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利星奔驰事件处理结果大家怎么看?

绝世高手玉面狗


据最新的新闻报道,西安利之星事件暂告一段落,涉事女车主与涉事西安利之星以及奔驰方面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更换同款新车、全额退还金融服务费、十年一对一VIP服务、补办生日会、邀请去德国奔驰总部参观等,也算是阶段性的成果吧,对于当事双方是好消息,但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稍微有些遗憾。

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之后,不少人还是有些失望的,毕竟人们对于汽车销售行业存在的种种乱象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胡乱收费、巧立名目、以次充好、能换绝对不修等潜规则让车主们恨得牙痒痒,而且每当面对买卖纠纷的时候,孤立无援,投诉无门,大多数车主都做了相当无奈的选择。但是,换个角度看,由女车主孤军奋战到处理主动权交由政府监管部门,于涉事双方都是个不错的选择,女车主达成诉求回归正常生活,挑战整个行业本来就不应该是她一个人的事,公众最后的期待在于监管部门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也能整顿行业乱象,重塑行业秩序。

此次事件留给我们的启发主要有两个:一是遭遇消费纠纷时要有法可依,投诉有门,能够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响应,有合理、正当的维权和投诉渠道,而不是非得采取激进撒泼耍横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二是从国家法律和标准层面尽快完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大幅提升不良商家的违法违规成本,要治本,探索长效机制,而不是单单解决眼前的问题。


车坛速递


从4月13日西安工商局深度介入调查和直面央视媒体之后,女车主为什么不再强调退车换车了?而在录音里一直咬着“金融服务费”不放了?因为,如果按照“三包规定”来看,是不符合退换车条件的,虽然这很残酷,合理不合情,如果我是消费者,我也接受不了。

但对于“金融服务费”,如果女车主说的是事实的话,确实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而且也是不合法的。

第一,汽车经销商不属于“金融行业”,因此,也不具备金融行业的经营资质,自然无法直接开展金融服务业务。

第二,“金融服务费”没有事先告知也没有合同约定,女车主交完车款之后,才被告知需要交纳“金融服务费”,有强迫之嫌。

第三,据女车主说,该经销商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服务,“服务费”一说不成立。

第四,“金融服务费”,没有开发票而且据女车主说是转到私人账户,涉嫌偷税漏税。

那么在汽车销售行业,所谓的“金融服务费”到底是什么呢?到底该不该收取呢?

其实,“金融服务费”是个错误的说法,虽然不合法,但约定俗成一直就这么叫,如果不是因为这件事,估计还会一直叫下去。

其真正的叫法应该是“信息咨询服务费”,在经销商做金融按揭时,经销商是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因为主机厂签约的金融机构不会面对客户,如果直接面对客户的话,一是效率低,二是成本会增加,所以这些成本就转嫁到了经销商身上。

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店里要招聘一个金融专员专门负责客户金融按揭业务,在目前业务规模量比较大的二线城市,一个熟练高效,能为客户做好服务的金融专员一年的人力成本大概10万左右,这些费用该谁出?难道不是被服务的对象吗?

“信息咨询服务费”收取之前:金融专员或者销售顾问要根据不同的客户资质和需求给客户推荐合理的金融产品,告诉客户该准备哪些资料。

在“信息咨询服务费”收取之后:需要整理客户材料,填单、录入、审批、出合同、签合同、扫描、放款、归档、抵押、解除抵押,过程中还会处理审批异议,追加资料及沟通,客户变更还款账户,开具发票,发票信息变更等很多问题。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品牌、所有的经销商都像女车主说的那样,只收钱不干事。试着想一下,如果你自己去银行办理金融按揭业务呢?难道就没有任何成本吗?

就像女车主一样信用卡额度很高,资质很好,为何还要选择在经销商做金融按揭业务呢?

