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长途奔袭直捣北京时,袁崇焕为何不断他后路,杀入大本营沈阳老巢?

青灯问史


其实题主所说的就是军事上常用的“围魏救赵”之计,作为明末出色的军事家袁崇焕自然是熟读兵书,怎能不知这一经典战例?但仔细分析,袁崇焕还真不能这样做。



为何?首先,孙膑当年为何会使出“围魏救赵”,一个重要原因是救的赵国灭亡与否与他并无关系。攻打魏国,庞涓有两种选择,要么回师救援,要么孤注一掷打下赵国。这两种选择对齐国来说并没有利益冲突,反正我出师救援了,名义上过得去,救赢救不赢的就与我无关了,还能趁机搂草打兔子。


而反观袁崇焕,要知道,皇太极包围的可是自己的首都,自己的皇帝。如果趁后金后方空虚而去袭击,无论成功与否名义上是过不去的。崇祯如果出了一丢丢闪失,拿下沈阳又能如何?背一个悖主的骂名?

其次,大明以中原自居,保的是中原的安宁,不管是历任蓟辽总督,都是以防守为主,是作为守卫京师的屏障,皇帝有难,当然义不容辞进京勤王。

再者,拿北京换沈阳,皇太极无所谓,明朝可能就万劫不复了,北京作为大明的首都,一旦陷落,那将引起全国的混乱,沈阳丢失对皇太极毫无影响,大不了再重新选址。

最后,作为有极强国家观念的袁崇焕来说,皇帝就是天,就是父,君父有难,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都会承受,即使自己将来会身遭不测。

只可惜袁崇焕冤屈的死去,而且死法极惨,他的冤屈胜过岳飞,于谦。崇祯皇帝自毁长城,大明失去了擎天一柱,不得不让后人感叹唏嘘!

我是亮仔,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亮仔学史


袁崇焕第二次出山的时候,向崇祯皇帝许下五年内收复辽东的设想。然而,这个设想未免有夸下海口之嫌,因为,一年前,袁崇焕经营的宁远地区,已今非昔比。

这让袁崇焕心里有些打鼓,大明朝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为他的设想有些干着急。但是海口已经夸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返回辽东,做好抗击大清的准备。

事实证明袁崇焕是一位坚定的守城将军,他从李成梁和孙承宗那里继承来的“镇守城池,用好大炮”的方略根深蒂固,所以,对于期间皇太极的若干次袭扰都能轻松化解,皇太极在袁崇焕面前,似乎要走老爹努尔哈赤的老路。

崇祯二年,皇太极突发奇想,决定率十万兵马,绕道蒙古,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这一大胆冒险的计划起初被皇太极的将士们绝对不看好,但是皇太极坚持了他自己的意见,并迅速开始执行。

结果证明皇太极的计划是成功的,避重就轻,轻松杀到北京城外。崇祯帝急了,迅速要求袁崇焕返回救援。来回折腾的袁崇焕虽然做了大量的战略调整,无奈疲于奔命,自顾不暇,黑暗,仿佛离他越来越近。

围魏救赵的故事传唱了千百年,很多人说,皇太极倾十万兵马,长途奔袭,本就范了兵家大忌,袁崇焕为何不趁此杀入皇太极的大本营沈阳,只捣皇太极的老巢,那大清入主中原只怕就会化作泡影。

袁崇焕不是没用过皇太极绕道的担心,他曾上书朝廷说蓟门乃是软肋,需要重视,并对周边情形做过战略思考。无奈自己只提督山海关地区防务,难以越线指挥。

不幸的是,当皇太极真的绕道西进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围魏救赵的思路,断了皇太极后路,重创空虚的沈阳。

是什么原因造成袁崇焕及其部下的思维短路?难道真的是上天有意厚待大清,厚待皇太极吗?我们设身处地的来替袁崇焕想一想。

史载,袁崇焕镇守山海关兵马只有不到三万人,而皇太极出兵是十万人。兵马数量是袁崇焕对战略思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1.袁崇焕“守城用炮”的战略思想是第一位的.他坚信李成梁孙承宗等前辈的这套思想是最基础最实用的法则,而忽视了皇太极游牧民族骑兵的灵活性。

