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魏立晉 第一節 託孤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並非嚴謹的歷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


代魏立晉 第一節 託孤

公元266年,曹魏的最後一任皇帝曹奐將延續了53年的皇位禪讓給了司馬炎,至此,從司馬懿開始,歷經三代的爭權鬥爭在司馬炎這裡劃上了一個暫時的句號,回顧這段權力鬥爭的明細,可以清楚看出司馬家族利用聯姻、權術、名望,在這個士族為主角的舞臺上,一步一步將皇位握到手裡的過程。其中的明爭暗鬥,無異於一場中國版的《權力的遊戲》。

第一節 託孤

公元238年冬天,在位十二年的魏明帝曹叡,迎來了生命中的最後時光,雖然,這一年,他也僅僅三十五歲,但病榻上沉痾的身體,讓人很難相信,這就是創造曹魏王朝全盛時期的一代帝王。

其實,曹叡早已在佈局自己的身後事,而他的身後事,始終擺脫不開一個人的影子:司馬懿。作為當時唯一在世的輔佐曹叡的顧命大臣,司馬懿南征北戰,功業赫赫,更是在近期幫曹叡平定了不想貽害後世的心腹之患——遼東的公孫淵。曹叡沉毅好斷,是一位精明強幹的帝王,也因此,他自信能駕馭才幹卓著的司馬懿,給予了他足夠的信任統兵作戰。但他也明白,他的繼承人——養子齊王曹芳,在當時年僅八歲,並不具備同樣駕馭司馬懿的能力。在曹叡死後,如果將託孤的重任交給司馬懿,子孫後世的江山,還坐得穩嗎?

輔政大臣的挑選一直以來是各朝各代的難題,南邊蜀漢的諸葛亮,能力卓著,兢兢業業,不作非分之想,是多少帝王夢寐以求的輔政大臣。然而,這樣的人畢竟可遇不可求。而曹魏的特殊性,也決定了即使出現諸葛亮,曹叡也無法給予劉備這般的信任,無他,只因為曹魏是一個無法把希望寄託在士族身上的王朝。

從曹操時代起,曹魏的立國充滿著這樣一個矛盾:曹操的立業離不開士族和豪強的支持,士族和豪強支持曹操,是因為曹操頂著漢王朝這樣一面大旗,可以利用這面旗幟來拉攏人心和聚攏話語權;而伴隨著曹魏的興起,士族作為一個新的勢力冉冉升起,以至於最高權力時刻能感受到威脅,也讓曹魏的歷代統治者如同芒刺在背。曹操殺崔琰、孔融,逼殺荀彧,無不將他內心的矛盾體現得淋漓盡致。而到了曹丕時代,面對著漢魏新舊兩個王朝的交替,同樣是由士族扶植起來當了曹魏繼承人的曹丕,和士族達成了利益交換,一個新王朝就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建立了,而士族也藉著新王朝成立的契機,不斷向中央伸展著他們無形的影響力。

也鑑於此,不敢給予士族完全信任的曹叡把希望放在了宗室的身上,換言之,也就是以他的叔叔燕王曹宇為首的宗室集團。畢竟,由曹家人掌控大權來輔佐曹家人,一方面是出於對血緣的信任,尤其是燕王曹宇從小就和曹叡一起玩,關係尤其親切;另一方面,也出於對大族和功勳集團的制衡,需要有一支足夠的力量在朝堂上平衡這股強大的勢力。但,宗室真的值得曹叡信任嗎?他的父親曹丕的即位之路,充滿了和兄弟之間爾虞我詐的鬥爭,親緣關係在皇權的誘惑面前,真的足夠牢固嗎?

曹叡一開始安排的名單是:燕王曹宇拜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共同輔政。仔細觀察曹叡說出的名單,都是當時公認的宗室中有名望的人,曹宇是他的皇叔,先皇曹丕的弟弟,堂堂正正的魏武血裔,曹叡從小就和這位叔叔關係很好;夏侯獻出自夏侯宗族,擔任的是中領軍和領軍將軍這一重要職務,統率的是禁軍部隊;曹爽和曹肇分別是是曹魏宗族名將曹真和曹休的兒子,至於秦朗,是曹操的養子,深得信任,最重要的是,他性格軟弱,不貪戀權勢。以上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曹魏王朝的宗室與姻親元勳。似乎這份沒有士族參與的名單,能滿足曹叡鞏固皇權的希望。

