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鲁迅?

蓝颜刺骨


近年来,“鲁迅”这个名字,几乎从未于大众的热评中淡去过;有人说,鲁迅不过因其“无产阶战士”的称号,得以成为,一个被时代高估了的文人;也有人说,鲁迅对我们国人的人性,及我们社会的人生百态,深入骨髓地剖析,尖锐的批判,足当承其盛名。

钱君以为:仅以文学视角论之,鲁迅的作品,实非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所能彰显其高度的;然而,我们多数人对于鲁迅的认知,往往是脸谱化、概念化的;所以,钱君将从鲁迅先生的作品出发,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鲁迅。

首先,鲁迅先生对于汉文字的独特运用,已然到了出神入化的高度。

众所周知:正是鲁迅拍出了,砸破文言文壁垒的第一块板砖;《狂人日记》成为我们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抛去其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谈;当此之时,口语化的文字应该如何去用来写作,还有待一个特定的章法去循;我们今天去拆解语句结构的方式,其实是从英语中“拿来”,套用到汉语语句中时才出现的。对比胡适的《尝试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已然是相当成熟了。

钱君以为,鲁迅所运用的文字虽是白话文;其作文的思维方式却是文言文式的。从而使其文字,独具魅力。鲁迅的小说,行文简练、明快,又颇具画面感;鲁迅的杂文,文字准确,直抵行文的主旨。

如鲁迅的《说“面子”》:“‘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但近来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

文中因“好像”二字,前文中“面子”的涵义便丰富了,多出了一般人没有思考过,作者将要表达的涵义;文中的“两个音”,那种外国人说汉语,口吃模糊的画面便油然而生了;“似乎”二字,更形象了我们脑海中,外国人说汉语时,变换着强调的模样。因为,外语中的疑问句和肯定句不是用语调表达的。

所以钱君以为,鲁迅的文字应当,逐字逐字地去品的;字与字之间美妙绝伦的契合,衔接与文字之间精妙的思想传达,真真的是妙趣横生,回味无穷阿。

其次,鲁迅先生深入到骨髓的对“人性”的刻画。

如果将文学作品分为三个等级:通俗文学、严肃文学、文学经典。那么,通俗文学的特点,则应该人物的脸谱化,如好人有好人的标签,坏人有坏人的面孔;严肃文学则应该是“去”脸谱化的,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肢体细节的刻画,给读者以自我品评的空间;文学经典则应该是,著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去发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并用准确的文字,直抵精神层面的表达。

从这个角度讲,鲁迅的文字可称之为“经典中的经典”;其文字,早已超出人物精神风貌的层面,甚至深入到了骨髓中。如鲁迅在“阿Q”身上,塑造的“精神胜利法”,真真的刨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祖坟里了。

再次,便是鲁迅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高度。

其实,思想高度不过是放大了的阶级立场;而阶级立场,话到骨子里,不过还是一种个人视角;其实,鲁迅的批判性,早已逾越了人的界限、阶级的界限,甚至可以称之为“上帝视角”。

由此,你还会认同“鲁迅是一个被高估了的文人”吗?钱君以为,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错觉,皆由于我们在读不懂鲁迅的年龄,遇到了鲁迅;以至于,当我们拥有了读懂鲁迅作品所须的社会阅历之时,鲁迅已然成为了一个我们内心中难以磨灭的脸谱;再也没有翻起鲁迅先生的作品的闲情了。


钱君史话


提起鲁迅先生,就像提到苏轼和《红楼梦》一样,明明有说不完的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况且,相对于苏子与《红》,鲁迅距我们更近,他对我们的启示更直接。我未读完《鲁迅全集》,看过他所写的全部白话小说、散文集、大部分杂文,浏览了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和他的旧体诗,也看了不少关于他的文字。我不打算对鲁迅作概述,只就自己获益的那些方面,简单谈些感受。鲁迅启发我最大处在于真,在于深,也在于广,还在于韧。