一句话,经销商的厂家金融按揭业务利率低。

3

畸形的模式

催生出畸形又合理的业务

目前从银行的融资成本年利息大概是4.35%,行业不同客户资质不同融资的成本还会有所提高,比如房地产行业现在首套贷款的利息普遍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提高20%左右。

为什么只有汽车零售行业有零利息购车,动辄两三年免息,更有甚者五年免息?难道是汽车行业真的是慈善机构吗?当然不是,这个行业各品牌的竞争太激烈了,厂家之所以给客户补贴利息,是想让在当下没有购买能力的客户,通过降低首付选择他们的品牌。

因为对于主机厂来说,没有规模销量,主机厂就无法通过规模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没有规模销量,就没有零配件收入,没有机油收入,主机厂就可能要倒闭,而汽车生产的主机厂上下游产业链很长,既是地方纳税大户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大户,主机厂倒闭,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所以,购车的客户才可能享受到,在其他行业没有的低息和免息的待遇。很多当下没有购车能力,但有购车需求的客户才能满足自己的用车需求。

那么接下来就是很多客户不理解的,为什么我能全款买车,为什么销售人员要建议我通过金融按揭购车呢?

因为没有这一部分收入,估计全国近3万汽车经销商要死掉一大半,不管是4S店经销商、二级经销商还是融资租赁渠道。汽车零售行业是充分竞争的“红海”,得益于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和经销商渠道的不断扩张,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咨询到车价,进店之后还可以来回对比三四家。

所以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息越来越对称,再加上主机厂追求销量和市占率,导致库存压力巨大,经销商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往往和同行在价格上拼个你死我活,10万块从主机厂进的车,8万块卖出去已经是行业常态,到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怎么办?为了低价格吸引客户,只有在金融按揭服务环节收取“信息咨询服务费”,来减少亏损,也就是现在大家口诛笔伐的“金融服务费”。这是多么可悲可怜,而又极度畸形的一件事。

所以,在新车销售亏的一塌糊涂的情况下,经销商为了生存就必须做更多的金融按揭客户,层层重压传导到销售顾问,最后到客户,这也是为什么销售顾问推荐客户做金融按揭购车的原因,因为他们是有任务考核的。

最后,“信息咨询服务费”收多少是正常的呢?我认为贷款每10万元收取3000元,是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对于金融按揭的客户,只要低于当下的银行贷款利率,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这个时候,客户有自主选择权,也可以自行去银行办理金融按揭业务,或者通过信用卡分期还款购车,可以节省该费用。

当然,没有在经销商做金融按揭业务,经销商没有收入,在车价优惠上也会减少,毕竟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卖不卖是经销商的


李卫杰7


无法将正气进行到底的女车主在久侯不至迫于压力才出来的有关部门与坐落在陕西大会堂斜对面的富丽堂皇的西安力之星的购车纠纷的个案得到圆满的解决。至于其它类似的全国纠纷只须看政府如何平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团奔驰与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的买办身份力之星和国民的利益。财团:奔驰,买办:力之星,国民利益…………


MrHong张


这个多维的世界,每个人都是舞动的蝴蝶,从不同方向大量汇集剧烈振动严密交织,最终形成杀伤力极强的龙卷风,总会吞灭一部分人。这个奔驰事件,不同的人关注不同的方面,增长不同的见识,吸收不同的养分。国家考虑的是国际各类关系,部门考虑的是行业规范,老百姓更是各有想法,有产者期待整肃,无产者获得示范……可是,回归初始,本是漏油问题,却变成金融服务费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到底真相何在?


乙卿


就是想看到这件事情公平处理,该给这个女车主一个公道


夜雨86228


应该按照消协法正式处理,这是网友们希望看到的,也是维护主权最根本的信念。


手机用户4280149895


大闹大处理,小闹小处理,不闹不处理,这个是我们中国的国情,不过这次感还真有不比以往,各级政府部门也比较重视,这应该也是网络议论的作用。


520183378171


创可贴也能治病吗?


禾乃音十


任何一个行业必须要规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