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應用公文類(含奏議. 序跋. 贈序. 銘文. 祭文等)

1.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table>
A.“序”有兩種,一是書序,如《後序》《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別時各以詩文相贈,是為贈序,如《滕王閣序》。B.我國古代的詩歌有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分別。它們之間的差別在於古體詩是一種較少拘束的詩體,多半是字數不拘的偶數句,不嚴格講究平仄與對仗,也不講究韻腳。比如李白的《蜀道難》、杜甫的“三吏三別”、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等。C.詞,產生於隋唐,又稱曲子詞、詩餘、長短句等,盛行於兩宋,分婉約和豪放兩派,婉約派代表有北宋的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有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詞按結構又可分成:58字以內為小令 ,59—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是長調。D.賦,古代文體名。講究文采、韻律和節奏,多用鋪張的手法,內容上著力“體物”,同時注意“寫志”,即通過摹寫事物來抒發情志。此外,趨於散文化,經常使用排比、對偶的整齊句法,既自由又謹嚴,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
/<table>
【答案】C
【考點】高中語文知識點》詩歌散文鑑賞
【解析】李清照是南宋女詞人。

2.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昭 君 怨
鄭 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上闋吟詠的對象是什麼?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2分)
(2)請具體分析下闋運用的藝術手法及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1)梅花。(1分)開放時間——未到春天;形態特點——有雪具有的潔白,還有雪沒有的香味。(1分)
(2)用對比的手法,(1分)通過“竹籬茅舍”、“玉堂瓊榭”的不同環境進行對比。(1分)讚美梅花不論遭遇冷落還是身處富貴都一樣高潔的品質。(2分)
【考點】高中語文知識點》詩歌散文鑑賞
【解析】

3.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學常識的空缺部分。
(1)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夜深還過女牆來。(劉禹錫《石頭城》)
(2)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 。(柳永《雨霖鈴》)
(3)木直中繩,糅以為輪,其曲中規。 ,不復挺者,糅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4)悅親戚之情話, 。農人告餘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5)“名人傳”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均是法國作家 的代表作品。

(6)方苞、姚鼎是清代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____________的代表。
【答案】(1)淮水東邊舊時月。(2)暮靄沉沉楚天闊。(3)雖有槁暴。(4)樂琴書以消憂。(5)羅曼·羅蘭。(6)桐城派。
【考點】高中語文知識點》詩歌散文鑑賞
【解析】此題所默寫的名句都來自課文,都是學生在學習中要求背誦的。背誦不會有難度。但是要注意不要寫錯寫漏了字。羅曼·羅蘭是教材上課文《名人傳序》的作者,“桐城派”是課文《登泰山記》作者姚鼐所代表的散文詩派。由此看,此題完全來自教材。

4.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後面的題。
採桑子 (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注】西湖: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北潁河與泉河交匯處的天然湖泊。

【小題1】 詞的上闕第一句在整首詞中的的作用是什麼?上闕描寫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5分)
【小題2】詞的下闕主要是用了哪種表現手法描寫西湖春色的?抒發了詩人的什麼感情?(6分)
【答案】
【小題1】上闕第一句總攝全篇,點明題意,直抒讚美之情。(2分)上闕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描寫了蜿蜒曲折的綠水、長滿芳草的長堤、動聽的樂聲和歌聲,描繪了西湖清麗、恬靜、淡遠的春景。(3分)
【小題2】下闕主要使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或以動襯靜得手法(2分)。一、二句風平浪靜,把水面比作明淨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緩慢移動寫出了“靜”。三、四句寫漣漪微起,驚動了沙洲上的水鳥,水鳥掠過堤岸飛去,寫出了“動”,而西湖愈顯其幽靜。動靜相襯,動靜結合寫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發了詩人流連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考點】高中語文知識點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第一句總領全詞,接下來三句分別寫美好的春光,有逶迤的綠水、長滿芳草的長堤、處處的隱隱笙歌。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考點,能力層次為D,側重“鑑賞評價”能力的考查。一、二句寫“靜”, 三、四句寫“動”, 動靜結合,寫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現了詩人流連山水的愉快心境。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5.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後面各題。
青玉案·送山谷弟貶宜州 黃大臨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曉別吾家黃叔度。弟兄華髮,遠山修水,異日同歸處。
樽垂飲散長亭暮。別語纏綿不成句。已斷離腸能幾許?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
注:黃大臨,黃庭堅之兄。此詞是詞人在黃庭堅被貶宜州時所作。
【小題1】詞的上片從哪些方面表現了詞人的離別之痛?請簡要概括。 (5分)