鲁迅先生骨子里是诗人。他的文字凝练,本就具有诗的味道,《野草》等作品的诗味尤其浓郁。诗人,尤其是中国的诗人,大多算是抒情诗人,而抒情诗又多是篇幅不长的性情和性灵之作。鲁迅的作品大多不长,较长的《阿Q正传》也仅是个小中篇。鲁迅具有很强的诗人气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真诚,是有颗赤子之心。他一直在竭力坚持着“真”,小说《伤逝》无疑是最好的注脚。该文实际上揭示了真与善难以两全的困境,涓生最终选择了真,选择了真诚,这导致了子君的死,展现出了作者的困惑与苦恼,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更重视真。

而先生在逝世之前,还写了篇《我要骗人》的文章,表达他的苦恼。可以说,善与真的矛盾,困扰着他的一生。他是真诚的,也是善良的。善良的人不少,留下真文字的人却有限;真诚的人也很多,但留下真诚笔墨者却相对较少,同时能够持续地信奉善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先生在评价自己的小说集时,曾用“格式的特别”和“表现的深切”等语。这是很精到的批评,我以为,后者当是先生的文字能够赢得无数读者的最重要原因。鲁迅先生生前被人讥为“刀笔吏”和“绍兴师爷”,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文字的深刻犀利。他真诚甚至无情地揭示出现实的种种生态,使那些黑暗中的人与物,暴露在太阳底下。如此,才能更好的引起世人的关注,也才能“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最能够体现鲁迅之深的,或许不是那些小说,而是他的杂文,尤其是那些对于社会历史和现实政治的批判的文字,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发人深省。先生的好些文字,现在重新发在媒体上,也很难说是过时了。这是鲁迅先生的幸运,还是不幸呢?关于先生的思想,我不打算展开,也暂时缺少相应能力。而要消化先生的文字,还需要很长时间,我愿意做先生忠实的学生。当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至于先生的文字所涉及之广阔,则是我辈一时难以详述的。他不像王国维、章太炎等大学问家,偏好考究和研治历史文化,先生关注的问题现实意义更强,与社会和人生更近,很少“隔”的感觉。这也是先生高于其他诸贤的地方。不少喜谈国事人生者,往往失之义气,所见也乏深度。有些人在个别点上有些心得,但离开那些点儿,所见就极平庸了。有些人的才华未必会输给先生,但是他们过于文学和个人了,广阔的社会消退的太厉害,以至人们往往只能看到一只高蹈的瘦鹤,虽不乏天韵仙姿,但终觉过于飘渺,于世于时无甚裨益,人们和历史所给与他的时空就相应有限了。鲁迅先生的广阔视野,与其深厚的学养,以及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与关注是分不开的。这是先生给偏好思想,希望对社会进步能有所贡献者的极重要的启示。

再说先生的韧。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曾说,“鲁迅的韧,闻一多的刚和郁达夫的悲己自牧,实为文坛三绝。”他的话是有道理的。鲁迅先生,对于国民性的批判,对于传统的质疑以及对于现实中不良现象的剖析,都是极为深刻的,而且他能够坚持下去。后期,他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杂文上,写了不少文化批评、历史批评和社会批评。正是由于鲁迅的创作,杂文作为一种文体的地位,才得以确立。

从国骂到节烈与裹脚,从胡须牙齿到“费厄泼赖”,从国人的脸到国学,从文学与出汗到文艺与政治,从拿来主义到斯巴达之魂,等等,先生笔力所及,真是天上地下,古时今朝,所论之广,所议之精,几乎让人目不暇接,难以置信。有时,因情势的需要,他会就一个问题,写多篇文字。比如关于“三一八”惨案,关于雷峰塔的倒掉,关于文人相轻等问题,他各写作一组文字,力求将深入地就剖析问题,或者借以发表对于社会或者文化的批评。

最能够体现先生之韧的,当是他的战斗精神,即所谓不战则已,战则不止的斗争精神。散文诗集《野草》和部分杂文,很好地呈现出了这一点。不仅自己战斗,他也鼓励青年同样战斗,纵使面对的无物之阵,也须战斗到底。否则,就是失败,就是会在沉默中灭亡,以前所获得的战果也都将失去。他甚至愿意做团死火,为了能够使青年获得新生,使新社会早些到来,不惜与黑暗邪恶者同归于尽。