2.皇太极“声东击西”的战略困扰了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兵直捣北京的时候,皇太极并不是扬长而去的,他派了部分将领对袁崇焕进行佯装大规模的袭扰,让袁崇焕丧失了判断。

3.皇太极“第五纵队”作用明显。史载,皇太极直捣北京前,每日都研究大明朝的邸报,通过邸报分析判断大明朝决策层的动向和能力。那些派往大明朝的奸细通过贿赂,收买明朝官员,收集了大量有用的军事情报。对于大明朝的崇祯皇帝,皇太极曾轻蔑的称为“傻小子”。对于这位“傻小子”,皇太极摸得很清楚,知道他无所作为。

4.鉴于以上要素,袁崇焕的兵马有限。袁崇焕镇守山海关的兵马只有不到三万人,所以,他不会轻易杀到关外,就算是他知道皇太极已经绕道,他想联络增援,恐怕还要看其他人的脸色。因为,此时的袁崇焕已经不是一年前的袁崇焕,大明对他的非议已经开始满天飞了。

综上所述,皇太极千里奔袭直捣北京并非十足的冒险精神,而是精心布置决断的。而袁崇焕坚持固定战略方针,也有其难言之苦。

两军相遇勇者胜,当皇太极和袁崇焕站在一起的时候,比的是格局,比的是魄力,比的还是眼光视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皇太极远胜于袁崇焕。


青灯问史


崇祯二年,皇太极兵出险招,借道蒙古,绕过了关锦宁明朝防线,很轻松的通过防守松懈的长城,甚至都不需要攻占蓟州,带领十万八旗清兵直扑北京。



辽东都师袁崇焕还远在宁远呢,辽东的主力都部署在关,锦,宁防线上。其实作为督师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发前多多少少是有些情报消息知道皇太极的这一战略的,袁崇焕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进行有限的防患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皇太极的借道蒙古,不但袁崇焕认为极为冒险,连皇太极的所有重臣都极力反对,皇太极大清大部分骑兵主力绕道蒙古时间长,路途远,变数大,即使兵临北北京城下,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山海关的守军是很容易回防配合北京城大明守军合围皇太极的。



二,其实放皇太极进来,关门打狗也是袁崇焕想实现的战略目标,袁崇焕在上任辽东的时候可是给刚登基的崇祯帝立了军令状的,五年平辽,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皇太极都登基称帝了,还平个啥?!袁崇焕上任后依然执行的是孙承宗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蚕食的方针对付皇太极。皇太极很别扭,毕竟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国策制定都饶不开经济二字。

皇太极没钱,只能抢,抢大明,袁崇焕守着关锦宁不让进,想占朝鲜,又怕袁崇焕端他老窝,咋办?和大明议和吧,明清两家和平相处,互不骚扰,等我打下朝鲜再说。大明说不干。于是皇太极只有剑走偏锋,老子带兵只逼北京,其实他不是来要崇祯的命的,是来逼崇祯和他仪和来的。



三,袁崇焕一看皇太极兵出险招,一排大腿,机会来了,本来就想尽办法引狗进门,它倒自己绕别人家院子进来了,立刻部署,对皇太极追而不击,只想把皇太极引到那个地方——北京城下。因为他知道北京城墙上有一种武器,曾经要了皇太极老爹的命,几十门红衣大炮。袁崇焕的战略是想凭着北京城的墙厚城高,炮火强,在北京城下合围皇太极,干掉后金主力。

但袁崇焕的想法很美丽,却打错了算盘,因为那是北京城,里面住的是崇祯,而不是明代宗,而他袁崇焕也不是于谦。崇祯17岁登基,这是崇祯二年,崇祯多少岁?你让一个二十岁不到的皇帝来领会你的战略部署,而且还把自己当钓饵,崇祯既没那个智慧,更没有那个胆量的。于是,多次下诏急令袁崇焕班师回援北京,狙击皇太极,袁崇焕还在执行他的追而不击,关门打狗的战略。



后来实在是顶不住各方压力在满桂的协助下才费劲的赶走了皇太极,而他自己却彻底的失去了崇祯的信任,落得个阶下囚,背负叛徒的恶名被冤杀。

四,回到题主说的,为什么皇太极远征北京,袁崇焕不直接去端皇太极的老窝?估计袁崇焕也考虑过这一招围魏救赵,但这不现实,前面说了,后金是游牧民族,全部家当都在马背上,你就算占领了盛京,所有人把家当往马背上一栓,和你打游击,东躲西藏的,你完全没折的。而你的北京城呢?



