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魏忠贤有什么功过得失?

实讯杂评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尽量回到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我们现在了解的历史人物,不是被美化便是被妖魔化了,少有客观的。

魏忠贤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明王朝由盛入衰,风雨飘摇之际,当时的皇帝正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木匠皇帝”朱熹宗,他后期不理朝政,整日醉心于木工活,治国理政的事全交由魏忠贤处理,魏忠贤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魏忠贤掌权后,一生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重视和发展工商业,并从中征税,后来为历史学家们称道的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就在其中,这一方面充盈了国库,提高了国家财力,另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税收负担,稳定了国内社会,他在世时基本无农民起义的现象;

二是无私地提拔重用熊廷弼、赵星南、孙承宗等名将,整顿军务,巩固边关国防,值得一提的是,赵星南、孙承宗与魏忠贤有过私怨,他却从大局出发,不记前嫌,利用他们的军事才能巩固边防,由此可见他的大局观和政治谋略,非常人所及;

三是打击内耗严重、空谈误国的“东林党”,使得国家行政效率大大提升。这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东林党人杨涟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状”,在上朝时准备交给皇帝朱熹宗,哪知皇帝朱熹宗心里惦记他的木工活,早早退朝了,杨涟竟将这事关生死的奏折给一小太监让其转呈皇帝,结果自然而知,这奏折转眼就落入了太监总管魏忠贤之手,由此可见,政治上如此弱智、只会空谈的东林党人若掌权,于国于民,到底是祸还是福。

魏忠贤死后,大明王朝转眼便陷入了内忧外患,新即位的崇祯皇帝个人是比较勤勉的,无奈此人志大才疏,他一上来便废除了工商业税,加大农民负担,这样就一方面使得国库空虚,连军费都不足,他自己的龙袍都打了补丁,另一方面逼反了农民,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边境外面又是虎视眈眈的清军,内忧外患中便亡了国。

如果魏忠贤不死,或者其政策能延续,至少可以为明朝再续命200年。


周会567


魏忠贤是大明朝末期宦官,称九千岁。人人都说他是大奸臣,大贪官。那今天就来翻开历史简单地评论一下吧。

魏忠贤借熊廷弼事件诬陷东林党左光斗,周顺昌等人贪赃之罪,史称六君子。第二年又捕东林党高攀龙等人,把东林书院全部拆毁,使边防的孙承宗:袁可立正直大臣也因为接近东林党相继罢官,至东林阉党势力彻底消灭。魏忠贤搞个人崇拜,动用各省公款耗巨资建生祠,塑造雕像,就连辽东巡抚袁崇焕也积极参与其中。

魏忠贤做了那么多坏事,为什么还有人说: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呢。那是因他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后遭受馋言的熊廷弼,抛开私怨,违心推存赵南星:孙承宗等人为朝廷出力,保住国家安定,这样可以看出魏忠贤还是心系大明的江山,他在时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也很平稳。

梁启超: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生,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待,唐之芦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窬斗筲无足比数。

所以:因魏忠贤的因素加速了大明朝灭之的历史人物之一。



诚心走天下2


魏忠贤,名字听的挺好,忠心的好人意思吧,只可惜他和名字相反,净做些违背良心的坏事。特别是在皇权集中的明朝社会,他已经把属于变态伤残人士做到了人生巅峰,让很多残缺人士无不羡慕嫉妒恨。

据明史记载,明朝由朱棣夺取侄子之位以后,后面子孙几乎没有正常管理守业的,全都是些不务正业的败家子,不是玩动物的,就是玩女的,玩太监的,还有演戏的,练仙丹,当木匠等一些让正常人无法理解的公子哥。朱棣夺权后完全把自己老子订的一切规矩修改一遍,为了寻找侄子,重用了太监郑和,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找丢失的侄子,不过,话说回来,太监郑和也真给面子,好几次下西洋寻找允文都有另外收获,给大明集团带来了历史性的世界开阔知识,中国从此在世界的每个国家有了知名度,也不得不承认郑和的丰功伟绩,只可惜啊,类似郑和这样的优秀伤残人士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随着朝代变换改革,太监行业士待遇越来越好,差不多干的好的都转公务员了,魏忠贤也不例外,本来活着不如狗,不如挥刀自宫成就一番事业,下了一番狠心,没有通过考试,也没有熟人介绍,自己踊跃参加了太监这一伤残人士协会。由于自己聪慧,再加上嘴功也行,办事稳重,被提拔成了公务员,直到混到了权利最高的由校身边,可谓是得到升天。本来魏忠贤觉的有这么硬的后台混个退休就稳定了,哪里想到,他踩了狗屎运,自己祖坟冒青烟了,由校不爱好当皇帝这一口,喜欢当木匠,把权力这东西给了他,他高兴的恨自己为何是个残缺人士,没办法,慢慢的他心里变的扭曲,见不得比他过的好的人,利用皇权想弄死谁就弄死谁,轻轻松松不留一点痕迹,生怕木匠知道回心转意,还专门也做点成绩表现一下自己,因为他知道一旦平台没了,他也就是死无藏身之地,越是这样想,他就越努力干活,最终总结出来一套玩弄权术的方案,也算小有成就,略有成效,即让木匠开开心心的玩艺术,又让他没有外来打扰,挺知足的。魏忠贤春风得意之时,由校身体出现了严重状况,实在坚持不住病魔的由校归西了。由校也留了一手,自己有不孕不育症,就把产业托付给了自己兄弟,很遗憾地过完了他一生。