这种坚韧的决绝的精神,在中国传统中是少见的。屈原有类似的理想气质和执着精神,但更为接近的,要数嵇康了。这种拒绝宽恕与和解的精神,是很动人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事贵因循、提倡忠恕的国度,这种精神有其价值与意义。

另外,先生的反抗绝望与虚无的理路与精神,对我的影响也很大。这大概也是为何自己倾心尼采、纪伯伦等人的缘故吧。先生馈我良多,限于篇幅,就不再罗嗦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必须辨证的对待鲁迅其人其文,否则可能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如前文所述,深刻常与偏激同行,鲁迅在批判具体对象之时,往往抓住一点,将类似的诸问题融在一起,而不及其他,他的批判是针对某类现象的,而非针对具体人和事的。

然而同时,难以否认,鲁迅很多时候,是有人身攻击倾向的。有时,他未能全面了解事实,所做出的判断,就未必客观公正了,那些被他骂作“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者,有时是很无辜的。他对于现代评论派、顾颉刚和章士钊等人的评价,显然是不全面,有时甚至是歪曲的。他及“五四”时期的诸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缺乏辩证性,有些批判和指摘是无理的,甚至是错的。

(许寿裳作《鲁迅传》)

诸如此类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怪罪鲁迅先生,毕竟旋涡中人,由于利益与情势等的影响,往往会失之义气。而且,他所在的时代与我们的也不同,我们不宜苛责前人。况且,他不可能像后人一样,能够在较全面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做出超越的评判。因此,要理解鲁迅,就必须全面了解他的人和时代。真正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谈得上学习和研究。

同时,我以为像鲁迅这样爱冲动爱走极端的人,应多加谨慎,防止由于自身性格弱点,而做出对他人不公正不友好的事情来。鲁迅先生性格中,似乎具有一定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用在作文上,会使得文字变得深刻活泼,但若在人际交往中起作用,效果可能是不大理想的。这或许是鲁迅先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大原因吧。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做人与作文区别开来。做人作文,都要真诚,但其中的不同处也需注意。而且,应该不断增进对自我认知,同时持续地开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我不认为这种自查自修,等同于自恋和自残,相信只要把握得当,这种自省习惯,将使我们走得更远更好。


更多人文精彩,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如觉文章不错,还请点赞鼓励,欢迎留言交流~~

风雅正


20世纪中国的大文豪里,鲁迅说不上是最有才华的,也说不上最有争议的。但可以说,他是最有影响力的。记得以前说有一位经济学家,文革时候没啥书可看,就研究起了鲁迅的日记,结果写了一部民国的经济史。虽然有点夸张,但这不是段子,确有事实。

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最深的莫过于,闰土年代的少年鲁迅,弃医从文日本留学时期的鲁迅,上海时期的鲁迅。可能你没有想过,鲁迅还到过广州。今年年后,我们新氧生活的同事跑到广州玩儿,坐上一段高大上的APM线,在大剧院口下车。出站就是广州图书馆。也没想到碰到了迄今为止关于鲁迅规模最大的一个摄影展。

摄影展场地很小,展出了136幅和我们想象很不一样的鲁迅的照片。最早一张是1903年的,也就是鲁迅刚刚去日本时照的。最晚一张是1936年10月鲁迅的遗容。下面这张就是1936年鲁迅去世时的照片,他得的是肺结核,那个时代文人常有的疾病。

这张照片是沙飞摄影的。沙飞当时是进步的摄影青年,后来加入了八路军,成为一名军旅摄影师。提起他著名的照片,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鲁迅的遗容都是他拍摄的。但1950年时,这位摄影师因为精神失常被军法处置枪决了。

鲁迅的遗容已经十分消瘦,看不到一点生气。当时,上海民众为他盖上了一面旗帜,写着三个字“民族魂”。鲁迅的死,在当时三十年代,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情。三十年代,风雨飘摇,外忧内患,很多革命青年都无法接受这个导师的死去。

