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震驚世界的巴黎聖母院大火,原因初步查明是意外,消防部門發現,起火點很可能是頂部閣樓附近的腳手架;而此前造成多名救火人員犧牲的木裡森林火災,起火點竟是一棵被雷電擊中的松樹。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一片焦黑之中,如何精準找到火災源頭?

只因有這樣一群人存在——火災調查員。

他們是大火撲滅後最早進入現場的人,也是在火災事故認定書上書寫答案的人,他們被稱為“火場福爾摩斯”。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在煙塵瀰漫的火災廢墟中搜尋證據還原真相,聽上去神秘而又酷炫,卻是業內公認的“髒活”。

以上海為例,目前全市火調員總共只有63人,卻要面對每年至少4000多起火災,其中有600多起,需要他們抽絲剝繭,撥開迷霧,去尋找未知的答案。

昨天,本報記者對話兩名資深火災調查員,聽他們講述那些火災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01

白煙中的秘密

去年8月2日凌晨5時許,寶山區通南路310號一電動自行車行燃起熊熊大火。經全力撲救,6時02分許火勢被控制。火災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兩名孩子,僅一名小工逃生。

慘劇震驚全市。儘快弄清火災起因的重任,擺在了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火災調查處處長張曉峰的面前。

“5條人命沒了,就是因為違規‘三合一’,三令五申多少年,還是無知者無畏。”

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張曉峰不勝唏噓。

其實,一聽說是電動自行車行火災,張曉峰心裡已經有了些判斷:可能是電動自行車電池違規充電所致。但要下結論,還需要實打實的證據。

酷熱的夏日,勘察剛撲滅的火場,高溫未消,水汽瀰漫,和蒸桑拿沒啥兩樣。一天下來,套鞋裡都能倒出汗水來。張曉峰發現,這個電動自行車行前店後廠,上面是搭建的閣樓,被分割成三間,店主劉某一家三口和兩個小工就住在閣樓上。火災當天,店主的小侄子來店裡玩,也住在了閣樓上,不幸葬身火海。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逃生的小工回憶,半夜發現火災跑下樓時,一片漆黑中隱約看到工作區濃煙滾滾,還有火光冒出。這一證言,使起火點範圍大大縮小。“當時,我們找到事發車行附近路口的一個監控,雖然拍不到車行,但卻能隱約看到煙。我們發現,最開始冒的是白煙。”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白煙中有什麼奧秘?

“這是典型的鋰電池起火特徵。”張曉峰告訴記者。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鋰電池內部有電解液,一旦熱失控,電解液自燃汽化,會造成電池鼓包破裂,飽含水汽的白煙噴射而出,隨後在很短時間內就會有火光出現。相比之下,香菸頭引燃的火災,一般要經歷加熱碳化,集聚熱量,有一個漫長的發煙過程;汽油等易燃液體起火缺少發煙過程;電器火災則往往伴隨著明火和色煙……

心中有底之後,張曉峰和同事對火場又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查,發現了不少新加工的鋰電池。這些電池一般都要經過充放電激活。當天起火的電池很可能就是在半夜充電時發生故障起火。為了萬無一失,這些鋰電池被送到天津消防科研所進行鑑定檢查。張曉峰他們又通過大量現場勘驗,排除了人為縱火、電氣故障引燃等因素。

最終,所有的證據都指向自制鋰電池違規充電

02

金屬片與死老鼠

這起火災後果嚴重,還掀起了全市上下火災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的序幕。但在張曉峰眼中,其調查過程並不複雜。相比之下,另一起同樣在上海引起強烈震撼的火災,卻令他和同事們耗盡了心力。

2013年1月6日晚8時許,浦東上海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突發大火。火災奪走6條人命,重傷10餘人。經過徹夜撲救,被燒燬的市場裡,連水箱裡的活魚都成了“烤魚”。最讓人感嘆的是,因為是做生意的地方,很多人為了“救錢喪命”,一名男子明明已經逃生,卻還要返回火場取營業款,最終葬身火海,被抬出來時,懷裡還抱著幾大捆錢。

