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紫苏有哪些功效吗?

咕噜噜小丸子


紫苏是很有名的一味药材,紫苏性味辛温,在传统医学上有不错的功效,常用于发表散寒、理气和营,在《神农本草经》中紫苏是草药中的瑰宝,能延年益寿。因为紫苏叶辛温,味薄发泄,能解肌发表,所以常备用于治疗伤风感冒,体表受寒,只要是体表的邪症,紫苏就是放出邪气的要药。

紫苏还有一股独特的香味,我国南方地区部分人民还经常用紫苏做成调味料,用紫苏叶来做点心,做小菜,紫苏的味道还不错。我曾经吃过用紫苏做成的紫苏梅饼,口味独特,酸甜可口,能开胃生津,提神醒脑。紫苏搭配其他调料还能暖胃健脾,提高食欲,对于缓解脾胃气滞,胸闷恶心等症状也有效果。《本草经解》中也提到,“紫苏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意思就是说,紫苏属于温性食物,因为它的气息好比春天生发的新叶新木,属木,能够入肝经,对刚脏的抒郁十分有好处,紫苏又能入肺经,能让气息上升,阳气上聚,所以,吃点紫苏对于缓解肝气郁结,缓解肺气虚弱有帮助。

说“紫苏能够下气”,很多朋友觉得脾气虚弱,没有胃口吃东西,这个时候紫苏能帮上忙,就是因为它能“下气”,这个下气是指让肺气下行。五行上,肺是属金的器官,但是如果金“寒”就一直上浮不能下降,而紫苏味辛温还能能够入肺,因此能够温肺,肺温则能下气。而脾属于太阴经,肺也属太阴,所以肺温下气了,顺着太阴到脾胃,脾胃寒也能除了,则我们脾胃好了,胃口也好了。记得有一次去外面朋友家吃鱼,他们爱在鱼里放一些藿香、紫苏,他们说这么做不仅味道香,而且鱼腥味能被很好地除掉,藿香和紫苏都有解表效果,也都能够除掉鱼虾性味毒性,其实以前人们做菜都爱放一些这些东西,不过现代人倒是越来越少有这个习惯了。


只有营养师知道


你知道紫苏有哪些功效吗?

以前的野菜人们嫌弃,现在的野菜可以做菜,而且美味改头换面。现在的野菜可不比当年了,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所以就发现了许多野菜的价值,越来越多以前被人们嫌弃的野菜,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在农村是有很多种,不过有些野菜农民们嫌弃它味道不好就不挖掘它,比如我们知道的鱼腥草,香椿等等,这些野菜本来就有很大的味道,有的人喜欢吃,有的人不喜欢吃,因为独特的味道,所以有人就很讨厌吃。

在南方,还有一类野菜,也曾经被人们嫌弃。它全身都是紫色的,让人一看就是没有食欲的那种,而且还有一个难闻的味道,在农村地区,很多人们都不会选择让它上餐桌当作一盘菜。这种植物就是紫苏,紫苏在农村很常见,一般出现在耕地旁边,一些野地里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而且在以前,人们的条件差,通常农村经常会用紫苏煮茶来抵抗风寒。紫苏和薄荷经常被人们用作草药,而且它们这两种植物都有很大的草药味道,所以以前的人们就没事煮茶,泡一泡,这种野草泡出来的味道清清凉凉的,还有一点苦味。

不过近年来,紫苏出现在了各大超市,菜市场里,它的食用价值越来越高了,人们发现这样的植物可以去火,而且作为菜品价格也很高,新鲜的紫苏叶子每5元可以卖到1公斤,许多火锅店里边都会有紫苏当做涮菜。一定要趁着紫苏最鲜嫩的时候食用,质地鲜嫩的紫苏叶子不会很苦,还会有淡淡的香味,食用后非常的鲜美,而且吃火锅时点它还可以去油腻,新鲜的紫苏做汤或者炒菜都很好吃,它是一种野生的蔬菜,一定要在初季节里采摘更好。