在当年2月的一张照片上,我们看到,鲁迅还神采奕奕地与几位日本友人坐在一起。

这张照片摄于上海新月亭。有着榻榻米的室内,鲁迅坐在左边,似乎碰巧撞见了摄影镜头。坐在旁边的,是两位日本友人。右边的那位,就是最为中国人熟知的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鲁迅和内山的友谊非常深厚,合影留念也时常可见。在鲁迅去世的治丧委员会中,也有内山完造的身影。

1934年,鲁迅与日本友人在内山完造寓所。左一是内山完造

据说,1959年,中国政府邀请内山完造到北京观礼。内山完造那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在机场,他见到了许广平,兴奋地又蹦又跳,还对旁边的老婆说,自己死了以后一定要埋在上海。这句话真的是一语成谶,说完这句话,第二天,内山完造突发脑溢血去世。时间也是在10月份,10月26日,根据内山的遗嘱,他的遗骨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

鲁迅对日本的情结很深。这一方面受益于他在日本的留学,一方面,鲁迅的左派意识很多是通过日本的书籍学习到的。这一张鲁迅的照片,有点超出人们的想象,十分年轻也精神,刮掉那两撇标志性的胡子,简直就是当年版的小鲜肉。这张照片拍摄于1909年,也是鲁迅唯一一张穿和服的照片。

回国后,弃医从文的鲁迅十年时间成为中国的大文豪。1927年1月,鲁迅还有林语堂及一些社团青年合影。这张照片的构图很精彩,大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的风采。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只可惜,后来林语堂和鲁迅关系十分不好,这张照片上,鲁迅是在一块刻有许字的墓碑前拍的。林语堂看着也凑了热闹,等鲁迅拍完后,也凑上去拍了一张。

成为大文豪后,鲁迅的被拍也成了常事。摄影者也都是当年上层社会的人物。比如在1928年,当时《良友》画报的主编梁得所跑到鲁迅寓所,拍摄了这一组鲁迅的肖像。梁主编的构图在现在看来,还是很新潮的,颇有点私摄影的味道。

1930年,史沫莱特开始进入鲁迅的生活,在鲁迅五十寿辰上,就由史沫莱特为他照相。这是在一个荷兰的西餐厅。之后,史沫莱特又陆陆续续为鲁迅拍摄了不少摄影。他本人留下来的就有三幅。

1933年春,鲁迅和友人合影,左四是史沫莱特,左一林语堂,左三宋庆龄

感谢摄影,因为有了这些照片,那一个百年的历史才这么真切的浮现在我们眼前。相信看了这张鲁迅的全家福,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刀笔吏多少有了一些人情味。这是1933年,鲁迅53岁在上海王冠照相馆拍摄的全家福。有他,许广平,还有他们最爱的孩子海婴。这张照片里,海婴已经四岁了。那天他们全家跑到最有名的一家外国照相馆照相。当时黑云压城,乌云密布。在许广平的记忆里,刚刚到照相馆,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像决堤一样。她觉得这是一种预示,因为这是这三人最后一张合影。


新氧生活


文痞而已,长着男人的嘴脸,干着女人劳力唠叨的事情。是非多,思想少。一天到晚去改造他人,自己却去搞弟媳妇儿。收着日本人的恩惠,用笔写死最低苦的中国老百姓阿q 祥林嫂,却歌颂着日本中产藤野先生。

搬弄是非第一,不言责任无二。一天到晚搬弄是非,也没见他自己真正帮助哪位穷人,除了哀其不幸,还怒人不争。人家要是懂得如何争,怎么会轮到要这种文痞来哀怜。

这种人跟胡适一样,在言论自由,甚至是不明是非的民国文坛,借助国际势力的资金支持,从废除汉字开始,靠肆意骂自己人获得极大认可,真可谓扭曲了文化当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即以文化矛盾的根本,纯粹就是文人的败类。这类人放在同样文风自由的先秦,极有可能成为鲁司寇刀下的少正卯,商鞅时代乱议变法的流囚。


济海津梁


鲁迅先生一直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民族的战士,但同时我们也要记得鲁迅先生,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爱抽烟,甚至到了嗜性成瘾的地步,一天要抽50支烟;他爱与人交谈,朋友十分广泛,与青年交朋友,与日本人交朋友;他很有爱心,非常热心地帮助和提携后辈,如东北作家群中的萧红和萧军就受到过鲁迅先生很多的帮助,鲁迅先生也发掘了很多有知识的青年,孙伏园,瞿秋白,他们都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此外,鲁迅先生也影响了很多当代的作家,如阎连科,贾平凹,莫言。

