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在中國歷史上什麼地位?

提問達人魔力俠


漢文帝劉桓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是西漢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對內主張安穩休養,對外實行安撫防禦,為漢初皇權的鞏固、朝局的穩定、百姓的安居打下堅實的基礎,開啟了“文景之治”的序幕。

呂雉崩後,劉桓正偏處代地,默默無聞地帶領封地百姓奔小康,從未想過爭強好勝的他收到進京的消息後是很謹慎,生怕這是個陰謀,他探頭探腦、確認安全後才進了京。

坐上龍椅後,劉桓的謹慎求穩、寬仁體下表現在他對內政策上。

一、 穩定政權。

劉桓深知,自己皇位的得來是宗室與朝臣各方勢力角逐的結果。要想鞏固皇權,首先,他要掌控軍權,再來要安撫各方勢力。

因此,在他進入未央宮的當天夜裡,就命令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二軍;命張武為郎中令,巡察保衛宮中;他一反呂后朝對宗室與貴族的打壓。對於擁立他做皇帝的功臣們一一賞賜、封官晉爵,對於被呂后貶斥的劉姓王也恢復了爵位和封地,同時,對於跟隨父親劉邦開國的功臣們也分別賞賜、分封。

劉桓即位之初沒有用激烈的方式裁撤各方勢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安撫了宗室與貴族,有助於他整合皇權體制,很快地恢復和加強國家政權的運轉能力。

二、 寬仁體下。

劉桓以前朝強秦之亡為鑑,他深知百姓生活的苦樂對政權安定的意義。他在位時奉行黃老“無為而治”的政策:不輕易更改既定法則,也不隨意勞民傷財。

漢文帝曾經想建一座露臺,但聽說到這要費十戶人家的財力,轉而放棄建設;又見各公侯居住在京城,吃穿用度要人從封地送來,那些奴僕往來辛苦,所費甚多,於是下令讓這些公侯都住回封地去,免了這些奴僕的力役;他因緹縈救父的契機下詔廢除了肉刑苛政。

更為普惠的是,文帝曾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文帝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他還下令,成年男子的徭役減為每三年服役一次。這樣的減免,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通過這一系列政策,漢朝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文教大興,國力日益強盛。

漢文帝的對內政策是穩、寬,對外的政策也是以安撫與防禦並舉,不隨意挑起戰爭。

一、安撫。文帝在位期間,為了謀求安定的和平環境,對匈奴一直採取剋制忍讓的態度,繼續執行和親政策,避免大動干戈。

二、 防禦。他聽取晃錯的建議,實行“募民實邊” ,在邊地建立城邑,招募內地人民遷徙邊地,一面種田,一面備“胡”。

另外,文帝還在邊地建立馬苑36所,分佈在北部和西部,用官奴婢3萬人,養馬30萬匹。在民間,同樣獎勵老百姓養馬,以滿足邊防對馬匹的需求。

他的這些舉措,避免了刀兵之爭,改變了單一輪換屯戍的制度,既有利於對邊郡的開發,又大大加強了抗擊匈奴的防禦力量。有利於休養和生息,使民間得以一心發展和恢復生產。

終文帝一朝,無大的戰爭之亂,朝局也較為穩定,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經濟得以恢復發展,這一切,漢文帝功不可沒。

在古代,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皇帝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漢文帝廟號為太宗,正說明他有守成穩業之功,治理天下之德。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西漢發生了多起皇帝無嗣,大臣們迎立諸侯王繼位的事件,影響較大的有兩位,一是代王劉恆,二是昌邑王劉賀(注:宣帝算不上諸侯王,且長期生活在長安,不算數)。

迎立藩王入京是件很危險的事情,為了防止藩王作亂,歷朝歷代都對藩王的行蹤做了嚴格限定,比如說沒有奉詔不得離開封地,不能結交內臣等等。

這就為大臣們出了一個難題,無法確定這位王爺是否好相處,如果一不小心迎來個禍害,該當如何是好。

霍光是個很小心的人,史記記載,他在武帝身邊工作二十年,沒有犯過錯誤。這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武帝一朝,光是丞相,就殺了六個。