但是一股曹叡沒想到的勢力的異動,讓整個佈局變了樣。這就是從魏武帝時代開始,擔任了三代親信秘書的孫資和劉放。這二人原本是曹叡作為皇帝從世族與豪強手中奪權,任命的寒族親信,擔任中書監以制衡世家大族的力量,這一安排,無疑是宣告了孫劉二人政治生涯的死刑。無他,一旦全面掌權的輔政大臣全是皇親國戚,無論是從血緣上還是關係上,孫資劉放都遠遠比不過以曹宇為首的皇親國戚們,更何況,皇親國戚們早已對身為腹心的孫資劉放的飛揚跋扈極度不滿,等信任自己的皇帝逝去,他們在政治上的邊緣化也是顯而易見的,面對已經步入政治生涯晚年的二人,這不單單關係到他們的政治待遇問題,更是關係到他們的子孫能否在這個頒佈了九品官人法的時代,獲取怎樣的地位。之前孫劉二人尚且還可以寄希望於自己的兒孫們通過和士族的交遊以獲取更高一步的政治地位,而隨著浮華案的發生,這一條路,也徹底斷絕(這一案件稍後詳敘)。他們二人,之前由於成為制衡力量的原因已經得罪過世家大族,如果這時候再被宗室打壓,就再無後路可言。眼前的機會,是他們可以進行的最大的政治投機。成功,可以繼續在國家中樞擔任重要角色,失敗,就再無政治生涯可言。

一場沒有血腥的政變正在悄無聲息的進行。得知託孤安排的燕王曹宇再平庸,對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也是心知肚明。好在,他的主要對手司馬懿,目前仍在從遼東返京的路上。朝中目前仍然是他說了算。曹宇一面命令司馬懿從軹關前往長安,不必回京(司馬懿從遼東出發,走太行山的軹關陘的話,就是從河東的蒲坂過黃河直接前往長安,而非一般的虎牢-洛陽-潼關-長安線),朝中大事跟你沒關係了,另一方面秘密封鎖了魏明帝曹叡的寢宮,除開曹爽,任何人不得輕易接近曹叡,以至於孫資和劉放一直沒有尋覓到良好的機會。

然而曹宇忽略了重要的一點:曹叡是一個帝王,而且是一個對權力慾望十分強烈的帝王。執政初期,他就以迅速擺脫了父親留給他的四位輔政大臣的控制,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裡。年少的他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在皇位上浸淫多年的他?作為跟隨曹叡多年的親信官員,劉放敏銳觀察到了這一點。

“該行動了。”說話的是沉思已久的劉放。

孫資還有些疑慮:“這事兒不好做吧?”

劉放回答:“你我現在都在鍋裡被煮著了,還有什麼不能做的?”

孫資回想起當初手下人私下偷偷給他的報告,夏侯獻和曹肇曾經對著雞棲樹狠狠痛罵孫資劉放:“看你能神氣到什麼時候!”默默看了一眼劉放,點了點頭。

這一天,曹肇和夏侯獻都不在曹叡的寢宮,守護寢宮的是曹爽。

孫資和劉放立即偷偷來到曹爽身邊,告訴曹爽:帶我們進去見皇帝,一定有你的好處。曹爽思忖再三,點點頭,隨即三人隱秘來到曹叡身邊,劉放問:“陛下身體已經這麼虛弱了,一旦有什麼事,準備把天下託付給誰?”

曹叡很奇怪,問:“不是告訴你們託付給燕王了嗎?”

劉放回答:“陛下難道忘記了先帝的詔書嗎?藩王是不允許輔政的。而且現在陛下剛剛生病,曹肇和秦朗就調戲侍奉您的宮女才人們,而燕王擁兵封鎖,不讓臣等進入,這就是當初豎刁和趙高幹的事兒啊。現在太子幼弱,還不能執掌朝政,外部有強大的敵寇,內部有亟待安撫的臣民,這種時候,陛下不考慮以後的生死存亡,把國家大事交給這些沒有才能的人,以至於您生病了幾天就導致內外消息隔斷,社稷危急,臣實在是痛心吶。”

