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圩墩遗址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 遗址位于常州市戚墅堰街道大运河南侧圩墩社区。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1960年发现,1972年试掘后,又经1974、1978、1985年、1992年4次发掘,面积约1900.25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为1.5米左右。上层为崧泽文化层,下层为马家浜文化层,共出土釜、豆、罐、盆、钵和炉条形火架等陶器,凿、刀等石器,石丸、石球、石镞、纺轮和竹、木、骨制品等数百件,并有保存完好的木针、纺织物、绳子等遗物,还发现许多碳化米粒和完好的木桨两柄、木橹一支。1992年1-2月,因城建用地需要,常州市文物管理部门再度组织人员对遗址部分地域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86.25平方米,新出土骨器、玉石器、陶器等文物数百。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 中华第一橹,现存南京博物馆

土地含量

这里的地层堆积一般厚为2-2.5米,个别地方堆积厚度超过2.8米,并且包含着五个层次:

耕土层,灰土,松软,厚20-50cm左右。为历史时期文化遗存;

黄褐土,夹杂较多红烧土颗粒,土质坚硬。深20-50cm左右,厚25-50cm。出土陶片、石器、零星蚌壳及兽骨等。出土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夹砂红陶、泥质红陶次之。器形以釜、罐、豆为主。另外,在发掘过程中还证实该层与①层间有一较薄文化层的分布,为崧泽文化地层;

黄绿土,土质疏松,含水量较多。深65-90cm,厚20-60cm。出土陶片、石器和少量骨器。陶片以夹砂褐陶为多,泥质红衣陶、夹砂红陶次之。器形有罐、釜、豆、钵、盆、盉、炉等,以釜和豆最为多见;

灰褐土,土质粘湿,质细腻,夹杂大量蚌壳和螺壳。深100-130cm,厚30-65cm。出土遗物比较丰富。陶片以泥质灰陶、泥质红陶为主,还有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和泥质黑衣陶。器形有釜、罐、豆、盆、钵、器盖和各式器耳等;

灰黑土,质细软疏松。深130-165cm,厚50-85cm。出土陶片、木器、骨角器等,石器少见。陶片较其它层少,出土陶片以泥质黑衣陶、泥质红陶为主,夹砂、夹蚌灰陶次之。器形有釜、罐、豆等;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五层以下即为黄灰色生土。

在这里,“生土”是如何英明的一个词儿。沧海桑田,兴衰存亡,一个“生”字,将常州第一村先民的生存信息和盘托出,高高托举在它的上方,并就此斩钉截铁地隔断。

土地不言,可人类的休养生息赋予它们不同的色彩,散落其间的器具,是沉默的土地无比响亮的语言,是先民的智慧产物。什么历史时期什么生产力水平,这就是深埋6000年的文化。

常州第一村

该遗址距今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是常州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村落,被誉为“常州第一村”

1982年3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遗址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000年前,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为湿热多雨的北亚热带环境,气温比现代稍高,夏季经常会有雷电气候。

繁茂的森林中,最常见的有青岗栎、栲树、麻栎、榆、枫香、枫杨、樟科、杨梅和木兰等,比《诗经》中烂漫的植物还要古老数千年。动物主要有猪、梅花鹿、四不象,他们一起构成了远古的人居环境。

▼▼▼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当时我们的先人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这是一个典型族群关系,包括老祖母,舅舅,母亲,孩子。老老小小一家子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房屋和村落,是这一时期的常见景观。

▼▼▼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偏圆的中颅型、高颅、低面、阔鼻型,这是圩墩居民在颅骨形态上的主要特征。因为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古代居民有较明显的差别,所以他们被命名为“古中原类型”。

在圩墩遗址,并没有出土纺织品的实物,但纺织用的石制纺轮和陶制纺轮,骨制的凿、锥、针等穿刺皮革、缝制衣服的工具表明,纺织已经成为当时人们生产的重要内容。人们穿着用兽皮、葛、苎麻等制成的服装,如今想来,这是多么低碳,多么奢侈!

“碳化米粒!”在圩墩遗址的第5个文化地层,考古学家惊喜地发现了太阳一般光辉的事物:稻米。圩墩人日常以稻米为主食,这说明马家浜文化早期阶段已进入原始锄耕农业,先民们掌握了原始的水稻栽培技术,培育出了籼稻和粳稻。

▼▼▼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稻米是人类的福音,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大约始于距今12000年前后。我国已发现40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碳化稻谷或茎叶的遗存。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玉泉、玉液、玉言、玉姿,抛砖引玉,金科玉律、亭亭玉立,玉树临风,君子比德如玉,这些闪耀着人类思想光芒的词汇的物质基础源于美玉。我们的先民,谋生之外,开始了审美,懂得了情趣,他们雕琢玉石,制成了玉玦和玉璜,扮美生活。

▼▼▼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先民对于玉石的认知、热爱代代相传,积淀成了中华民族的高贵传统,以至于今日全球华人趋之若鹜。如果知道今日美玉的天价,古代的先民不知是否会惊得目瞪口呆?

汽车无愧为现代城市的伟大发明,因为它极大地拓展了城市横向的边界。在新石器时代,橹,可谓马家浜先民的智慧结晶。他们“见窥木浮,而知为舟”,在江南水网地区銙木成舟,进行渔猎及部落交往,开始了最原始、最简单的水上航行。

因为有了橹,人类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动力。所以说,橹,是是江南文化的飞跃,是长江下游中华文明史的标志,代表着不断进取的人类精神。1985年,国家一级文物--一件木橹在这里出土(现保存于常州市博物馆),它填补了同时代这方面实物资料的空白,极其珍贵。

▼▼▼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在公园空阔苍茫的水面上,你可以看到巨大的景观雕塑--中华第一橹。凝视这把巨橹,你的思维也就被摇向了辽远而神秘的远古……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圩墩公园(90年代)

圩墩遗址公园

  • 1988年,为展示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市委市政府在圩墩遗址西侧建造圩墩公园,面积13.33公顷。

2008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圩墩公园改扩建工程,对圩墩遗址进行保护和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突出圩墩遗址文化,建设圩墩遗址博物馆,以“常州第一村”为主题,集中宣传展示圩墩文化。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静谧——路易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中华第一橹——陆鉴平

公园结合特殊历史性景观元素,将历史人文的解读、空间形态的重塑和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塑造了可触摸历史的魅力空间。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圩墩遗址公园心碑

此雕塑从造字起源说明马家浜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脉相承,雕塑采用书法中的篆书为构成元素,将优雅的书法线条与雕塑相结合,体现出雕塑的独特审美品位,彰显出一种中国历史文化底蕴,对于现代家庭而言,“家”又体现了尊老爱幼的当代时尚理念,“豖”代表幸福美满之意。

2013年至今,圩墩文化节暨桃花花会已走过五个年头,活动以花为媒,深入挖掘圩墩文化内涵,唤醒人们心中的文化记忆,塑造戚墅堰和常州经开区崇德向善、团结奋进的文化品格,全面展示常州经开区迈向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新征程的时代精神和风貌。

经开区送您一份出行平安福

祝您诸事顺利,猪年大吉

经开区寄给您一张“新春明信片”

经开区走访慰问公安战线的同志们

常州经开区,攒了一年的美文盛景

听!总书记为你送上新春祝福

运河文化地标:六千年之上的漫步,圩墩遗址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