鲁迅先生,又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在他的私生活方面,他同母亲赐予她的礼物——朱安并没有结合,而是娶了他的学生许广平,育有一子名叫周海婴,而且也有鲁迅先生的种种轶文轶事,如他曾经偷看弟弟周作人的妻子洗澡,他又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最爱与人争论,有七情六欲,随性坦荡。

鲁迅先生,最喜与人争论,他同太阳社,创造社,论语派等都进行过或大或小的争论,但是鲁迅先生他又是非常具有领导能力的,到两个口号的提出发生争论的时候,他站出来将两者进行比较,认为两者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是可以并行的,又如,当海派和京派发生任职的时候,鲁迅先生总结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京派不过是官的帮闲,海派不过是商的帮闲,同时鲁迅先生,又是一个非常犀利的人,不仅是用笔犀利,鲁迅先生在文章中对旧时的知识分子进行极尽讽刺,同时他在生活中也对现实中的文人进行了非常强烈的抨击,比如说常常被人们提起的郭沫若先生是一条狗,大骂林语堂,也反对梁实秋,但同时他又是非常真性情的一个人,这些骂战很多都是在书面上进行骂战,而生活中,他们却依旧是非常好的朋友。



鲁迅先生是一个极其重视情义的人,当她的弟弟选择与他走不同的道路知识他写下了伤势,并且告诫他的弟弟,作为兄长,他一直都将兄弟情义放在心中,即便是两人走了,截然相反的不同道路,但他有时常牵挂周作人,鲁迅先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同时,他又是一个很有艺术感的人,在鲁迅先生晚年的时候,萧红因为跟许广平的关系很好,常常来拜访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常常同萧红进行亲切的交谈,指出萧红身上衣服的配色,鲁迅先生在他的生命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特质,那就是一直都没有忘记他是一名中国人,没有忘记他的责任,便是国民愚昧落后中清醒过来,使得孤独者不再存在,中国人独醒的状态不再存在,他一直都用他自己的力量像匕首一样插入敌人的心脏,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退缩,他也是依然在奋斗,为了我们中国,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

红雨说历史


鲁迅身上有很多标签,小说家、杂文家、科研工作者、翻译家、版画收藏家、潮流设计师……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是不折不扣的斜杠中年。我们熟悉的鲁迅,是金刚怒目的文学斗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不太熟悉的鲁迅,是著述谨严的科研工作者,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用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了自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小说史研究界,鲁迅是祖师爷级的人物,开宗立派,沾溉后人。


在中国古代,小说地位是很低下的。举个例子。《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细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讲到宝玉开始读小说、戏文:

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却又痴痴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又嘱咐他不可拿进园去,“若让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呢”。

四十二回中,宝钗听出黛玉行的酒令里有《牡丹亭》的句子,就教育她:

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又提到自己小时候也爱看《西厢记》《琵琶记》等杂剧,大人知道后,“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这几个细节,点出古人对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态度:喜欢,却不尊重。在古人眼里,小说是“杂书”,难登大雅;小说于世道人心无补,青少年读了会“移了性情”。这种鄙薄的态度延续了整个古代,虽也有金圣叹、冯梦龙等人大声疾呼,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理念传入,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等学人振臂高呼,人们对小说的态度才逐渐改变。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现,更结束了中国小说研究零碎化的局面,开启了新局面。

《中国小说史略》是第一部中国小说专史,也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长篇学术专著,跟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并称文学研究的“双璧”。本书勾勒了古代小说发展的整体面貌,对古代小说的演变、发展原因等都做了深刻分析,更开启了中国小说史学科,具有开拓意义。

“一空依傍,自铸伟词”,是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对关汉卿元杂剧的评价,放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同样成立。在中国古代,小说地位低下,小说不被视为文学,写小说的也不被视为文学家,小说理论研究零碎、不成系统。在《中国小说史略》之前,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中国小说史。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中国小说史略·序言》)