劉放的一席話無異於一聲驚雷震醒了曹叡。沒有詔書,燕王曹宇膽敢封鎖寢宮,在曹叡眼裡,這就是威脅到皇權的嚴重行為,豎刁和趙高對應的齊桓公和秦始皇的下場讓曹叡也打了個寒顫。更重要的是,劉放說的確實對,魏文帝確實重點囑託近支宗室不得輔政。作為近支的曹宇,在名義上其實也擁有對曹魏皇權的繼承權。而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這些人雖然都屬於曹叡的親信,有近支有遠支,可以達到互相牽制的效果,但是本質上他們都屬於宗室二代,這一派的人互相關係好,當然也就容易結黨,一結黨,加上掌握了巨大的權力,由權力衍生的巨大野心,難保不發生什麼問題。退一萬步講,就算他們全都是大魏忠臣,忠心耿耿輔佐曹芳,然而一旦有人野心勃勃挑唆禍亂,這些宗室都沒有過執掌方面軍權的經歷,真的可以能夠安定天下嗎?孫資之前就建議過曹叡,輔政大臣要安排幾個類似陳平和周勃的人物,而當時能擔任“陳平”“周勃”角色的,只有司馬懿。此時的曹叡發現,也許在輔政名單中加入有關士族的影響力,可以作為一支對宗室進行制衡的重要力量。

劉放趁熱打鐵:“應該換人了。”

曹叡繼續問:“那誰能擔當大任呢?”

劉放明白,這是在諮詢宗室裡面的人選,趕緊回答:“武衛將軍曹爽可以。”

曹叡:“昭伯,卿堪當大任否?”

此時的曹爽大驚:怎麼我突然就成為了獨當大任的輔政大臣了?我能幹得了嗎?一時之間斗大的汗珠瞬間就滾了出來,匆忙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劉放狠狠踩了曹爽一腳,附耳對他說:“快說臣以死報答社稷。”

曹爽表完態,劉放進一步進言:“應該宣召太尉司馬懿進京和曹爽一起共同輔政。”這樣一來,宗室和世家大族在輔政大臣上都有代表人物,可以達到政治上的平衡,也讓各方勢力都能滿意,是目前看起來最合適的安排了,對此,曹叡也點了點頭,並派人前去司馬懿的軍營傳遞詔書,隨後孫資和劉放也出了曹叡的寢宮。這邊,得知孫資劉放進宮了的曹肇,趕緊立即進宮,在曹叡面前痛哭流涕:“陛下,太尉不能參與輔政啊,他能力那麼強,太子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駕馭太尉,到時候悔之無及啊!”一番聲淚俱下,曹叡也有所觸動,對自己剛下的安排開始有所猶豫,讓曹肇派人去見司馬懿,去取消之前下達的詔令。

“什麼?陛下又取消了之前的詔令?”得知消息的孫資和劉放大吃一驚,,等曹肇出寢宮,趕緊再次入宮,立陳不可讓宗室獨大輔政。反覆勸說,曹叡終於又接受了二人的建議,此時劉放突然說出了一句話:“陛下,您應該下達一份手詔,把所有安排都書寫明白,讓天下安定。”

曹叡:“朕又困又累,下不了。”

此時劉放做出了一個讓人大吃一驚的動作,他爬上龍床,握著曹叡的手,手把手讓曹叡寫出了詔書。

“有詔罷免燕王曹宇等官,不得再在宮中停留!”聽到詔書的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面面相覷。但是,面對已經成文的詔書,他們再也做不了什麼了,只能回家相擁而泣。

可是,對於孫資劉放來說,事情還沒有辦完,這場孫劉二人發動的沒有血腥的政變,牽涉到諸多禁衛軍將領,雖然曹肇等人的官職已經被廢,但不代表孫劉二人的必然安全,而這一切的結尾,需要以一個人的回京劃上句號:司馬懿。

此時司馬懿正在河內駐軍,先前曹宇的詔書讓他直接從軹關前往長安,不必回京,此後詔書又讓他進京,沒多久新詔書下達,又讓他不必進京,此時最新的詔書又來臨:“燕王曹宇等具罷,召太尉司馬懿即刻入京,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政。”就在大家還在思考到底哪份是真的詔書的時候,司馬懿那雙如同鷹一般的眼睛彷彿看穿了一切:“用最快的速度回京!”

一切,塵埃落定。

1.《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2.《晉書》,(唐)房玄齡等

3.《漢晉春秋》,(晉)習鑿齒

4.《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5.《魏晉南北朝史》,王仲犖

6.《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仇鹿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