即便如此,霍光依然看走了眼。

劉賀入宮不久,就獻出了原形,繼位27天,做了1127件壞事,平均下來一天要做41.7件壞事,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做壞事。

這個數字當然是假的,但如果不是劉賀太過分,以霍光的性格,斷然不會這麼快就自扇耳光,把力排眾議迎來的皇帝再次送走。

據說君臣最後一次見面,霍光是哭著離開的,他的哭聲中究竟有幾分是自責,幾分是後悔,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後來的宣帝就聰明多了,縱然與霍光不對付,縱然知道霍光老婆毒殺了的皇后,也能隱忍不發,待大權在握後,再行秋後算賬。

不同於荒誕不經的劉賀,也不同於胸懷大志的宣帝,文帝是個另類。

單親家庭長大的他,從小就是個老實孩子,聰明,孝順,柔和,既不拉幫結派,也不為非作歹,在代國一呆就是十五年,史書記載他:發展生產,恭儉作則,代地由是大安。

文帝的性格可能遺傳自媽媽薄姬,當年呂后亂政,排除異己,後宮有積怨的嬪妃都沒有好下場,戚姬還被做成了“人彘”,唯獨薄姬獨善其身。到並非她與呂后關係多麼親密,而是呂后覺得,這個丫頭挺老實,放她一馬算了。

不由想起香港的劉財主,早年他事業興旺,桃花纏身,關之琳,李嘉欣,袁潔瑩,蔡少芬。。。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

這些女人裡,獨獨蔡少芬得到了原配寶詠琴的認可,不僅不排斥她,還幫她買衣服,教她社交禮儀,方便她陪老公出入各種場合。

善良的人,即便做了小三,也能被原配理解!

至於李嘉欣,寶詠琴恨之入骨。

薄姬的好人緣給兒子攢足了人品,當週勃陳平討論繼位人選的時候,大家一致認為:劉恆最合適。

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很準。

劉恆是個好人!

擁立有功的大臣,全部得以善終,參與奪位的王爺,也都平安終老,即使是起兵反叛的劉興居、劉長,他也沒下黑手。

歷史上,好皇帝從來不是好人,比如好大喜功殺母立子的漢武帝,比如殺弟奪位搶佔弟媳的唐太宗,再比如腹黑陰暗屠戮功臣的朱老八,當然,還有為人嚴苛六親不認的雍正。

一個比一個壞,一個比一個狠,但不否認,他們都是好皇帝。

但這一條,對漢文帝不適用。

他是個好人,也是個好皇帝。

彼時天下初定,百廢待興,做皇帝的想找幾匹同色的馬拉車都困難。體察民間疾苦的文帝十分明智的選擇了休養生息,輕搖賦稅,安民為本,不折騰,不動搖。

就像身患重症的病人,需要的不是虎狼之藥,而是慢慢調養。

寂若無治國之意,漠如無憂民之心,然天下治。

為了減輕百姓負擔,他帶頭厲行節約,在位23年,車騎服御之物都沒有增添,即便是自己的身後事,也都做了交代,以瓦器取代金銀做陪葬。

你可以認為他在作秀,但如果做了一輩子,那即便是一場秀,也是很好的!

除此以外,他還改革刑罰,廢除連坐和肉刑,開放國家礦場林場。

“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政令暢達,天下歸心,內聖而外王。

孤懸化外的南越選擇歸順,兵戎相見的匈奴也偃旗息鼓。

曾國藩評價漢文帝:蓋其德為三代後僅見之賢主,而其心則自愧不稱帝王之職而已矣!

這是很高的評價,也是很恰當的評價,後世人常議及“千古一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要說治世,文帝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如果說有什麼缺點,可能也就是鄧通了。放著天下的美女,卻愛上了一個男人,除了真愛,實在找不出其他詞彙!



