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北京時間今天零點50分左右,800年曆史的巴黎聖母院遭遇了大火。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事情發生在法國當地時間4月15日下午6點50分,並在隨後幾個小時繼續燃燒。

那個標誌性的哥特式塔尖,在火中倒塌,屋頂焚燬了2/3。

目前火情已經得到控制,接下來的主要任務是轉移和保護裡面的珍貴文物。

巴黎聖母院是世界級的藝術瑰寶,是法國最早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築。而現在,曾經的巴黎聖母院已經不復存在,有的孩子去過巴黎聖母院,有的則通過讀雨果的小說認識了巴黎聖母院。不管如何,今天,我們一起紀念她。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建築奇蹟與歐洲歷史

巴黎聖母院,是歐洲三大教堂之一,巴黎的四大地標之一。對巴黎人來說,建造教堂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榮耀上帝,也是建造生活本身。巴黎聖母院就是法國人精神的象徵。巴黎聖母院幾乎見證了整個法蘭西的歷史。

而對於初到法國的人,不參觀巴黎聖母院,就不能算真正地到過法國,因為巴黎聖母院寄託了法國人骨子裡的浪漫情懷,說是法國人的靈魂都絲毫不為過。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巴黎聖母院之所以聞名於世,除了雨果的同名文學作品之外,還因為它是哥特式教堂的鼻祖。什麼是哥特式教堂呢?我們先來看看教堂模型:它是一個十字架結構,十字交叉的下方就是聖壇所在。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始建於1163年,建造完成於13世紀,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整座正面雙塔高約69米,後塔尖約90米。

在13世紀這個偉大的主教堂時代,法國是歐洲最富有的、最重要的國家,起源於法國的哥特式主教堂建築樣式很快沿著商路傳遍西歐,被德國和英國爭相模仿運用,成了法國人心中的驕傲。

十字架交叉的上方豎著一座又尖又細的塔,這就是哥特式教堂很明顯的一個標誌:人們希望通過那高聳入雲的尖塔來拉近和上帝的距離。

在十字架主體教堂的四周,有非常多彎彎的橫條,叫飛扶壁,這也是哥特式教堂所獨有的。

整個巴黎聖母院幾乎沒有牆體,都是靠這些飛扶壁和肋拱承重,所以結構很輕盈,教堂主體可以造得很高,內部也非常有空間感。

巴黎聖母院有左右兩個鐘樓,其中左邊那個開放給遊客的,雖然400多級螺旋臺階會讓人爬到腿軟,但頂上的怪獸走廊絕對值得你拼命一把!

這些可愛的小怪獸們,俯視著巴黎。

最有名的下面圖片裡這隻“我要靜靜”版小怪獸。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其實這些小怪獸在中世紀是不存在的,是後來的法國建築家Viollet-le-Duc整修聖母院的時候奇思妙想加上去的。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讓孩子從名著裡認識巴黎聖母院

座落於西岱島上的這座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已經歷了近千年的風風雨雨。經由大文豪雨果的精心渲染,她不僅僅是一個著名的建築物,更是法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標記和符號。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巴黎聖母院》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文中處處體現了作者所鍾情的“美醜”對照信念。書中的人物和事件在作家雨果的細膩生動的描畫下,猶如一幅壯麗斑斕的巴黎風情畫,也彷彿是一副善與惡,美與醜交織的扣人心絃的畫卷。

小說中描述的故事主要是圍繞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巴黎聖母院敲鐘人卡西莫多、吉卜賽女孩愛斯梅拉達、近衛隊隊長弗比斯四個主要人物展開的。

美麗與醜陋,善良與卑鄙,人心的險惡,世間百態,紛紛在巴黎聖母院這個大舞臺上登臺、表演、謝幕,營造了浪漫悽美的舞臺效果,演繹了無比精彩的劇情。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白駒過隙,歲月流轉,這個悲劇故事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書中還收羅了法國社會豐富的風俗民情,記錄了社會變革和階層之間的激烈爭鬥。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窗口,裡面都有一個世界。閱讀這本小說,你會感受到那風雲迭起的歷史畫卷,由此加深對法國曆史的認知和感受。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今日,和孩子一起紀念她

800歲的巴黎聖母院見證過法國的起伏興衰,她是法國精神的象徵,她是法國文化的化身。她經過了法國和歐洲形形色色的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但可能從沒有人想過的是,在和平年代的2019年的4月15日,巴黎聖母院會在熊熊火焰中折頂。

“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 ——雨果 《巴黎聖母院》


800年巴黎聖母院大火,讓我們和孩子一起紀念這一藝術瑰寶

我們經常對孩子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帶孩子在書籍中認識那個輝煌而美妙的巴黎聖母院吧,相信在修繕後,我們依舊能帶著夢,去重新認識這個帶著故事與記憶的巴黎聖母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91讀好書(ID:jiuyaoduha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