鲁迅非常重视小说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有“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月界旅行〉弁言》)的功能,所以他决意要写一部古代小说专史。鲁迅在“一空依傍”的情况下,筚路蓝缕,锐意前行,终成一代经典。

披沙拣金的史料整理

《中国小说史略》中涉及到的小说史料非常丰富。胡适曾说:“在小说史料方面我自己也颇有一点贡献,但最大的成绩自然是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析别也甚谨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的精力。”这跟鲁迅前期的工作有关。《中国小说史略》出版于1923、1924年,但材料的搜集却从辛亥革命前就开始了,艰巨的材料整理工作持续了十年。

为了撰成此书,鲁迅埋首于各种古籍中,进行史料勾稽,先后完成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本书。因为相关材料匮乏,已经出版的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又失于简略,遗漏颇多。鲁迅只能从头开始,进行抽丝剥茧式的资料爬梳工作。在《小说旧闻钞》再版序言中,他谈到当时的艰苦:“时方困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则喜。”这种“废寝辍食,锐意穷搜”的工作持续了十年,最后编成的《古小说钩沉》辑录了自汉至隋的古小说三十六种,二十余万字;《唐宋传奇集》汇编了唐宋传奇四十五篇,约十七万字;《小说旧闻钞》编辑了元明清时期有关小说的评论资料。这三本书是《中国小说史略》的副产品,对古代小说的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校勘,为后期撰写《中国小说史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说史研究科学体系的建立

研究小说史,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建立小说体系。但在《中国小说史略》之前,中国小说没有专史,无从依傍。鲁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他从庞杂的小说史料中剥丝抽茧,勾勒出了古典小说发展的基本轮廓,并建立起科学的体系。其后学人,也多以此为基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一是小说内涵的确定。鲁迅指出,秦汉时期的“小说”,基本停留在“丛残小语”、街谈巷语的层面,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虽然在艺术上有了一定进步,但仍是不自觉创作状态。一直到了唐传奇,小说才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内涵接近于近代小说,在图书目录中也从史部中独立出来。唐宋以后,鲁迅只对纯小说作品加以论述,划定了小说史的研究氛围,避免了混论。

二是勾勒了古典小说发展的基本轮廓,划分了小说史的发展阶段,并阐述了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社会情况。《中国小说史略》有二十八篇,可大致归类为小说的起源(神话传说)、雏形(六朝)、成熟(唐传奇)、大发展(宋话本)、繁盛时期(明清小说)。这种划分符合中国古代小说史的发展规律,为以后的小说史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如小说评论家阿英所说:“(《中国小说史略》)披荆斩棘,皮草开荒,为中国历代小说,创造性的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图。”

在对小说类别的划分方面,鲁迅也有自己的创见。尤其是对元明清时期小说的界定方面,他根据小说的不同题材,兼顾到朝代,对小说类型进行了划分,像元明时期的讲史小说,明代的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拟宋市人小说,清代的拟晋唐小说、讽刺小说、人情小说、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公案小说、谴责小说等。虽然小说类别的划分标准不够统一,但能够大概反映出元明清三朝小说的整体面貌,大部分小说类别名称被沿用至今。

自铸伟词

除了勾勒出小说的发展规律,鲁迅还对作家作品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论断精准,不少已成不刊之论。以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为例,可见一斑。

《金瓶梅》自面世以来,集毁誉于一身。追捧赞誉者多,抨击讥刺者亦众。前者认为它“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明·袁宏道),后者认为它色情描写露骨,败坏人心,荼毒世人。在现实中,《金瓶梅》也屡遭禁毁。它到底是本什么书?如何看待其中的色情描写?鲁迅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描摹世情委曲深刻,鲁迅评价道:

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

借宋末背景,勾勒出一幅晚明世情的斑斓画卷。同时借西门庆一家的日常活动,勾连起整个清河县大户乃至京城权贵,见微知著,由一家而及天下国家,“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

