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雲遮霧障,龍歸何處,神龍之謎第二講。

假如要從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典籍中,遴選出一種動物來,最能夠代表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宏偉的氣勢,複雜多變的精神世界,以及濃郁的東方神秘色彩,那麼,這項桂冠非龍莫屬。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遺憾的是,龍這種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崇高地位的動物,在自然界似乎還找不到它的位置。近百年來,學術界在神龍問題上,基本是持否定態度的。凡事自認為已經同迷信思想劃清界限的人,都不會相信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

既然如此,那麼,龍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呢?有人說,龍是原始人看見天空中的閃電而引發的奇思妙想 ;有人說,龍是咆哮的山洪經過藝術加工而形成的生物化意象;有人說,龍是基於雲,雨關係的一種功能性解釋,反映了原始先民對想象中的司雨之神的崇拜;有人說,龍是一種圖騰制氏族社會使用的一種族徽,對龍的崇拜實際上是對蛇的敬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關於龍的崇拜,在我國民族的歷史上可謂源遠流長。新近出土的遼寧茶海古遺址中的龍紋陶片,將龍文化的起源追溯到了八千年前。既然在新石器時代發現了龍文化的遺蹟,因此將龍看作圖騰生物,也在情理之中。那麼,離開圖騰制時代久遠的殷周秦漢時代,為什麼崇拜龍的勢頭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愈演愈烈呢。有一種頗為圓通的解釋,在早期各部落崇拜的圖騰形象,大多是崇拜物的本來面目。後來,黃帝氏族在統一的過程中,創作出了一種以蛇身為主體,融入其它動物特徵的綜合性族徽,取代了原先使用的單一的族徽。此時龍的圖騰意義轉化為超圖騰的巫術意義,因而在歷史上產生了更加廣泛的和持久的影響。

無論上述的解釋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有一個基本的觀念已被大眾接受。龍,只是華夏民族先祖們的虛構之物。然而,當我們帶著經現代科學澆鑄而成的觀念,去審視古代歷史上的諸多現象時,仍不免感覺疑雲重重。

1987年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的一處墓葬中,發現了用蚌殼組成的龍虎圖案,值的注意的是蚌虎的形象和現實中的老虎沒有什麼不同,而蚌龍的形象也與後世的畫龍形象十分相似。並且這一遺址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這就不能不使人們感到疑惑,既然蚌虎是一種動物的真實模擬,那又有什麼理由說蚌龍僅是一種圖騰呢。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蚌虎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蚌龍

眾所周知 ,象形文字是根據動物的模樣描繪出來的,觀察龍的象形文字。它應該是一種頭大,尾小,頭上長角,可以像蛇一樣蜿蜒盤旋的動物。研究表明,古文字中關於動物的象形文字都是古人實際看到的真實模樣。例如,虎,豹,熊,馬,鹿等都是這樣。如果說龍的形象只是古人想象出來的,那作為象形文字的龍又該如何解釋呢?倘若將龍看作一個例外,那麼這個例外在理論上有充分的依據嗎?

大約成書於西周末年的古筮書《周易》,其中有一組爻辭。以龍作為取象之辭。分別描述了龍“在天”,“在淵”,“在田”的各種動態。《周易》的取象之辭,乃是採取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來顯示較為抽象的休咎徵兆及取捨標準。並且在周易中除龍之外,還涉及到了十六種動物,都是當時生活中實有的動物。為什麼偏偏只有龍成了虛擬的動物?春秋時的一位史官蔡墨曾說:“若不朝夕間,誰能物知”。要不是當時的人可以見到龍,誰又能描繪出如此具體的動態呢?假如,僅僅只是少數幾個人頭腦中虛構出來的意象,又怎麼能在其他人的心中換起同樣的聯想呢?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以十二種動物配合十二地支,後來發展成記錄人的生歲,這一習俗在我國起源甚早。據現有文獻記錄,十二屬的格局最晚不會超過漢代。也許很少人會想到此中有什麼蹊蹺之處。但疑問是客觀存在的。假如,龍是先民們的想象之物,那麼,大千世界,物種可謂繁已。為什麼要在十二生肖中插入一種純屬虛構的荒誕不經的生物呢?龍既然是早期的圖騰標誌,後來又演化成帝王統治萬民的神權象徵。那麼在十二生肖的排序中,為什麼也絲毫看不出龍的這種至高無上的特殊地位呢?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 ,這個五歲男孩便能提出的問題,卻困擾著一代又一代卓越的學者。

我們能驅散歷史在無意間佈下的重重迷霧嗎?

下章預告:龍為什麼會逐漸變的神秘。

ps(喜歡就點個關注唄,落黎會更新各種有歷史的古詩,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奇聞軼事應有盡有 保您滿意 不勝感激。)

龍:龍真的不存在嗎?看以下的幾種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