综上,紫苏不只是一种可以吃的野菜而且它还是一种可以抵御风寒的草药!如果您对紫苏有不同的见解或者解答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农事农忙


紫苏除了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的作用,如遇感冒发烧、风寒咳嗽,可以用紫苏和姜片,煎水内服来驱散风寒。紫苏还有解毒只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紫苏的解鱼和蟹毒功效。


金秋十月,菊黄蟹肥。吃蟹的最佳搭配通常便是黄酒,醋与生姜;有些吃客在蒸蟹的同时也会加入紫苏这味中药。那么,吃蟹时加入紫苏有什么作用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味中药的故事,便于大家正确认识它。


紫苏的发现,相传还有个故事

东汉末年,一个金秋季节,正值菊黄蟹肥,年轻人们津津有味地在一家酒店品蟹,并比赛谁吃得多。华佗见他们桌上满是蟹壳,就上前劝说:“蟹不能多吃,多吃会生病,弄得不好还会丢性命。”但正在兴头上的小青年根本听不进华佗的劝说,可是当天晚上就得到了验证。半夜时分,屋外传来阵阵喊声,出门一看,原来这帮比赛吃蟹的青年也留宿在酒店里,此时正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华佗说:“我来给你治病,这是吃蟹中毒了。”华佗从洼地里采了一些紫草回来,给食蟹中毒者服下,过了一会儿,他们的腹痛好了。徒弟很不解,向华佗请教。

原来,夏天的时候,华佗与徒弟在一条河边采药,看到河里一只水獭抓住一条大鱼马上吃了下去,结果肚子撑得像鼓一样胀起来,水獭难受得一会儿下水,一会儿上岸,后来吃了一些紫色的草就没事了。

看到青年吃蟹中毒,华佗立即想到,紫草是温性的,蟹是凉性的,紫草能够解鱼毒,同样能解蟹毒。因此,就用紫草来治疗。徒弟听了,对老师很是佩服。


虽然紫苏是一味中药,然而也是一味食材。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在现代,中国某些地区把它当作蔬菜或入茶饮,在日本中也常被用作料理以中和鱼蟹的寒性和解毒。随手在百度上搜索,可以 看到各种关于紫苏的菜谱,可以说,紫苏已经成为一些菜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物极必反,虽然它既是药物又是食物,但是在食用时仍然要注意它的禁忌。在《本草通玄》中记载其久服泄人真气,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因此,外感发热期间及辩证为气虚、阴虚者,不建议服用,且紫苏叶泡水并不适合长期服用。


PSM药盾公益


秋天到了,又到了吃螃蟹的季节,吃螃蟹必备的好伴侣就是紫苏了。螃蟹性寒凉,脾胃虚寒的人要少吃,就算肠胃很好,也不能吃太多。吃螃蟹的时候用上紫苏,里面有一种物质叫做挥发油,可以缓解螃蟹的腥气以及寒性。

除了和螃蟹一起出现,紫苏在中药当中也是一味功效很多的药。它可以止咳、定喘、还可以消痰利肺。紫苏还含有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和豆腐的丰富营养不相上下。想要更好的品尝紫苏,还可以尝试一下紫苏泡水,紫苏鸡蛋汤。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紫苏,火气太旺盛的人、体质阴虚的人最好不要吃,另外紫苏里面含有大量叶酸,服用过多会导致叶酸沉积,不能长期泡水喝,一定要在药师指导下服用。


健识局


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紫苏,最早被我国古代名义华佗发现。华佗为了能够记住这个草药,给它起了很好记的名字:紫舒,意思是说用了之后可以让腹部感到舒服,后来人们把它叫做“紫苏”。

它不仅是一种美观的盆栽植物,还是一味中药材。喜欢养花养草的朋友,不妨在家里的阳台种一盆紫苏,不但可以欣赏它的美丽,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紫苏的作用:

1.中医认为,紫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的作用。

2.如遇感冒发烧、风寒咳嗽,可以用紫苏和姜片,煎水内服来驱散风寒。

3.家中做鱼的时候,加一些紫苏,还可以去腥提味。

4.吃鱼蟹的时候,感觉到身体不适,也可以用紫苏煎水内服。

5.紫苏的行气作用,可用来治疗气滞胎动不安。

6.日人食用生鱼片的时候在鱼片下面会放一个紫苏叶,现在仍然在使用。

7.我们日常所熟悉的藿香正气水,有一个重要成分就是紫苏。

8.外伤出血的时候,把紫苏叶捣烂外敷。

总的来说,紫苏不仅是一个去腥提味的佐料,还是一个治病的中草药。大家可以在家里阳台上种一盆紫苏,或者在厨房里备一点。[62]


家庭医生杂志


紫苏的作用与芹菜、香菜差不多,我们常用来煮鱼。它具有很好的去腥作用,用它煮的鱼味很特别。同时它还是药食两用的植物,以茎、叶及子实入药。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解表,子又称苏子、黑苏子、赤苏子,是苏子降气汤的重要成分。散寒解表,理气宽中。主治感冒发热,怕冷,无汗,胸闷,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紫苏繁殖适应力特旺盛,无须过多管理就能自由生长。


村姑小婷


紫苏,原产中国,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日本、朝鲜、韩国、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及台湾省均有野生种和栽培种,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叶嫩枝,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鱼蟹毒、抑菌消炎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脾胃气滞、胸脘胀满、腹痛吐泻、恶心呕逆、妊娠呕吐、胎动不安、鱼蟹中毒等症。

1.解表散寒

紫苏辛散性温,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行气和胃

紫苏味辛能行,能行气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可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逆。偏寒者,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黄连、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

3.理气安胎

紫苏辛则能行,兼有理气安胎的功效,常配砂仁、陈皮等理气安胎药配伍,治疗妊娠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等症。

4.解鱼蟹毒

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配伍生姜、陈皮、藿香等药。

5.抑菌消炎

紫苏水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而紫苏油对自然污染的霉菌有明显的抑制力,其对霉菌的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酸,且具有用量少、安全、不受PH值因素影响的特点。

感谢您关注农地圈:东方花雪


农地圈


我不是医生我不懂,但我相信中医民间土方,在我们本地农村很多人用紫苏来治疗感冒,特别是着凉引起的感冒发烧喉咙疼,用紫苏一抓(根茎叶子都行)加一把葱白,再拍几坨姜一起煮水喝,疗效俱佳!比吃感冒西药强多了,以前我也不相信所以不用,后来试过以后发现特好,从此感冒就再也不用去抓药了,就煮紫苏葱白姜水喝!


用户7327185957465


紫苏,又称苏叶、回回苏,气味芬芳,长作为西餐佐料,是一种兼具食疗与药用两种功效的香料 。其具有下气去痰,止咳平喘,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理气安胎,解鱼蟹毒的功效。


紫苏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近四方形,绿色或红色,叶对生,卵圆形,叶微皱,具长柄,有锯齿缘,两面紫色或叶面绿色。夏秋季开淡红色或红色花,顶生或腋生。果小,倒卵形。

其叶、茎、种子皆可入药,嫩叶可以生食、做汤,茎叶可以腌渍。一般夏秋季采集,阴干备用。但紫苏叶不可与鲫鱼同食,患湿热病,表虚自汗者忌用。

叶又叫苏叶,味辛,性温,气香。善于解表,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可用于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喘,气喘,头痛,胸腹胀满,吐泻腹痛,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鱼蟹中毒。另外蒸馏得来的紫苏叶油脂肪含量低,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记忆力,调养三高,有利于老年人的保健。对婴幼儿的大脑和视力的发育也有很好的作用。