【小題2】詞的下片使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6分)
【答案】
【小題1】①路途的艱難遙遠;(2分)②環境的淒涼慘淡;(2分)③兄弟年老,相會無期。(1分)
【小題2】前兩句實寫送別的情景:長亭餞別,直至日暮;別語纏綿,語無倫次。(2分)後四句虛寫別後的孤寂,山谷弟夜宿旅店,聽雨打空階,無法入睡。(2分)別後的孤寂,更加襯托了現實中送別的傷感。(2分)
【考點】高中語文知識點》詩歌散文鑑賞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上片寫離別在即。“千峰百嶂宜州路”,點明山谷被貶宜州事,“路”字表明已經登程。生離死別乃既成現實,已無可挽回。“千峰百嶂”實寫道路崎嶇坎坷,通往宜州道路之多山。語似平易,實即沉痛。山谷貶黔州時,黃大臨親送貶所。山谷《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觴字韻》詩云:“一百八盤攜手上,至今猶夢繞羊腸。”痛苦經歷喚起的回憶,不寒而慄。“天黯淡,知人去。”蕭瑟悽清、使人愁緒頓生的環境,襯托了詞人愁腸百結、悲憤欲絕的心情,創造了濃郁的別離氣氛。“曉別吾家黃叔度”是發自心靈深處的呼喊。骨肉之情,手足之誼,屢遭挫折和磨難,親弟弟又一次被“投荒萬死”(《山谷詩集·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語),怎能不發出揪心之疼,從“天黯淡”至“曉別”,反映詞人忍受痛苦的煎熬已經徹夜不眠。縱鐵石心腸,讀至此不能不為之涕下。“弟兄華髮”是實指,時山谷58歲,黃大臨當長數歲,均已垂垂老矣。兩位老人怎能承受得了如此重大的打擊,“遠山修水”與“千峰百嶂”相呼應,給人道路險阻、途程遙遠之感。疲憊憔悴的詞人,揹著沉重的負擔,拖著滯緩的腳步,在盤曲的荒山僻嶺中艱難困苦地行走著……其悽苦情狀,歷歷在目。“異日同歸去”長歌當哭,字字血淚,兄弟之間無緣今世相會,重逢只能九泉之下,語極悲愴。山谷經過長途跋涉,到宜州後僅一年,便懷著冤憤與世長辭了。“異日同歸去”竟成為兄弟間的訣別之辭。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小題2】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詩歌的技巧。題幹明確提問“詞的下片使用了虛實結合的寫法,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答題的模式:……,是虛寫,……是實寫,虛實結合(相襯),表現了……。下片寫別筵及別後難捱時日。“長亭”指送別之處。“樽罍”指酒,借酒澆愁而已。其實,山谷是不飲酒的,“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旁”(《西江月》詞題序)。“散”字下得巧妙,交代了別筵難離難分的場面。通宵達旦,不雲迎來曉色,而云“飲散”去“暮”色,正是景為情設,情由景生。山谷為宋詩大家,大臨亦善詩詞,如今卻“別語纏綿不成句”,足見悲憤之極,這是無聲的抗議。一貶再貶,身處荒陲,何況又是以衰老之身,備經拂逆,手足睽離,故云“已斷離腸”。“能幾許”是大聲的呵責,是涕淚縱橫的長嚎。“水村山館,夜闌無寐,聽盡空階雨。”是想象兄弟離別後,思緒難排,只得聽雨聲來挨時日。暗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但大氣包舉,別無枝蔓。“盡”字語極沉痛。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