皇太极也算准了袁崇焕不会出击盛京,大不了也就是回师救援而已,前面说了,皇太极此来是逼崇祯与自己仪和的(有点拗口,仪和还要拿刀逼着对方)。皇太极太清楚大明当时的兵力状况了,完全的吃掉他是不可能的。如果袁崇焕真要攻击盛京,那没有了大明辽东的主力军事力量,皇太极就有可能打下北京城,那时候就把盛京让给袁崇焕又如何,我无非是换个地方登基而已,谁更划算?



最重要的,要考虑到当时大明最高统治者崇祯帝才登基两年,他还没有磨练成一个成熟的合格的皇帝,虽然他一直很努力的想做一个力挽狂澜之君,但性格和天赋限制,无论他怎么做,大明王朝的覆灭都是无力回天的。


沉墨I方之城


崇祯二年,皇太极带领着后金,将近10万人马,避开了宁远,锦州。突发奇兵的分兵三路向南进军。从大安口和龙井关越过长城进攻大明首都北京。
皇太极用蒙古的骑兵作为自己开路的先锋,一路高歌猛进,直达北京城下。在北京周边进行了数月的抢劫杀人,这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己巳之变”。

当时守在北京以北辽沈地区的是明朝抗清大将袁崇焕。早在皇太极密谋向南进攻大明时,袁崇焕就多次上书崇祯皇帝。

金军必会绕开重兵把守的明长城一带,而从蒙古地区蓟门突破长城,攻向北京。但崇祯皇帝却不以为然,自以为长城城墙坚固,又有大将把守,必能保北京平安。

于是便出现了后来的己巳之变,而如果当时驻守在辽沈地区的袁崇焕带兵攻打皇太极在沈阳的老巢,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会不会改造改写历史呢? 那让我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一、皇太极缜密的思维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在努尔哈赤的后代当中有他的兄长代善等非常有手段有能力的人。
而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的嫡长子,最终却能够在权力的争夺当中夺得汗位,所以努尔哈赤绝对不是一般的人。不仅如此,他心思极其缜密,而且绝不会打无准备的仗。早在向南进攻之前皇太极就已经摆平了自己周围的压力。

在西面皇太极极力的笼络蒙古各个部落,将其不愿合作的察哈尔部进行孤立,又通过武力打击手段将其所属的多洛特部歼灭。解决了西面的威胁。

在东边,皇太极派手下大将阿敏,济尔哈朗率军3万入侵朝鲜,将朝鲜打败并逼迫朝鲜签订《江都合约》,由此东面朝鲜再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皇太极就只需要一心一意的向南来打大明了。但是南方大明的守将是和他有杀父之仇的袁崇焕,皇太极不可能蠢到去和袁崇焕硬碰硬,所以皇太极就绕开了山海关从蒙古一带突破。因此很快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皇太极如此周密的准备,只为南下战争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汗位,所以袁崇焕即使攻打沈阳,也不会阻碍皇太极南下的步伐。


二、皇太极和袁崇焕之间区别

皇太极既然下定决心要向南进攻大明,那他就一定不会轻易放弃。皇太极不仅心思缜密而且非常敢于冒险,而且最擅长的打法就是远程的骑兵突袭。

他所率领、训练的后金骑兵,当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悍的骑兵之一,非常擅长于远程作战,所以皇太极敢突袭北京。而且皇太极并不是一个傻子,他一定也会料到袁崇焕可能会偷袭沈阳。

所以皇太极让自己的心腹大将,也是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来作为沈阳的守将。阿敏有勇有谋,骁勇善战,所以皇太极才敢放心的离开沈阳进攻北京。