日慕鄉關




路遙lgy


秦皇漢武帝,仍然是開疆拓土之人,為什麼中原大地的人,要有漢族人自居,這就是漢制,從秦始皇一統中原全國,漢武帝開疆拓土,擊敗匈奴人,鞏固了文化認同感。國家意識形成,中原人才以漢族人自居。

對國家統一,對民族認同感,就從漢武帝開始產生的。

漢武帝彰顯了一代君王的文治武功,開闢了西域絲綢之路的商道,建立起開放的雄心壯志,漢族人作為主體民族,才能崛起於東方大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在二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書寫了一個堅忍的民族信念。


隨雨飄渺


漢文帝在中國歷史上肯定是個明君。他是劉邦充話費送的皇子,打小不受待見,母親家也無權無勢,因此逃過了呂后對劉邦皇子的大清洗運動,也因此被陳平周勃等大臣在剷除呂后餘黨後立為皇帝。他信奉“黃老學說”,從他治國理政就可以看出來,首先廢除了“連坐法”、“肉刑”這些不人道的刑罰;兩次減田賦,減到了“三十稅一”的程度,把百姓服徭役的間隔期減到了三年一次,還下令開放原來歸屬國家的所有山林川澤,准許私人開採礦產,開發魚鹽資源。他的這些為政舉措讓百姓能很好的休養生息,大大提高了政府與百姓的收入。文帝死後,他兒子景帝也按照父親的方針治國,因此歷史上把文景二帝在位期間成為“文景之治”,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的第一個盛世。

我們國家最大的民族是漢族,漢族名稱的由來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漢武帝大敗匈奴揚國威,因此把這個朝代名作為族名。時間跨度大的戰爭打的就是國家綜合國力,漢武帝能大敗匈奴要歸功於文帝景帝給他攢下的家底。因此我認為漢文帝是漢武雄風的奠基人,也是漢族名稱的開創者。


風過留痕63


回味劉邦與項羽逐鹿中原,終有項羽自刎烏江,"霸王別姬"的悲劇時,就想起"周勃誅諸呂"時的驚心動魄,刀光劍影的場面。先賢們為漢室江山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才有大漢帝國的"文景之治"的盛世。文帝劉恆與景帝劉啟開創的"文景之治"不是偶然的,是歷史的必然。因為文帝是一位寬仁厚德,德才兼備的人。文帝清政廉明,生活儉樸,腳踏實地的與人民共甘苦,同安樂這是他開啟"盛世的不可獲缺的先決條件。另外,必須清楚,君明臣則直的深刻道理。一代明君的文帝在位時勵精圖治,選賢任能,剔除任人唯親的昏昏噩噩的治國於私的任性的惡行。所以文帝在位23年中與人民共生息,把劉邦開啟的大漢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繁榮昌盛的局面是歷史的必然。如果說是劉邦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楚,那麼"文景之治”就是奠定了漢室江山長治久安的基楚的奠基人。這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吧!


先生634


按照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漢文帝算的上是帝王之典範,千古明君。宋代以前的人對漢文帝的認識也基本上是這樣的,而漢武帝並不被大力讚揚,所以文帝和景帝統治的時期在史書中是“治世”,而漢武帝時卻不是。但是宋代以後,由於國家的軍事力量日弱,邊境吃緊,漢文帝的事蹟被逐漸淡化,喜好征伐的漢武帝被大書特書,折射出了文人們希望國家強大的心理。

漢文帝主要功績:

(1)輕徭薄賦,獎勵農耕。

文帝在位時,多次告誡百官守令勸課農桑,並連續下詔令減輕民眾負擔。下令官吏省經費以便民;減少守衛京師的士卒;減少太僕用馬,用以補充郵驛的需要。下詔親耕籍田,並赦免因被論罪充當官府役作為奴者回鄉務農。停止郡國歲貢,開放山澤禁苑給貧民耕種,等等。文帝十二年(前166年),免去當年田租之半。次年,又免收田租。史載文帝時每石“粟至十餘錢”,“天下殷富”。可以說有了文景兩代的積累,才有了漢武帝時期攻打匈奴所需的大量財力。

