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老照片:难得一见的晚清拍照现场


「老照片的故事」1900年,上海一家照相馆内的情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刚刚发展起来的照相技术从欧洲传入中国。最初是外交官、商人、传教士等到中国公干时,以业余身份携带着笨重的照相机拍照,随后才有专业摄影师前来。

晚清户外拍照的场景。中国本土摄影师的成长,要在西方摄影师在香港开设照相馆才开始。有些中国人到西方人的照相馆打工,逐渐学会了流程繁复的拍照技艺,了解了购买器材和药水的渠道,而后自立门户,在各地的租界办起了照相馆。

1880年代,广州小脚女子坐像。这个场景是晚清照相馆的典型布置,室内铺地毯,一张小圆桌,桌上放着花瓶和茶碗,人物正面镜头,手中大多拿着扇子、手绢、烟袋或书籍。

晚清上海,人们围观一台照相机。总的来看,拍摄晚清社会面貌和自然风光的摄影师中,以外国人数量为多,流传至今的作品也很丰富。而中国本土摄影师就比较少,照片能流传至今的就更寥寥无几,这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赖阿芳、梁时泰等。

晚清摄影师周森峰。照相技术在晚清发展得跌跌撞撞,是本土摄影师数量少的重要原因。广大百姓非常抵触摄影术,认为这是“摄魂机”,能取人性命;当时甚至流传着一个谣言:摄影所需要的药剂,乃是用小孩的器官炼制而成的。

照相馆内布置的理发场景。很多来华拍摄的摄影师都有被殴打的经历。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多次被村民用石头“欢迎”,大卫·格里菲斯的照相机被砸坏,伊莎贝拉·伯德在四川曾被打晕……而本土摄影师只敢把照相馆开在租界,以寻求侵略者保护。

晚清女子盛装倚榻拍照。大卫·格里菲斯记录道:“有几位广东摄影师想把生意拓展到内地的大城镇,但由于内地人对照相术十分厌恶,总会干扰拍照,甚至威胁摄影师生命安全,因此他们最终不得不打消计划。”这种氛围显然不利于摄影术的推广。

1890年,街头拔牙场景,记录了病人痛苦的表情。在晚清能接受摄影的那一少部分人中,还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能拍半身照。人们觉得半身照像“腰斩”,认为这样不吉利。另外,古代肖像画的理念也深深影响着大家,肖像画全身,衣冠鞋履、头饰配饰都要齐全,不能随意去掉。


1890年,上海一家照相馆布置的公堂情景。很多人说晚清的人表情呆板、神情麻木,其实这是由于当时摄影技术不够先进,拍照曝光时间比较长,在等待中人们的面部变得僵硬。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面对镜头时的表情和姿态都变得多种多样。

老者使用立体镜观看照片。立体镜内装入两张相同的照片,左眼看一张,右眼看一张,最终能呈现立体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