《金瓶梅》中的色情描写,一直为世人所诟病。对此,鲁迅分析说,这跟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尚大有关系。明代中期,多有方士、大臣进献房中术而骤贵显荣者。余风波及文坛,色情文学大行其道。等而下之者,以色情描写为主,着力于感官再现,而《金瓶梅》“虽间杂猥词,而其他佳处自在”,不能简单视为“淫书”。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鲁迅对古代小说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当然,《中国小说史略》也存在一些缺漏,譬如不少有代表性的小说没有被收录进来;再譬如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更侧重于政治文化背景的分析,而忽视了小说文体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其他文化形态的影响;另有一些论断与分类也为后人证明存在偏差。但瑕不掩瑜,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小说史,它填补了小说史研究的空白,奠定了中国小说研究的基础,造福后学,堪称经典。


近年来,网络上多了不少质疑乃至抨击鲁迅的声音,认为世人对他赞誉过高。其他领域不甚熟悉,但单单从学术研究这一方面来看,鲁迅一部《中国小说史略》足可证明他的学问与能力。将近一百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一本书能从整体上超越它。鲁迅不是神,或许不需膜拜,但值得我们尊重。


非我琐言


鲁迅的人格很复杂。他的文章虽然悲时愤世,忧国忧民,颇有为民族而写的意思,但他这个人,完全是个人主义的。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在鲁迅身上即充分体现出来了,这是他可敬的地方。

鲁迅的性格又是坦荡的,至情至性,率真热诚,很爱开玩笑,而且不无慈悲心,这是他可爱的地方。

但鲁迅的慈悲并非不分对象的,鲁迅寄希望于青年人、孩子们,对他们,鲁迅是温厚慈祥的。但对那些他所批判的愚昧而可悲的国人,那些阿Q式的人物,鲁迅是不慈悲,亦不宽容的,不过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罢了。

李梦熊说鲁迅是一个极端的人道主义者,我深以为然。鲁迅确是偏激的,他的文字中常流露出一种乖戾之气或愤恨之意。这或许是因为他心里有许多痛苦,而那些痛苦难免会使人走向极端。

鲁迅亦如张爱玲般予人孤冷的感觉,不同的是,张爱玲是骨子里的冷,鲁迅是外冷内热。鲁迅对这个世界,是又爱又恨,而爱与恨,皆是热。真正的冷,对世界对世人,是漠不关心的,哪里会热衷于革命?当然,鲁迅的热衷革命只是在纸上,并未真的参加什么革命,他的脾性是天然排斥任何组织的。

再说鲁迅的作品。鲁迅最好的作品,是小说集《故事新编》与散文诗集《野草》。前者是寓言式的游戏之作,很超前,想象力一流。后者有如灵魂的独白,充满绝望与决绝,亦充满黑色诗意,是鲁迅诗人气质之流露。

此外,我还喜欢他的小说《孔乙己》以及《社戏》、《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这几篇回忆童年的散文。至于《阿Q正传》,以前看觉得有趣,后来看,有趣之外又觉得有些无聊了。木心说茅盾的《子夜》是一大宗概念的附着物,鲁迅此篇亦是如此,阿Q完全是一个概念化的人物。这篇小说显然是为了批判国民性而写的,但文学不是武器,太强调文学的批判性,就难免破坏其艺术性。

鲁迅的爱情小说《伤逝》(我只将此篇当作爱情小说看),写得并不多么好,里面那些悔恨而悲痛的内心独白是好的,但关于两人相爱、相处的内容,就写得不够丰满了,也不知是因为鲁迅不擅于写儿女情长呢,亦或是他不愿写这些?


读者风明


鲁迅,原名周树人,父亲曾是晚清官员。后来,家道中落,父亲去世,随母生活。这样的家族变故让他早早就开始变得懂事,从小,鲁迅的母亲都对他管教严格,希望他能成才。所以,他的母亲也是一个特别味道的母亲。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鲁迅的童年过的依旧富足,与普通人相比,他不需要为生活奔波。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国家所处的境遇。鲁迅在日本留学的那几年,就深知学医不能救中国人,从此,鲁迅毅然选择了作为一个意见领袖,精神指引来救中国人。