由检的性格就不一样了,努力勤奋,看的宦官就不顺眼,特别是魏忠贤,一看他就咬牙切齿,一接收一把手的位置,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摧毁了魏忠贤集团,只可惜由检政治课没有毕业,不懂装懂,年轻气盛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没用一下魏忠贤这头驴,根本不知如何镇压农民起义,抵挡外族入侵,白白丢掉了江山和性命。


从不回短信


魏忠贤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太监了。

魏忠贤年轻时家境贫穷,目不识丁,常混迹于街头,喜欢赌博,有次因为赌博大输后恨而自宫。在自万历年间魏忠贤被选入宫,随后就投奔到掌管东厂的太监手下,与皇帝的乳母客氏勾搭在一起,同时又通过阿谀奉承,小心服侍,讨得了熹宗皇帝的欢心,从而平步青云,气焰熏天,有人甚至称他为“九千岁”。

魏忠贤为巩固个人权势,党同伐异,残忍杀害他的对手。比如说之前与客氏勾搭的魏朝,在魏朝被流放到凤阳去的路上被魏忠贤派人害死。可以说,对于政治上的对手,魏忠贤的手段是及其残忍的。

但是魏忠贤在处理“大事”方面的却是清醒和果决的,尤其是在维护大局、知人善用方面。“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可以说明熹宗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了。在魏忠贤主政期间,大明的国内形势一片大好。魏忠贤第一个提出了收工商税,而这个提议是绝对是有远见的。因为魏忠贤是农民混混出身,知道农民没什么钱,于是他把赋税都分摊到了工商业各个行业上,而这些产业一般是由富人控制的,说白了,当国家没钱的时候,魏忠贤没有去怎么剥削穷人,而总是想方设法的到当官的、有钱的头上去媷羊毛,通过工商税充裕国库,同时使士兵有充足军饷,这样士兵的战斗力也自然强了。后来崇祯收拾魏忠贤后,国库空虚,朝廷发不出饷银,当兵的没了饭吃,很多都跑去参加农名起义了,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魏忠贤也知人善用,孙承宗、袁崇焕、满桂、祖大寿都先后被委以重用。直到崇祯上台,孙承宗被罢,袁崇焕被杀。

总的来讲,相比同时期的东林党人,魏忠贤还算是不错的了,至少对明朝是忠心耿耿。看看东林党人,满清入关,都毫不犹豫的投入了辫子朝的怀抱。


柒月枫很凉


评价一个人要放到他那个时代去看,除了东汉,明朝时太监的权力达到顶峰,但是并没有出现废帝换君的现象,估计是明朝的制度比较完善吧。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我不能忘记魏忠贤杀死的许多忠臣良将,灭了多少清正廉洁的官员,伤了多少仕子报国之心,聚拢了一批阿谀奉承之人,把国家搞的乌烟瘴气,怨声载道,加速了明朝的败亡,难道这不是罪大恶极吗?我们难道为了他一点可能的慈悲之心而忘记他罄竹难书的暴行?这是一种奴性,一个人每天都打你100下,突然有一天只打你99下,难道我们就要感恩戴德?虽然他挺熊廷弼,孙承宗,但那难道不是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手段,难到辽东之败,造成辽东之乱的局面,与他败坏朝政无关?虽然现在我们强调多角度,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但是根本性的认识还是不要颠倒。




董督晋典


一提到太监这俩字,大多人心里头没啥好印象,因为有太多的影视作品,反映出的太监都不是好东西,权倾朝野、残害忠良,背地里什么坏事都干。那么我们说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太监掌权时期有过不少,尤其是汉、唐、明三朝,往往太监和外戚之间围绕权力的争夺,是中国封建历史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在诸多的太监为祸朝纲过程当中,哪个太监是最大的祸害呢?也就是说太监里头的霸主,最坏的那个是谁呢?这个不好说,因为各有各的坏,今天要说的这位,他的名字叫魏忠贤。

