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植入人工耳蝸之後,是否就可以聽到聲音了?

這一切都是關於大腦

康復

“孩子植入人工耳蝸之後,是否就可以聽到聲音了?”這是家長在手術之所擔心的問題之一。每當家長諮詢到我的時候,我都會把整個流程慢下來,和他們從頭開始過一遍人類耳朵和大腦的關係。

人工耳蝸是一項了不起的科技,但它也只是完成它的能完成的工作,它的確是負責讓你聽到聲音,但不負責讓你聽懂聲音。而每個家庭都以孩子可以如常人一樣為至高目標,這就必須要求孩子能夠得到康復教育。雖然目前康復機構遍地開花,但也參差不齊。我們都是希望孩子能到口碑和教育質量有保證的康復機構去學習,優質的教育資源永遠是稀缺的。

神奇的耳朵

大部分人認為聽力損失是耳朵的問題,表面上看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確實根源在這裡,但這並不是一個完全正確的答案。我們往深處想,想想人的耳蝸之後的聽覺通路,你也許就明白了。人的耳朵是很不可思議的複雜器官,就算現在外面的外耳廓也是有它們獨特的用處,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收集聚攏聲音;中耳的三個小骨頭通力協作將聲音傳輸到耳蝸系統之中;當聲波通過耳蝸裡面的液體時,耳蝸裡面有很多的毛細胞剪切運動,刺激聽覺神經發送脈衝到我們的大腦。這幾個步驟都非常重要,但如果我們能夠將電流脈衝能夠直接刺激在聽神經(大腦)中,而不通過中間這些特殊的耳朵結構,人們也是可以聽到聲音的,這就是人工耳蝸(或聽覺腦幹)的工作範圍與意義所在。

聽不懂

如果一切到這裡結束,我想上面的答案是正確的,那麼聽力損失就是耳朵的問題。

然而這些電信號通過聽覺神經一直到人的聽覺中樞,大腦將如何識別這些聲音信號?不管你的助聽器有多好,或者你的人工耳蝸程序調得有多好,這些聲波(電流脈衝)在經過大腦聽覺皮層識別(變成能識別的聲音,單詞或者音樂)之前,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小孩開機之初能夠聽到你打鼓的聲音,但是對於你在背後呼喚的名字他無動於衷。

人的大腦有很大的空間去成長和改變,這也是人工耳蝸植入的機會,換句話講就是你的人工耳蝸術後效果很大程度是由大腦的可塑性來決定的。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為什麼人工耳蝸植入越早越好,因為越小的孩子大腦可塑空間比大齡的孩子更大。而有些成人語前聾的植入者,大腦可塑性已經非常有限,有的連適應耳蝸的步都沒法做到,但這並不是人工耳蝸不工作了。

關於大腦有一種說法叫“經驗依賴可塑性”,通俗點叫“你所遇到的事情將塑造你的大腦”。孩子的聽到的東西越多越豐富,他的聽覺中樞就會越發達。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經歷長時間的聽力缺失(依賴初級的視覺溝通技巧,或者不使用聽覺補償干預),負責聽覺那一部分的聽覺中樞將被剝奪為他用或者完全丟失。例如被拿去發展視覺了,這也就解釋了很多耳聾的孩子畫畫很好,視力超好的原因。大腦的活動可以用“連接”兩個字簡單概括。人的大腦裡面的許多神經元一個連接著一個,組成一張複雜的網,這些連接點被叫做突觸。當一個孩子聽到一個單詞和聲音,而且把它和某個特定的意思聯繫在一起,表示一個突觸就形成了。久而久之,這些聯繫就構建起越來越強的網絡,能夠讓我們有了完整的言語理解。例如當我們聽到“狗”這個詞的時候,我們能夠不僅知道它代表什麼意思,同時能夠讓我們和另外一些事情(家庭寵物和名字,狗的聲音,我們讀到的關於狗的故事)。

這一切都是關於大腦

如果一個孩子的語言輸入已經被限制,或者他們不在一個聆聽,說話的環境,或者他們沒有一直戴著它們的助聽設備,這些突觸會越來越弱,變得雜亂無章,或者相互之間的聯繫完全切斷。所以更加豐富的聆聽輸入,孩子的言語,理解和認知將才會變得更好,我們要記住的是,語言輸入的質量將決定輸出的質量,這是康復過程中的基本綱領之一。

大腦的的發育對孩子的整個康復過程是至關重要的,以致越來越多人將治療聽力損失叫做“拯救神經發育”。如果有聽力損失的孩子沒有及時的進行干預,他們的聽覺中樞將沒法恢復他們與生俱來的潛能,去成為有聲世界裡面的一員。前期的干預的時間,干預的程度都是我們看到了不同耳蝸植入者擁有不同的效果原因。

如今科技不僅發明了人工耳蝸這麼出色的產品,同時醫生們的手術也越發嫻熟,聽力損失已經不僅僅是耳蝸的問題了。如果我們每一位聽障者,家長,老師,手術學家們,能夠停止把聽力損失的問題歸結為耳朵的問題,而是開始想想我們大腦的問題,那麼我想距離成功康復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了。這不僅對我們的聽力師,醫生很重要,對聽障者家庭更加重要。

至後海之聲聽力學家想告訴家長的是:

人工耳蝸康復不是一件小事,康復更不是簡簡單單的把孩子扔給康復機構,你就高枕無憂。每一個在植入人工耳蝸之前的家庭,都要留出一定的餘地和計劃。家庭和康復機構,還需要與聽力師保持緊密的聯繫。當手術之後,你至好能提醒自己,這一切都剛剛開始。這不僅需要你與生俱來對孩子的愛,還有你不可推脫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