不过即使袁崇焕真的来攻打沈阳城,也不可能在一时半会之下就拿下。而皇太极却能够带领着骑兵,非常迅速的抄袁崇焕的后路,让袁崇焕死无退路。所以对于皇太极来说更渴望袁崇焕来打沈阳,这样就能除掉自己南下入关的心头大患。
而对于袁崇焕来说,他最擅长的其实是守城,他并不擅长去攻城。即使在己巳之变之后,袁崇焕奉命带兵入京勤王,一路追击皇太极。但他也并不敢真正的追上皇太极,皇太极停他就停,皇太极跑他就追。

他多次进京,要求崇祯皇帝允许他带军队进城。他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守城战去打败皇太极,像当年打死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一样。

如果让袁崇焕放下皇帝不救,而跑到几百里外的沈阳去打他最不擅长的攻城战,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封建王朝思想所致

在封建王朝时代,皇上的生命高于一切,如果手下的将领至皇帝的性命于不顾,而去攻克一个有可能攻不下的城池,就算是成功了,那么此时北京城也可能早已不复存在,皇帝也有可能丢了性命。
而如果不成功那就是欺君之罪。所以袁崇焕这样一个谨慎而且步步为营的家伙去做这样一项搭上性命的冒险之事,那是不可能的。


史之策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揭晓最真实的历史。

袁崇焕用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善守不善攻;二、求稳不求险。

这两大特点决定了袁崇焕不敢兵行险著、不敢长途奔袭。

何况乎他守辽有责,后金却绕过了他的防区,直捣京师,即使崇祯没有传诏呼救,就算给他一百颗脑袋,他也万万不敢怠慢。

其实,除了这次皇太极离巢远征,袁崇焕也有一次很好的乘虚进攻的机会的。

但他白白地错过了。

当时,皇帝、朝臣、边将,连连催促、频频呼唤,不断给他鼓气壮胆,奈何他就是不敢,最后抵不过皇帝的严令,也只是浅尝辄止,逗留不前,被皇太极的虚张声势吓破胆,草草收兵。

下面我就来掰扯掰扯这袁崇焕这次草木皆兵的神经质表现。

天启六年八月初十,努尔哈赤病死——在这里,不得不再澄清一点,坊间传言努尔哈赤是袁崇焕用大炮打死的,绝对不是。

为什么说这么绝对?

道理很简单,袁崇焕和努尔哈赤交战发生在该年正月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这三日。

努尔哈赤从宁远收兵,还活蹦乱跳、杀气腾腾地屠杀了觉华岛数万明朝军民,放大火焚烧了战船二千艘、粮草千余堆”。

回沈阳后,大概在该年五月份,努尔哈赤还一度点兵要亲征蒙古。

……

反正,从现有史料查考,努尔哈赤并无丝毫在宁远之战负伤迹象。

而袁崇焕自己在向朝廷报功时,也没有一字一语提及努尔哈赤被伤。

袁崇焕炮轰努尔哈赤的说法,我在《奏折上的晚明》一书里有注明,最先出自朝鲜人写的《春坡堂日月录》,而经后世文人的不断加工炒作,最终以讹传讹、弄假成真了。

可笑的是,在这样铁一般的事实面前,有读者还是不服气,质问我说,就算袁崇焕的大炮没有伤到努尔哈赤,但他终归是打败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耿耿于怀,气急攻心,最后病死了,即归根结底,还是死在了袁崇焕的手下。

这是一个让人既又好气又好笑的逻辑。

我对他说,既然这么喜欢自嗨,您干脆认为后面的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都是因为袁崇焕打败了他们的太祖皇帝,所以一辈子“耿耿于怀,气急攻心”,到了后来终于一口气咽不下去,死了,而且死不瞑目,这样说,岂不是更爽?岂不显得袁崇焕更伟大?!

再补一句,有些“袁粉”是非常无脑的,有人向我辩白,说觉华岛被屠,与袁崇焕无关,因为觉华岛不归他管。

我对他说,就归袁管,他当时是辽东巡抚,而且,觉华岛的军民在金兵到来之前,有考虑过转移的,是袁崇焕强制不许转移的。

那人就争辩说,锦州也不归袁管,要不,守将怎么敢不听袁的命令逃跑?