“慘烈。”張曉峰和火調處副處長周明川都經歷過那場大火的調查。“當時是冬天,但大火過後電都停了,因為是批發市場,幾天下來都是腐敗的氣味。”兩人都已經是身經百戰的老火調,但依然無法平靜。“每天在裡面調查,慘烈的畫面和刺鼻的味道,讓人心情非常灰暗,但只有自己先平靜下來,才能去找尋真相。”

外圍調查詢問目擊者,調閱批發市場門口未被燒燬的監控,火調專家們一步步接近核心的起火點。“最初的煙是從一家南北乾貨店裡冒出來的,但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起火,卻始終沒有答案。”

整間店付之一炬又被水澆,只剩下滿地的碎末殘渣。要在這些廢墟煙塵中尋找蛛絲馬跡談何容易。張曉峰、周明川和同事們來回勘驗,始終不得要領。最終,他們決定用笨辦法:將滿地殘渣粉塵全都打包裝袋,每一袋都標好收集位置,然後用篩子一點點地篩,尋找那些湮沒在微塵裡的證據。

這是水磨工夫,浦東消防部門來了十多人,整整篩了3天。十幾麻袋的灰渣中“披沙揀金”真的有了結果:一枚細小的金屬片,上面有一個電擊熔痕。“那金屬片是插座插片,邊緣處有一個半圓形的口子,是一個很‘漂亮’的熔痕,我們一看就明白,是它了。”周明川解釋說,電擊熔痕與正常火災燒熔造成的痕跡是完全不一樣的,銅的熔點是1083度,一般的火災達不到這樣的高溫,即使達到,也不應是一個半圓點,而應該整個被燒熔,變形。

提取金屬片的地點很快被確認,是位於牆邊的一個角落,更意外的是,火調專家仔細清理這個區域後,發現邊上十多公分下的廢墟里,有一隻燒死的小老鼠,還沒長毛的那種。

一個推斷就此產生:使用過久的插座,往往容易插不緊,這個插座邊上很可能有老鼠窩,老鼠鑽來鑽去,碰鬆了插座,接觸不良導致電阻過大,電弧擊穿空氣,產生電火花,引燃了可燃物。張曉峰和周明川進一步分析了木結構房屋燒損輕重的痕跡和房屋內貨物燒損塌落的方向,也確認發現金屬片的地方就是起火點。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火災原因查明,但一切還遠未結束。這場大火過火面積近20000平方,4000多平方米的商鋪被燒燬,火災原因雖然重要,但商戶們更關注的是損失賠償。東西都被燒燬了,價值如何計算?要知道,這可是批發市場,裡面的商品林林總總,要從灰渣辨別原物,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火調專家們最終想了一個辦法——“類比評估法”,尋找一個類似的批發市場,根據南北乾貨、水產等店鋪種類的不同,在市價格評估中心的幫助下,進行貨物清點估值,然後取平均值,算出單位面積的貨物價值,再根據被燒燬的商鋪種類、面積進行計算,得出每個商鋪的物損價值,最終獲得了市場絕大多數商戶的認可。

此時,整個火場調查工作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可以說,每一位火調員都身心俱疲。

03

真假難辨的證言

今年40出頭的張曉峰畢業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火災調查專業,是科班出身。在他眼中,火災調查既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也對各種知識儲備要求很高。燃燒學、金相分析、流體力學、化學分析、電工學、照相繪圖、甚至犯罪心理學等都要有所涉獵。

“比如,木裡的火災,如何判斷它是雷擊木導致?”張曉峰介紹,被雷劈的樹木痕跡與一般的火燒痕跡不同,會有石墨化的重新結晶,而且因為有大電流經過,樹幹中的水汽瞬間蒸發,會令樹幹爆裂,產生機械性的損傷,上面還會附著磁性物質,通過特定的裝置如“特斯拉計”等可以測量。

