的是詩和遠方。另外,如果孩子的成績只夠上個省屬高校或者更差,那其實沒有必要到外省去上其他省的省屬高校,在本省享受地利人和其實並沒什麼不好。

三是孩子個人成長。若論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省內省外其實差不多。但到遠方去,對孩子確實是一種特別的歷練,特別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當年,我就是跨越2000多公里,坐40多個小時綠皮車,從祖國的西部來到了東部,大多數是硬座,有時還是無座,受過那樣的罪之後,就發現沒有什麼是險勝不了的。但現在交通方便了,這種歷練有時就變成了一種遊歷,很多離家遠的孩子,放假喜歡一路玩回家,這也算是不錯的經歷了。

我個人是到離家很遠的外省求學,當年自己也是堅決不想在本省上學,放著周邊的川大、重大、電子科大不報,非要到省外去。現在我基本已經無法再回四川工作生活了,完全成了一個脫線的風箏。離家太遠,無法照顧雙親;習俗差異,雙親在我們這裡生活也不是很舒服。所以說,就我個人的想法,我覺得不管在哪裡上學,畢業後應儘量選擇一個離家不太遠,回家方便的城市,又能適當保持與原生家庭的距離,這才算是理想的位置。


高校人才真經


作為河南的孩子,當然要走出去上大學,儘量不要回家鄉了,河南孩子太悲催了,下一代就在外面落地生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