我哭笑不得,只说了一句,袁崇焕敢擅自杀了边将毛文龙,那他到底归不归崇祯皇帝管?然后,他就没有声音了。

话题扯远了。

说回来,且说努尔哈赤死,皇太极继位,袁崇焕以吊丧为名,派使者到金营打探军情。

由于毛文龙占据的皮岛在后金后方,多方牵制,已成后金心腹之患——努尔哈赤打宁远匆匆收兵,也与毛文龙的乘虚捣其后巢有关。

面对袁崇焕派来的访问团,皇太极玩起了花招,虚情假意和袁崇焕议和,拟稳住宁远一线的明军,放手剿灭朝鲜和毛文龙。

其实战是和并不由袁崇焕作主,但袁崇焕也想趁机修建因宁远之战毁坏的城池以及各项防御工事,他还打算征发几万民工去锦州打造一座拱护宁远的坚城。

皇太极答应送给明朝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并索要金一万两、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三十万匹,和袁崇焕讨价还价。

袁崇焕入戏很深,对皇太极的说法深信不疑。

于是,就在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一面派使者方吉纳、温塔石给袁崇焕送书信议和,一面命二贝勒阿敏,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硕讬发兵入朝大举攻打毛文龙。

皇太极的动作搞这么大,是他觉得毛文龙这么嚣张,是和朝鲜的背后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把后金主力悉数遣发入朝。

后金来势凶猛,无论是朝鲜还是驻扎于朝鲜东江的毛文龙,都大吃一惊,不约而同地向天启帝发出要求宁远出兵策应的文书。

天启帝的头脑相当清醒,立刻严令袁崇焕“令以关宁之师直捣虎穴”。

袁崇焕坚决不肯出兵,上疏抗辩说:金兵发了十万人入侵朝鲜,尚有十万人留守,哪里有“虚”可捣?即使我倾巢出动,也是孤军难于深入,深入岂不中了敌人以逸待劳之计?(“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

想想看,袁崇焕长期和后金,岂不知道后金的全部正规兵力最多不过十余万?怎么可能有十万侵朝鲜,十万居守?

也不知他到底是害怕什么。

后来被天启帝催得急了,他也只是写信去劝皇太极,动之以情、晓之以义,要皇太极从朝鲜撤军(“遣方金纳贻书于奴酋,令其急撒犯鲜之兵。”)

袁崇焕这种没有出息的做法,直接导致毛文龙部被打残、朝鲜被打趴。

其实阿敏等人在打毛文龙、在打朝鲜时,也是捏了一把汗的。

《清太宗实录》卷二记,阿敏等人在打仗时一直念叨:“御前禁军甚少,蒙古与明皆我敌国,或有边疆之事,不当思豫备乎?”

所以说,他们是非常担心袁崇焕发兵乘虚而入的。

镇坐后方的皇太极也神经崩紧,故意“率诸贝勒出边,沿辽河驻营,以张扬兵威”,虚张声势。

毛文龙不断发塘报给天启帝打气,称:“据北听密报万分真确,新汗手下兵马不满一万,俱是心寒胆怯,常怕西边大兵直捣。”

迫不得已,袁崇焕派出了一支由数千人的军队水陆并进到了三岔河,但只是在附近逗留,消极避战。

写《三朝辽事实录》的王在晋气得掷笔大骂:“官兵望河而止,此真为纸上之兵也!”

