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收益,又再下降,未来还可能回到3%以上么?

财经者思


4月9日晚间,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于4月10日起取消天弘余额宝货币市场基金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及单日申购额度限制。

也就是说,购买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不再受额度限制了,这也表明了余额宝平台经过几轮调控后效果显著,将继续平稳运行满足用户的理财需求。

余额宝的限额始于2017年,彼时,为减轻单支基金规模增长过快的压力,天弘余额宝基金采取主动限额措施,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限额;与此同时,2018年5月起余额宝平台也采取了多家合作的开放模式,不断地“稀释”过度集中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货币基金引入,天弘余额宝也确实被“稀释”了不少的额度。

限额的实施,固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天弘基金增长过快的压力,但也让其尝到了从巅峰到低谷的落寞感。

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里,天弘余额宝实现收益509亿元,平均每天赚1.39亿元,是2018年度为投资者赚钱排名靠前的基金产品。截至2018年底,天弘余额宝累计已为客户赚取收益超1700亿,是中国公募基金成立以来,为投资者累计赚钱位居前列的基金。

但另一方面,截至2018年12月31日,天弘余额宝管理资产规模已从2018年一季度的16961亿元人民币的峰值下降至11327亿元人民币,缩水超5500亿元人民币,缩水幅度高达28.3%,为近一年来最低值。

相比之下,其2016年末的规模是8100亿元,到2017年末,增长到了1.58万亿元,一年内增幅接近95.1%,增速令人咂舌。

天弘余额宝面临的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收益率的大幅度下降。

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的最高点出现在了2014年1月2日,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高达6.3670%,至今仍是一个“传奇”。随后的余额宝的收益率就开始了下滑,2018年6月份之前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仍然保持在3.6%以上,但2018年7月份之后,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一直迅速下降,目前7日年化收益只有2.3%左右。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余额宝升级后的货币基金产品总共有20支,不同的货币基金产品对应的收益率也有所不同,并且同一只货币基金每天的收益率可能也是不同的,因此用户每天所获得的收益也并非是完全固定的,以天弘基金为例,其截止2019年4月的7期万分收益为0.6108,那么按照这个收益,用户10万元一天的收益只有6.1元。

余额宝的限购和收益率的走低,共同绞杀了用户对于余额宝理财的热情。当收益不断缩水的时候,有一些用户开始逐渐撤出了余额宝,随着收益进一步降低,一些用户将余额宝里面的资金取出来存入银行或者其他渠道,或者选购购买定期理财产品等。为了增加一定的收益,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用户开始选择更多的投资模式。

曾经的理财神器,靠抢才能争得一些份额的余额宝理财者们,早已对这一略显鸡肋的理财方式失去了耐心。2018年,天弘余额宝新增客户1.14亿户,整体客户数达到5.88亿户,但天弘余额宝的户均持有份额却由3329.57元降至1924.83元,已经成为了广大中国老百姓的“零钱包”。

从受万众追捧,到犄角旮旯里的零钱包,天弘基金的落寞已经跃然纸上。天弘基金副总经理周晓明曾表示,天弘基金对于余额宝的定位是零钱理财,天弘余额宝的管理不追求规模,只希望能在一定体量之内服务更多普通老百姓,进一步实践普惠金融的价值理念。

但从这次取消限额来看,余额宝无疑再次放开了吸引资金的“口子”,为下一次经济形势好转开启蓄势。


听财网


余额宝连通胀都跑不赢,最新的经济报告,2019通胀3%。余额宝属于货币基金,如果你真的想躺着赚钱,就买混合基金、股票基金、指数基金。买法很简单,看大盘,也就是上证指数,大盘的低点记住3000点,2800,2600。我家人去年3200点入金30000,跌到2400点,今年又回到3200,盈利5%出金。基金输时间不输钱,未来的大盘你见到3000点入金三分之一,见2800再入三分之一,依次类推,如果在2800徘徊很长时间,就全入。中国大盘底部就这样买,高点不可估量,最高点出现过6000点,5000点。随着中国金融进入国际化,正规划,前途不可限量。买上两三年不动,回报会好的。


曹操说说


首先抛出我的观点:是可能的

其次,原因有二,

第一,余额宝也是一种投资,投资就是遵循波浪曲线,有波峰就有波谷,现在一直在降,未来可能会上升的,至于何时,那就不确定了。

第二,我们可以有这么个思维,人买的多了自然就降了,降的低了,买的人少了,自然会升上去。


国企小哥


这叫问题吗?货币基金的收益决定于市场利率水平。


刘军397


这个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了,谁都没法给你肯定的答复。

个人觉得就算可以回到也需要很长时间了,如果想用就关注下,资金还是看当下做选择吧,之后合适在撤出选择一样的,不赌。


小宝被占用了


可能。具体多久不确定。余额宝是货币基金。所以从货币宽松与收紧的几个角度更容易判断什么时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