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身”處看我市石化產業鏈的“建、補、延、強”

从“化身”处看我市石化产业链的“建、补、延、强”

圖為利華益集團石化產業生產裝置中控室 記者 張泉江 報道

石化產業是我市的主導產業之一。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萬噸/年,佔山東省的36%、全國的10%;2018年,我市石化產業產值3560億元,佔地方工業產值比重近60%。《山東省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發展規劃》明確指出,東營市功能為東營煉化一體化區,重點依託港口和煉化產業基礎優勢,按照國際一流標準高水平建設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我市也提出,“大力推動煉化產能優化整合,加快實施威聯芳烴等高端項目,積極爭取佈局煉化一體化項目,推動石化產業由原材料產品、中間產品向高層次市場終端產品發展。”

在一體化建設理念下,緊隨而來的是石化加工產業鏈的延伸。相關研究表明,建立合理完善的煉油化工產業鏈,不僅可以規避行業風險、發揮產業集聚效應、降低運營成本、使經濟效益呈指數級增加,還可以節約石油資源、更好地發展清潔生產、提升安全環保水平,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日,記者從我市多家石化企業瞭解到,企業正積極作為,為下一步做強“化身”“化尾”做好資源化利用。

“石腦油多作為汽油組分存在,而環氧丙烷/苯乙烯及烯烴芳烴聯合項目便是對我市豐富的石腦油資源進行進一步的利用,屬於‘化身’和‘高化尾’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4月14日下午,在利華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樓,集團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王海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年我們利華益集團堅持發展實體產業不動搖,確立了‘成為價值鏈中高附加值創造者和價值鏈頂端整合者’的發展目標。在佈局產業鏈時,圍繞煉油、化工板塊努力走出了兩條‘特色之路’。”煉油板塊,走“去重質化、短流程、高烯烴、高芳烴、高效益”的發展之路;化工板塊,走“長鏈條、短流程、高端化、高附加值、頂端整合”的發展之路。兩大板塊先後形成了“煉油-丙烯-丁辛醇-多元醇”、“煉油-丙烯-苯酚丙酮-雙酚A-聚碳酸酯”、“煉油-碳四-MTBE-異丁烯衍生物”等產業鏈條,使企業不斷向產業鏈高端攀升、向價值鏈頂端躍進、向高附加值領域挺進。

從2010年開始,利華益在“建、補、延、強”產業鏈條的過程中,每上一個項目就能成功一個項目,王海峰認為這與公司“三個一律”的項目開發原則密不可分,這“三個一律”即“競爭力不是全球領先的一律不引進、進口依賴度低於60%的一律不引進、歐美國家已經或即將限制的一律不引進。”今年一季度,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28.5億元,利稅23.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9%、5.56%。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內外建築市場的發展,高性能聚丙烯產品對鋼材的替代作用越來越顯著,丙烯酸塗料等產品需求逐年遞增。目前,國內丙烯總產量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山東神馳石化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在建項目為300萬噸/年渣油油漿深度加氫製取烯烴芳烴項目,該項目的主要產品是包含丙烯、異丁烯等在內的烯烴類、芳烴類產品。項目將為企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發展園區循環經濟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打造循環經濟園區的代表性項目、強鏈補鏈的標杆性項目。下一步,神馳化工將計劃投資建設產業鏈下游的K-COT烯烴轉化、PO/SM聯產、高改性PP等高端石化項目。

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近年來在油品升級的推動下,我市煉廠二、三次加工裝置逐步配套,新建了多套加氫、重整、烷基化等清潔油品加工和化工原料裝置,並逐步往下游發展,苯酚丙酮、丁辛醇、高純異丁烯等下游產品在國內已有較大的影響。但總體來看,連接煉油與化工中下游產業的烯烴、芳烴等基礎化工原料的供應保障能力不足,制約了石化產業向“高化尾”方向的延伸。

“對於我們來說,產業轉型升級比較關鍵的是做大化身,從而貫通產業的上下游。”山東勝星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治強分析說,東營乃至山東石化產業的一個特點是“油頭”很大,“化尾”已有一部分,現在急缺做大“化身”。

“以前,國有企業是石油等基礎性行業的主體,民營企業受制於自身實力,不是從‘油頭’做起,而是從規模可小、投資相對較少的‘化尾’做起來。根據我們東營的實際情況,由於精細化工發展的還不充分,那麼這個‘補鏈’的重任就交到了較大體量的‘油頭’企業身上。”陳治強認為,“如果相關企業能‘多伸出一條腿’來,那麼很多急需的基礎化工原材料就會豐富起來,整個產業鏈也才會強起來。”今年,勝星化工將實施芳烴綜合利用項目,即是為精細化工提供基礎化工原料的“化身”項目。對於企業延伸產業鏈需要注意的問題,陳治強說:“石化企業‘往後走’的心願很迫切,但一定要有清晰的研判和長遠的規劃,明確市場需求和政策環境。”

的確,除了市場需求外,陳治強口中的“政策環境”成為每一家石化企業必須著重關注的要素;也可以說,產業鏈的佈局與石化項目密不可分,而石化項目如何落地又取決於全市、全省石化產業佈局如何展開。去年,省委省政府相繼發佈了《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山東省高端化工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關於加快七大高耗能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全省化工行業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省裡狠抓過剩產能化解,倒逼出清落後、非法產能,工作力度之大、措施之硬,前所未有。為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突破瓶頸、轉型升級,我市對產業發展的思路也進一步明確。記者從這些文件中觀察到,我市石化產業鏈處在“長規劃、大手筆”的佈局之中,相關企業需積極關注,避免自身發展與產業發展大勢相悖。

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石化產業的提升必須以體現核心競爭力和突出高質量發展為方向,以客觀、積極、開放的態度進行強基、補鏈、擴鏈、增效。未來三年,我市將以200萬噸/年芳烴重大項目為抓手,推動原料整合向產業整合提升,引導整合企業通過下游產業鏈項目實現產業接續和轉型升級,形成一批各具產業特色的差異化化工園區,實現東營市石化行業整體“油頭化身高化尾”的轉型升級。在全力建設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方面,我市將按照“港區融合、三位一體”總體佈局,帶動大港口、大物流、大化工、大倉儲的發展,推進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和港區的融合;堅持區域一體化發展,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物流一體化、能源一體化、消防安全應急一體化、產業協同化。同時,加快推進重大石化產業項目建設,盯緊靠上推進威聯芳烴項目,在現有企業整合重組的基礎上拉長產業鏈,努力引進世界500強中的石化領軍企業,帶動石化產業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千里之行足下始。從企業自身做強“化身”、從我市重點佈局的項目來看,我市石化產業鏈的“建、補、延、強”正在積極有序地展開,石化產業發展步穩行健。

欄目主持人 劉冬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