皇太极打服了朝鲜,重创了毛文龙的后金,收回入朝大军,轰然进击宁远。

袁崇焕这才后悔莫及、叫苦不迭,连说皇太极“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


覃仕勇说史


首先这个问题不能给标准答案,凡是给人定性的说法都是片面和错误的,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明朝军队的性质,先来看看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的瞬间崩溃,这可是一支专业吊打蛮族骑兵的前期强大军队,为何被抄后路后就成了待宰羔羊?洪承畴的二十万大军也是一个操作不当就瞬间崩溃,后来的孙传庭大军也是一触即溃。难道明朝军队不堪一击,并不是!于谦汇集的乌合之众敢于与也先的蒙古骑兵野战而且将其击败,洪承畴的几千卫兵能抵抗清军半年之久,几万人的关宁军能抵抗整个满清部落,后来也为击败鼎盛时期的大顺军队,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老生常谈的真理“人心”,败的原因其实就是人心不齐,游牧民族强大起来的本质就是人心齐,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屠城抢劫,能抢劫比自己领先的文明能迅速聚齐人心,而明军特别是后期的明军已经被官僚腐化,他们根本不可能为天天欺压自己的长官卖命,更谈不上国家民族层面的认识,这些军头勤王更是为了应付差事顺便发点国难财而来,虽然打仗不行但搜刮抢劫自己百姓倒是得心应手,袁崇焕当然了解军队的实际情况,这种部队是四处汇集而来,人数再多都是枉然,所以他不得不选择不战,不战不代表他无所作为,他只能尾随清军,假装随时能要了清军一命的架势,不战清军还敬你是一支大军,一旦战败就有亡国之危成为赵括之类的历史罪人,但沿途百姓就惨了,先是被清军洗劫后来又被明军洗劫,这也可能是袁崇焕被百姓分食的原因,成了军头官僚们的替罪羊,袁崇焕为明朝抵御外敌做出了贡献,如果长期坚定的执行下去(当然不可能)明朝绝对不会亡于满清之下


唯慕云长


崇祯的皇位刚刚坐稳,便重新找袁崇焕出山,袁崇焕在崇祯皇帝面前许下五年收复辽东的设想。暂且不说这一设想是否属实。对于刚刚继位的崇祯皇帝而言,这都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一段时间辽东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方的战况并没有袁崇焕心里所想的那样,整个战场的局势已经不容乐观,而每一个将领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拿手方略。袁崇焕并不是一个素质极高的战略统帅,袁崇焕最拿手的能力就是坚守城池。

在之后的事情发展当中,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其实在明朝后期,无论是之前的李成梁,还是之后的孙承宗,以及现在的袁崇焕。面对东北地区崛起的满洲,都一致的认为固守城池,用好红衣大炮是最有效的对敌手段,当然这是事实,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主政期间。因为这一战略防御部署使得满洲军队无法突破东北的明朝防线,后金军队很难获得战场上的胜利, 但这时候的后金军队也并没有什么都不做。事实上,在明朝内部政治斗争不断,采取防守的这一段时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先后统一了女真各部,降服朝鲜与蒙古和亲。

使得明朝对女真部落的包围,转变为对明朝的反包围。这也是为何袁崇焕五年定辽东的战略是泡影的原因,因为被围困的已经不再是金,而是明朝的前线部队。即便如此,面对擅长守城的袁崇焕,皇太极无法越雷池一步。但是不久,皇太极便选择更改战略部署,避重就轻,通过蒙古绕道北京城外。袁崇焕不得不紧随其后,与皇太极进行周旋。袁崇焕的关宁铁骑虽然战力强悍,但还没有真正的与后金军队的骑兵作战过。

为了进一步的减小伤亡,发挥自己擅长的军事能力,袁崇焕希望打开北京城门,让自己依托北京城与皇太极作战,然而这一点被满朝文武否决,袁崇焕不得不在北京城下,利用自己培养起来的关宁铁骑,与皇太极正面厮杀。其实皇太极通过蒙古绕道北京城,袁崇焕并不是不知晓。袁崇焕着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前,便上述朝廷注意周边形势的战略部署,但由于自己只是主管山海关地区的防务,无法越级指挥,而袁崇焕也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

当皇太极在北京城下之时。明朝已经完全陷入被动,那么我们现在看来,袁崇焕是否有更好的退敌之策呢?细心想来袁崇焕可能真没有更加妥善的解决办法。因为皇太极此次的出兵是十余万人。而袁崇焕的山海关守将只有不到3万。并且皇太极对于明朝的战略包围已经成型。硬碰硬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在此之前,明朝一直是依托坚城利炮,反击后金军队的进攻。这是很有效的战略思想。

使得满清八旗的灵活性,机动性,剽悍善战的特点无处发挥。但是依靠北京城对抗皇太极是不现实的,即便军事上明朝可以占据优势,但是在政治上,这一策略完全无法实行。除此之外,皇太极并不是完全忽略了袁崇焕,在皇太极领兵南下北京的时候,皇太极还派遣多股力量对袁崇焕进行大规模的骚扰。换做是谁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搞清楚皇太极的意图。