从鲁迅童年和闰土的成长轨迹就能看出来,鲁迅的少爷生活没让他变得嚣张,而且深刻的体会到社会的不公,而发奋要改变这种现状。鲁迅是一个敢与为底层劳动人民说话的人。



其实,鲁迅这个人的人物性格和特点从他作品的字里行间都能体现出来,但是,据说鲁迅的文章会从中小学生课本里删减一部分,而鲁迅确实能代表那个时代,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历史密探


鲁迅首先是思想家,其次才是文学家。鲁迅的文字是高度浓缩的思考,没有多余的废话,可以让你一再咀嚼。鲁迅的文字是批判性的,这不是喷子。所谓喷子是“见不得你好”,而批判者是“恨不得你好”。这有本质区别。

鲁迅处在旧文化崩塌新文化建立的时期,所以对旧文化也就是封建礼教的儒家进行了强烈的批评,他哀国民不振,伤国民不幸,忧国民不智,痛国民不仁,真是操心。有人说鲁迅没有看到这是制度问题,然而并不是这样,制度由思想产生。所以,鲁迅更加从思想角度来揭示根由,并对旧道德,旧思想,进行讨伐,这才是重要的。时至今日,这些旧道德,旧思维还时不时在我们周围出现,这更显得先生的伟大。

然而他的文字又是真实的,自然的,颇能打动人的,这又无无愧文学家的身份,比如“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只这一句,就能让你感受到春节的意味。每每读起来都充满了画面感。

关于鲁迅评论的太多了,我只想说要完全读懂先生的文章不容易,特别是杂文,所以我觉得中学不要学他的杂文,学点小说就好了,比如《故乡》。杂文作为课外读物更好,否则就是很痛苦的体验。


天高不算高3269



关于鲁迅先生的评价在过去的回答中,已经说过很多,原本是不想再做过深的解读的!但既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应该多说几句!关于鲁迅先生的评价,个人认为毛泽东主席在关于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的评价是最中肯最准确最客观最科学的!下面就其评价的几个关键词语进行一下解读:

(一)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旗帜是关乎方向的,旗帜是关乎走向的,旗帜是起到引领和指挥作用的!鲁迅先生从一个科学的自然的进化论者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民族主义战士和斗士乃至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革命家无论是他的思想轨迹还是文化脉络是非常清晰的,从东渡扶桑求医问学到后来的弃医从文他的思想都是发生过激烈的碰撞和斗争的,医只能医民之肉体,却不能唤起其精神,精神的麻木和颓废将决定一个民族未来的走向,无疑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的风起云涌,他树起的这面旗帜无疑是插在新文化主战场的最前沿的!抛开第一篇影响世界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不说那一篇篇似投枪赛匕首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杂文小品确实是无人可比无出其右的,就这一点就很值得当时文人和后世文人学习的!




(二)新文化运动的一位主将。从这一个评价看,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面旗帜,不仅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方向,而且还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主将大将和猛将,何以见得?还是拿他的作品说话!从第一部杂文集《热风》到最后一部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从《呐喊》自序到《彷徨》全集,从《中国小说史略》到《两地书》近千万字的文学作品足以证明在新文化运动主战场上的赫赫战功,足以奠定他在现代文学的霸主地位,这又有谁能与其相提并论的呢?我想没有!他骂过很多人,也有很多人骂过他,但凡是他骂过的人大都成了历史的罪人和人民的公敌;骂他的人在他身前和身后却摆出了两副嘴脸,看来他的骂是正确的,骂他的也是别有用心和自取其辱的!



(三)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有的人说他尖酸刻薄!有的人说他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有的人说他毫不妥协!有的人说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婢膝!自认为说他尖酸刻薄的人是针对他那辛辣一针见血的文风,并不是他的为人!一个信奉“无情未必真豪杰”的文学大儒,怎么会尖酸刻薄地对待同志和朋友,面对敌人的挑衅不仅要尖酸更要刻薄!作为旗手作为一名主将他的眼里当然不能揉进沙子,否则谁去辨识方向?谁去引领方向?毫不妥协更是从他那篇著名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里得到了痛快淋漓的表现和打击,落水狗要痛打,否则必受其害必受其乱!面对白色恐怖面对黑云压城绝不能有任何的奴颜婢膝和乞尾摇怜,这一点鲁迅又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作为一个文学家难道还不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