你一听这名字,“魏忠贤“,多好听,又是忠,又是贤的。那究竟是不是这样呢?老魏可以说得上是历史上大奸大恶之徒,咱先说说外表长什么模样呢?看过画相,他是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最跌眼镜的是,居然还有一把漂亮的胡子。当然啦,这是画师为了讨好他专门加的。不过,对于老魏而言,这还不是最拉风的。最拉风的是还有儿子,当然是干的。

当时,天启皇帝的重臣里头,有十个大臣都拜魏忠贤当干爹,有四十个官员的儿子拜魏忠贤当干爷爷,你就说老魏当时得有多牛吧。而且大家都得称他为“九干岁“。

九千岁之所以能做“九千岁“,是因为他有好多办法讨“一万岁“欢心。咱都知道,熹宗皇帝只会做木匠活,做个小箱子,小椅子,打个立柜什么的。老魏就故意把这些东西给带出来,安排一拨人拿到集市上去卖,然后安排另一拨人去买,成交价格,比一般的家具要高几十倍,之后向朱木匠去汇报,让朱木匠非常高兴。

不光是这样,老魏专门选皇上在这边锛凿斧锯忙活的时候过来汇报工作。说皇上,有这么个事,兵部、户部、吏部如何如何,有多少银两今日要从河南运到哪儿,您看怎么办?朱木匠哪儿顾得上啊,干脆说:你看着办吧。

于是,一件,十件,一百件……,大明朝的事儿他都看着办了。所以,老魏在当时,权倾朝野,势力大得很。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不是朱木匠本人,因为他自己只愿意干木工活儿,至于管理朝政这种划勾勾的事儿,老魏爱干就让他干吧。是谁看不下去了?东林党人。杨涟在天启四年的时候,把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写得清清楚楚,如何如何,然后揣着这奏章就进宫了。不巧得很,那天朱木匠的木工活没干完,宣布罢朝。没办法,杨涟就得托别人去呈奏章给朱木匠。咋说呢,我个人感觉,杨涟就是个猪头,居然托一个小太监把这个控诉老太监的奏章转上去,那能跑得出老魏的手掌心吗?

魏忠贤一看,好你个杨涟,我还没收拾你,你倒是先出手了。于是,直接把杨涟罢了官,下了大狱。最后安排亲信把一根铁钉钉入杨涟的脑袋里边,活活给钉死了。这就是明朝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冤案。

我们经常有一个误区:一个人要是好人的话,那他什么都好;一个人要是坏蛋的话,那他什么都不好。事实却是,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

当老魏收拾完东林党人以后,开始整顿军队,其实他对明朝的国防还是蛮用心的。明末有个著名的抗清将领熊廷弼,熊都督就是魏忠贤起用的。

老魏其实是个明白人,再怎么惑乱朝纲,打击异己,他首先得先维持大明的江山。江山倒了,他去哪儿混?所以,他会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熊廷弼就是他选中的能人。

另外,魏忠贤对经济方面也并不是一点不懂。咱们知道,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矿业在明末已经发展得不错了。当时,万历皇帝,就是咱说的这朱木匠他爷爷,就应该对这一块征税,但却遭到满朝文武一致反对,为啥?这些矿业、手工业背后,都是由文官集团操纵的,巨大的利益啊!老宅男万历皇帝也没有坚持,征税这事儿就给搁置了。魏忠贤当政后,立即就把征税的事儿提上议事日程。这样,农民的负担就减轻了,国库的收入增加了。

很多人说魏忠贤时候有多黑暗,民不聊生什么的。可奇怪的是,天启皇帝,也就是魏忠贤当政的时候,没有农民起义。反而是号称要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上来了,废除矿业税,接着就是高迎祥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最后大明朝亡了。

最后我们客观的说,魏忠贤这个“九千岁“,是个大奸臣。但其实归根到底,明朝天下不是毁在他手里的,而是毁在明朝那几个混蛋皇帝的手上的,他只是做了一个“背锅侠”而已。”

回答完毕!






文史不假


魏忠贤是历史罪人无疑,但是他不是明朝兴亡的转折点,他只是当时党争的胜出者,就算没有他的出现,东林党也好不到哪里去,政治斗争毕竟是残酷的,明朝的灭亡也是一定的,能够延续一个朝代的只有变法,也叫改革,内容就是社会结构和资源重组,比如商鞅张居正。魏忠贤只是野心家,根本就没那个抱负,后来的崇祯掀倒了阉党却没有能力完成重组,这就加速了明朝的灭亡。由于阉党名声历来不好,同样是混蛋,历史会把他们描述得更丑恶,魏忠贤的形象就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红尘有我881


明朝三权分立,皇权,宦官,清流!魏忠贤平衡三权棋子,后来三权有点偏,魏忠贤必死无疑,清流崛起,则文人误国,后患无穷!


东哥17732


在外魏公公戍边有术,在内牵制东林党,维护皇权。


辽东督师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你算是问对人了,就这么和你说吧~~~~~~~~~我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