在没有坚城利炮的情况之下,袁崇焕只能暂时尾随皇太极。这也是袁崇焕不得不做的最大败笔,给了朝廷中某些人把柄,成为其死后的罪状。如果放任皇太极不管袁崇焕领兵杀入沈阳更不现实。因为当时明朝,固守防线已经算孤军深入了。如果袁崇焕领兵北上,向沈阳方向进发,结果一定犹如太平天国北伐军一样,全军覆没。


世界史图鉴


二战的时候,德军狂飙突进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苏军为何不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去攻打柏林呢?总不能说苏联人没看过三十六计吧。

明末这场战争,施展围魏救赵这种战略战术的条件压根就不存在。

首先得讲政治吧。皇帝被人家堵门口了,你袁崇焕不去救驾,反而跑到千里之外去掏后金国老巢,忠的什么君爱的什么国?你让皇帝怎么想?莫非你袁崇焕想打下盛京城之后自立为王不成?

如果说后金国打的是其他一些地方,明军来个围魏救赵打个兑子是可以的。而北京城,别说让后金去攻一下了,就是京畿周围被劫掠,袁崇焕也是背不起这个责任的。不说皇帝的面子,京畿周围的良田庄园大部分可都是明朝那些王爷的。

而且,皇太极当时算是孤军深入,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关门打狗,不过按照明军当时的战斗力,这办法也很难成功。

至于说,放着皇太极的主力不管,从辽西跑到辽东去攻打后金国都,首先距离上就来不及,更何况,那属于敌占区,袁崇焕的兵马敢跑那么远同样也是孤军深入了。皇太极那十万人马可是骑兵为主,到时候,明军反而就会被人家关门打狗了。

关键更是在于,袁崇焕手底下才几万人?明军的战斗力除了守城仰仗火器之利外,野战又有几分水准呢。一直以来的,很多上帝视角的人都忽略了后金国的兵力,比如说萨尔浒之战,直到最近这几十年才掰扯明白,努尔哈赤当时并不是以寡击众。


辽风物语


“围魏救赵”在一般战役中是相当高明的战略战术,但要将这招数用到北京城,这说明主帅完完全全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这种不讲政治的做法即便能带来实效,但鲜有人考虑,能干到这个级别的领导肯定不傻,再加上周围的一帮谋士,这个政治账还是能算清的,你看看从戚继光扫灭倭寇时期,到农民起义时期,别说在北京和南京周边发生战事,就仅仅察觉出对方剑有所指时,朝廷方面都紧张的不得了,相反,在那些统治者眼中不怎么重要的地方,无非就是失与得,慢慢再打回来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的读者都可轻松判断孰轻孰重,这是因为站到了局外人的角度,可是在封建王朝,江山社稷兴衰常常在个人的一念之差,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开化是那个年代最欠缺的东西。

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绕过关外防线,取道蒙古,剑指北京,如果从皇太极角度来看,抢东西么,谁让自己各项手工业没啥拿的出手的,关外可真没啥抢的了,中原物资丰富,能抢多少抢多少,从最终结果来看,物资和人口确实被掳走不少。而崇祯不这么想,至少想了也不是非常在乎,比起整个统治根基来说,他更想在关外解决这种事情,所以圣旨就出发了。双方的情报系统虽然在规模和结构上,明朝先进的多,但主要作用都折腾自己了,皇太极可不一样,他深切感受到了金钱的力量,没有什么比买情报来的快,相对于明朝决策层,皇太极脑子清楚的多,什么时候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判断的十分准确。绕道蒙古不是冲动,而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得出的,毕竟在一个游牧民族的眼中,那个将努尔哈赤重伤致死的火炮城墙,能不碰就不碰,能野战就野战,毕竟人家是骑兵,总不能一直纠结在攻城战中吧。

只是可怜了袁崇焕,家底实力都在关外,放到之前的模式,你来多少人心都不慌,可对方这一绕道,战略调整不说,关键是崇祯的一道圣旨让袁崇焕陷入无兵可用的地步,想用步兵救场,根本不可能,关宁铁骑战力是强悍,但数量有限,无奈疲于奔命。当年袁崇焕在打造关宁防线时曾很有远见的提出蓟门的重要性,可无奈防区不同,加上明朝政治体制,只能提提建议,没有实质性举措。皇太极在取道蒙古时,派出少量部队干扰对方判断,提前研究明朝兵力部署,整个行动基本上按照皇太极的节奏来的,加之袁崇焕兵力十分有限,最终行动成功,皇太极的战略眼光还是更胜一筹。进攻方永远想的是怎么打,不是谁都像墨子那样深谋远虑,能想出种种招数防御敌人,这也是基于之前把自己想作进攻方,充分考虑如果打应该怎么打,最终才总结出一系列防御措施。

