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當山東⑤技術創新精細管理 魯西集團的新動能“樣板”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靠真幹、苦幹、實幹。

為多角度、多層面的反映山東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工作落實年”重要部署,銳意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實踐、典型經驗、代表人物等,從今天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敢當山東”欄目,將通過深入基層蹲點調研等方式,全方面、多媒體、立體化的挖掘和展現山東在八大戰略、高精尖技術等方面取得的實效,反映山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真抓實幹、創新工作的典型案例、亮點做法和感人事蹟,鼓舞全省上下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昂揚鬥志,助推各行各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敢当山东⑤技术创新精细管理 鲁西集团的新动能“样板”

打造智能工廠,建設智慧園區,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好採購、生產、銷售、物流聯動,實現企業精細化管理。大眾網聊城·海報新聞記者 侯曉 攝

敢当山东⑤技术创新精细管理 鲁西集团的新动能“样板”

充分利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按照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魯西集團先後持續投資10億元構建了動態立體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決策應用為一體的高質量信息管理平臺。大眾網聊城·海報新聞記者 侯曉 攝

敢当山东⑤技术创新精细管理 鲁西集团的新动能“样板”

魯西集團產品結構調整效果明顯,成功實現了企業從化肥向化工、從基礎化工向化工新材料的轉型。大眾網聊城·海報新聞記者 侯曉 攝

大眾網聊城·海報新聞記者 侯曉

作為魯西地區傳統化工企業,近年來,魯西集團致力於轉方式、調結構,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動力,堅持安全綠色循環發展之路,不僅完成了由傳統化肥產品到化工新材料高端化工的產品結構優化,還走出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傳統化工企業向智能化企業轉型之路。

抓好安全環保就是最大效益

超低排放SO2接近零,上半年實現園區廢水零排放

化工企業向來是環保方面重點管控的企業。“我們理解的新舊動能轉換就是要實現低能耗,高效益。環保效益不像經濟效益那麼直接,但抓好環保問題就是最大的效益。”近日,大眾網聊城·海報新聞記者走進魯西集團,副總經理張雷面對採訪,並沒有迴避環保這個話題。

安全環保事關企業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分疏忽。集團多年來始終堅持“安全環保第一、質量第二、效益第三”,將固有經驗的優化與國際先進安全理念結合,形成了獨具魯西特色的安全文化體系,管控能力明顯提升。另外,魯西集團投資近億元在園區建設了山東省危險化學品魯西應急救援中心,為企業和社會承擔責任。2017年12月,魯西集團成功承辦了全省危化品事故綜合應急演練、第一屆危化品救援技術競賽,得到了各界好評。

2016年,魯西集團投資近5億元實施鍋爐煙氣超低排放和園區廢水零排放改造,成為國內最早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的企業之一。國家SO2超低排放標準為35毫克/立方米,但在魯西集團,已經低到2毫克/立方米,甚至接近為零。

張雷說,廢水零排放一期工程去年已經建成並完成投運,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上半年便可實現園區廢水零排放。在危險固體廢棄物處置方面,近兩年來,魯西集團投資3億元新上20餘套固危廢處理裝置,完成了由“給別人錢,讓別人處置”向“自行處置並實現固危廢資源化、產品化”的轉變,不僅節約了成本,還實現了資源再利用,園區還被工信部認定為首批“綠色園區”。

深化技術創新助企業騰飛

自主研發聚碳酸酯生產技術,打破國際壟斷

作為傳統化肥生產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大背景下,魯西集團同樣面臨著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化肥產能過剩,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薄弱,和很多化工企業一樣,轉型期的魯西集團曾經也面臨很多瓶頸和困惑。對化工企業來說,通過技術創新手段優化產品結構顯得尤為關鍵。

“過去傳統化肥產品銷售收入佔比90%,現在已經低於12%,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拋棄了主業,相反,化工新材料等高端化工產業比重實現了增長。”張雷說。其實,早在2009年,魯西集團就已經開始探索產品結構優化調整,首先引進有機硅和高端氟材料生產項目,2012年又上己內酰胺、尼龍6項目,這標誌著魯西集團開始涉足化工新材料。

順應山東省發展高端化工產業的政策導向,集團重點研究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向,發揮多年來積累的化工生產、技術創新和裝備製造相結合的優勢,轉方式調結構,拉長延伸產業鏈條,聚焦發展高端化工產業,最典型的就是聚碳酸酯項目,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的透明產品。

依靠自己的聚碳酸酯工程實驗室,經過技術團隊的集中攻關,2015年,魯西集團自主研發多年的聚碳酸酯工業化裝置正式投產,一期6.5萬噸/年產業化裝置運行穩定,產品質量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二期項目順利投產,實現了替代進口,打破了國外對聚碳酸酯的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

去年6月26日,100萬噸有機硅項目被列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名單。100萬噸/年聚碳酸酯綠色循環一體化示範項目,被列入2019年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企業。

與傳統化肥產品相比,化工新材料恰恰具備安全環保、低能耗、高效益等優點。張雷以聚碳酸酯和傳統化肥產品尿素做了一個比較。萬元能耗方面,一噸尿素用標煤6.6噸,一噸聚碳酸酯用標煤只有0.3噸;廢氣排放方面,生產一噸尿素廢氣排放12000立方米,而聚碳酸酯只有2000立方米,生產尿素排放廢水量也比較大,但聚碳酸酯就不會產生廢水。經濟效益方面,一噸尿素市場價賣到約2000元,聚碳酸酯正常每噸市場價為2萬元左右,產品附加值大大增加。

兩化融合實現精細化管理

大數據廣泛運用,既節約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傳統的30萬噸合成氨裝置,正常運轉須2500至3000名工人,現在同樣的規模,只需不到200人。20萬噸聚碳酸酯裝置僅用工200人,擴展到40萬噸,用工人數不變,到了100萬噸也不超過300人。因為,幾乎所有裝置都可實現自動化控制。”化工企業的兩化融合,如何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魯西集團副總經理張雷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起初,魯西集團引入智慧園區的概念是基於園區已建成的安全環保監測運行平臺,但該平臺功能單一。從2012年開始,魯西集團開始探索將整個園區管理全部納入到平臺,就是現在的智慧化工園區管理平臺,目前已建成和完善園區面積達7平方公里。充分利用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按照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魯西集團先後持續投資10億元構建了動態立體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決策應用為一體的高質量信息管理平臺。

智慧園區建設以“智慧安全”、“智慧環保”為起點,所有裝置全部採用先進的DCS、SIS等控制系統,自控投用率達到98.6%,生產數據採集傳感器點數27.6萬點,數據自動採集率達到99%。建成了大氣四級預警、水三級防控體系,以最高級別安全監控園區企業“兩重點一重大”。

打造智能工廠,建設智慧園區,通過大數據分析,做好採購、生產、銷售、物流聯動,實現企業精準化管理及效益最大化。權威人士這樣評價魯西集團智慧園區,“符合我省發展高端化工產業方向,駕馭複雜化工園區是有安全保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