“除此之外,相信當地的專家還經過大量的排除調查,比如附近有沒有人員經過,有沒有引火源,有沒有人為祭掃活動等等,再加上氣象部門提供的當時天氣情況,有無雷電活動等信息,綜合分析才得出相應結論。”張曉峰認為。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比火場更復雜的是人性,火調員需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案子不是現場勘驗出來的,而是做筆錄查出來的。這其中,一起兒童玩火引發的火災令張曉峰印象尤為深刻。

那是一起曾令消防戰士們落淚的大火。

2014年2月4日上午10時52分,寶山區民科路一廠房發生火災。下午1時07分,火災即將被撲滅時,失火廠房突然發生坍塌,造成寶山消防支隊羅店中隊消防戰士陸晨、孫絡絡被埋,後經全力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張曉峰懷著無限悲傷參與了此次火災調查。現場經過挖掘搶救,很多痕跡被破壞了,但火調專家們還是通過徹夜調查,把起火點鎖定在車間和倉庫間一塊雨棚下的堆物上。“這個地方燃燒的部位低、燒得透,而且向四周發散性蔓延,燃燒的V字形痕跡和頂上雨棚的塌落方向,都指向這裡。”

當時,火災的目擊者是住在附近的一對爺孫,但通過詢問,張曉峰總覺得他們的證言有些不對勁。在排除了電器火災、煙花爆竹引燃、報復縱火等原因後,小孩玩火的可能性在張曉峰腦海中揮之不去。

“我當時問他們火災發生時在幹什麼,老人說在陪小孩看電視。但仔細詢問看什麼節目,哪個頻道,幾點到幾點時,他們的答案卻和節目單根本對不上。”張曉峰決定,再給小孩做個筆錄。

因為是5歲的學齡前兒童,必須由監護人陪同接受訊問,但家長既然已經有所隱瞞,很可能也對孩子施加了影響,所以張曉峰精心設計了問題,同時向孩子的父親交代了法律和紀律,要求父親坐在孩子的背後,不和孩子產生眼神交流,問詢過程中沒有得到允許不能和孩子對話。

最終,孩子承認,是自己用打火機燒毛毛蟲時點燃了大火。

04

1平方米的火災

“每一起火災都是最生動的案例,我們為火災中的逝者討回公道,也希望生者汲取教訓。”

周明川給記者講了一個離奇的案例:

今年3月24日凌晨3時許,浦東一處民居發生火災,過火面積僅1平方米,卻造成了2人死亡。背後的原因,讓人引以為戒。

當時,小區裡一位居民下夜班回家,發現一樓一戶人家的窗戶在往外冒煙,就報了警。消防戰士破門而入時,門口躺臥著兩個年輕男子,看起來是爬行至此,但都已經死亡。勘察現場後,周明川十分驚訝:房間是一室一廳的格局,從現場痕跡來看,事發時兩個男子一個睡在臥室的床上,一個睡在客廳的沙發上。起火點就在客廳的沙發和茶几這一塊區域。

“只有1平方米的過火,為何導致兩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死亡?”周明川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這是一起謀殺案?屍檢發現,兩人都是死於火災的吸入性窒息,而且兩人體內酒精含量極高。

小區的監控也顯示,當晚11時50分許,兩人被3男1女送回小區,明顯有醉態,進一步視頻追蹤發現,這些人在峨山路浦東南路一個小飯店吃飯,其中一個男子出門時還摔倒在路邊,明顯飲酒過量。

遺憾的是,火災現場的勘察始終無法判斷起火原因。周明川認為,很可能是睡客廳的男子醉後吸菸引起火災。“吸菸引起的火災,菸頭往往是永遠找不到的。不是被火燒掉,就是被水沖掉了。除非被監控拍到,不然只能以‘無法排除外來火種引發火災的可能’結案。”

上海“火場福爾摩斯”的故事——用篩子篩出“上農批”大火真相

周明川告訴記者,他見過最極端的例子,是吸菸引燃了被子,但只在被子上燒了一個洞,人卻死了。“醉酒的人,體弱多病的老人,千萬不能在床上吸菸,這看似老生常談,卻真的是血的教訓。”

新民眼工作室 潘高峰

圖片 | 警方供圖、東方I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