茎又叫苏梗,味辛、甘,性微温,善于宽胸,理气舒郁,止痛,安胎。可用于胸脘痞闷,气滞腹满,嗳气呕吐,噎膈反胃,胎不安,妊娠呕吐。


种子又叫苏子,味辛,性温。善于降气,降肺气而能止咳,平喘,消痰。可用于咳嗽气喘,痰涎雍盛,胸膈满闷,肠燥便秘。用苏子榨的油又称苏子油,可降脂、促智、抗过敏、抑制胆固醇、抗血栓、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常吃苏子还能提高记忆力,保护视力。



1、感冒风寒



取紫苏叶15克,荆芥9.4克,陈皮5.6克,生姜9.4克,香附7.5克,艾纳香根18.8克,埔盐根18.8克,加水共煎两次后服用。

2、风寒感冒头痛



紫苏叶5.6克,春花3克,煮开水冲泡饮服。

3、咳嗽痰喘、气逆胸闷



紫苏子11.3克,萝卜子(炒后去皮) 7.5克,白芥子9.4克,陈皮5.6克,红鸡屎藤11.3克,加水共煎两次后服用。

4、孕妇呕吐



取紫苏梗9.4克,制半夏3.8克,陈皮5.6克,竹菇5.6克,生姜三片,用水煎服即可。

5、急性肠胃炎



取紫苏梗9.4克,忍冬叶15克,藿香11.3克,佩兰11.3克,制半夏7.5克,陈皮7.5克(藿香后下煎),水煎两次,早晚各服用一次。

6、乳房疼痛



紫苏头18.8克,羊带来头37.5克,青壳鸭蛋两粒,半酒水炖服,分两次服用。

7、吃鱼、蟹中毒、腹泻、呕吐



取紫苏叶30克,生姜三片,蒜头11.3克,共用水煎服用。

8、习惯性流产



取紫苏梗11.3克,艾草梗7.5克,杜仲15克,土鸡蛋一粒(用筷子敲出裂痕),先将三味青草洗净,再加水炖鸡蛋,饮汤吃蛋。

9、脚水肿



取紫苏梗26.3克,玉米须11.3克,冬瓜皮30克,去皮大蒜头11.3克,姜母皮15克,五碗水,共煎制两碗,分两次服用,服5~7天。

除此之外,紫苏所含物质还有抗菌防腐,抗氧化,抑癌抗癌的功效,常吃可以增强免疫力,保护血管。


果似橘味苦酸


一,中医上用于解表药。

用来治疗(表证)的中草药,叫做解表药,解表药多数味辛,有发散,发汗的很大作用。

二,性味与功效:根据解表药的性辛温,性凉,适应范围有所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1,辛温解表药的治疗,发热轻,怕冷重,头痛,身痛,口不渴的风寒症

2,辛凉解表药的治疗,用于发热重,发汗,怕冷轻,眼红,口渴的风热表证状。


三,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至3尺,茎方,四面都有槽,绿名和紫色,叶通常正面绿色,反面紫色,或两面均紫色,对生,卵圆形,长1至3寸,边缘有粗锯齿,有香气,花淡红色,7至9月开花,9至10结果。

四,采收加工:茎叶均入药,一般在7至8月采收,洗净,晒干。

五,主治用法

1,感冒发热,怕冷,无汗:可以单用,也可配合生姜3片,葱白2根,荆芥6克,防风6克,共水煎服。

2,胸闷咳嗽,可与苏子9克,橘皮8克,杏仁9克等,共用水煎服。

3,食鱼蟹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等症,生姜5克,藿香9克,陈皮6克,半夏9克,水煎服,以上5至9克。

4,顺气,呕吐,用紫苏梗9克,陈皮6克,竹茹6克,共水煎服,日2次。

5,止咳,平喘,化痰,用苏子(黑苏子)9克,白芥子9克,莱服子10克,共用水煎服,每日二次。


六,饮服须知:黑苏子含有油质,能滑肠,患腹泻的病人不宜服用。

客家中医吴氏回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