(2)輕刑慎罰。

由淳于緹縈而起,文帝於十三年(前167年),廢除了肉刑,改為打板子的笞刑。確實,開始執行時出現了一些問題,有打死人的情況,但是一個新的舉措本來就是要不斷糾錯,摸索前進的。所以景帝時,進一步減輕了刑罰,同時還規定了笞刑所用的刑具大小,薄厚,材質,打的過程中不許換人等等,以保證受刑人的生命安全。

文帝還廢除了誹謗訞言之罪、收孥相坐律(沒收罪犯妻、子為官奴婢)等。在皇帝帶動下,這個時期許多官吏斷獄從輕。

(3)躬修節儉。

文帝在位時,“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他曾計劃建造“露臺”一座,計算需要百金,於是文帝說:“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中指不富不貧)”,隨即作罷。漢代貴族婦女以衣服拖地為榮,但文帝寵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以表示節儉。

(4)削弱諸侯王勢力,安撫邊境

西漢建立後,王國勢力強大,威脅到中央政府。文帝聽取了賈誼的建議,“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在原來的封地上增加封君的數目,以分散其實力,例如立原淮南王劉長三子都為諸侯王,三分原淮南王之地。漢武帝時期執行的“推恩令”其實就是文帝做法的高級版本。

北方邊境,處理好與匈奴的關係。文帝一方面繼續用和親安撫匈奴;另一方面,加強軍事力量。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十四萬騎入侵,文帝派三位將軍帶兵分駐於隴西、北地、上郡,又派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騎將軍,帶騎兵十萬人,駐於長安近旁以防匈奴。文帝親自慰勞軍隊,視察演習,申明軍令,賞賜將士。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統兵征伐,擊退了匈奴。後元六年(前158年),匈奴數萬騎入上郡與雲中郡侵擾,緣邊各堅守以備匈奴,過了幾個月,匈奴退去。文帝又移民於北方邊塞,使其屯田務農,加強了邊備的防守力量。所以當時匈奴只是“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

南方邊境,妥善處理與南粵(又稱“南越”)的關係。南粵王趙佗原籍真定人(今河北正定),為了避免南粵的對抗,文帝在派陸賈出使時,寫了一篇態度誠懇、措辭謙和的信,又告知趙佗,朝廷對他還留在河北老家的兄弟作了照顧,對趙佗所關心的祖宗墳墓已派人修葺。文帝對趙佗說明戰爭只會給漢朝和南粵造成傷害,希望從國家安寧的目的出發,要求趙佗與漢交好。文帝的誠意,換得趙佗的真心歸向。終文景之世,南粵一直是漢的藩屬,南方邊境長期保持安寧。


竹子學學


漢文帝劉恆首先在西漢歷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西漢國力在孫子漢武帝劉徹時期達到鼎盛奠定基礎。漢文帝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漢惠帝劉盈同父異母親弟弟,漢惠帝劉盈16歲登基,在位7年,23歲的時候就駕崩了,開始了八年呂后專政,公元前180年呂后逝去,大臣陳平以及周勃和漢高祖劉邦的孫子,朱虛侯劉章誅殺諸呂,迎立母家勢力單薄且無過的漢高祖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劉恆,時年22歲,在位23年,享年45歲,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和兒子漢景帝劉啟在位期間合稱文景之治,而且為孫子漢武帝劉徹漢武盛世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張哥講中國歷史


漢文帝最大的事件 :引佛教入中國!


用戶5941550705


據《漢書》所載,綜合來看,此人很好地貫徹了漢初"與民休養生息″的國策,且以身作則,此點實屬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