历史就是一段内涵丰富的故事,后来之人拨开迷雾看本质,结合结果看发展,自然觉得很清楚,我相信当时做出的任何决策,任何行动,都是基于现实情况最好的选择,人非圣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自撰是一种追求


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选择从喜峰口一带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史称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皇太极这次入关突袭行动,一改之前硬攻宁锦防线走山海关的进攻路线,打了明朝以及袁崇焕一个措手不及。

皇太极为什么会兵行险着,选择从借道察哈尔从喜峰口一带入关,原因有三:

其一,袁崇焕镇守的宁锦防线依然坚不可摧。

自李成梁、孙承宗开始,明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宁锦防线,就是想用高墙深沟阻挡八旗铁骑的进攻。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攻打宁远,却被袁崇焕以红衣大炮击败,努尔哈赤郁郁而终,宁远和袁崇焕也成为了后金所有人心中永远的痛。皇太极继位后金大汗,也在宁锦城下吃了败仗,再走宁锦防线,过山海关,进攻明朝统治腹地的传统路线受到了阻碍,皇太极必须要放弃。

其二,皇太极在于察哈尔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极大的拓展了战略空间。

皇太极继位后,对于依附与明朝的察哈尔部采取了孤立与攻伐的双重措施,让察哈尔蒙古退出了东北及长城一带的地区,进而绕道蒙古、直接进攻明京师创造了条件。

其三,就是皇太极重视汉族人才,而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进攻北京正是范文程的意见。

皇太极继位后,允许汉族人参与人才选拔,范文程也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皇太极的重要谋士,也成为满清能够定鼎中原的功臣。而也正是范文程向皇太极提议,后金一直沿用攻打宁锦防线的传统,必然让明朝囤积重兵防卫,因此毫无胜算,所以必须要绕过宁锦防线才能顺利进入中原地区。


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直逼北京,袁崇焕奉命回京勤王。

对于蓟门一带明军防守薄弱的情况,袁崇焕早就有所担心,他也曾向崇祯皇帝上疏称应该加强蓟门防御,并且他对于皇太极从蓟门一带的长城关口突破也有所顾虑。但是,袁崇焕的两次建议,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

万没想到的是,皇太极真的从明军防守薄弱的蓟门一带杀来,由于守卫的明军军备松弛、毫无防备,皇太极迅速从喜峰口突破,占领遵化,此时的皇太极距离北京已不足300里,崇祯在惊慌之余赶忙命各地军队勤王。

袁崇焕听闻后立刻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崇祯皇帝得知袁崇焕到来后后非常高兴,下令嘉奖袁崇焕的部下,并让袁崇焕统领指挥各地援军。

袁崇焕率领明军与后金军鏖战,双方互有胜负,皇太极见袁崇焕回防,明军重新集结组织防御,短时间内攻下北京已无可能,随即率兵撤退。
虽然北京没有打下来,但是皇太极利用崇祯刚愎自用、性格多疑的弱点,采纳范文程的建议,设下“反间计”,借由崇祯皇帝的手,除掉了整个后金的心腹大患,而崇祯皇帝则是“自毁长城”,更加重了明朝军队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也为日后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皇太极亲率大军入关进攻北京,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不去直搞皇太极的后金老巢沈阳呢?

首先,北京危在旦夕,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袁崇焕去进攻沈阳。

有人说袁崇焕应该是“围魏救赵”,但是要明白一点的是,围魏救赵的是齐国,围住的是魏国的首都,要救的是赵国。

而在袁崇焕这里,皇太极号称率十万八旗铁骑入关,北京城危在旦夕,这个时候被围的是自己的国都和国君,是自己国家和君主的安危,自己作为人臣,挽救君主的危难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容不得用君主和国家的命运去做筹码,也不能去冒险。所以,进士出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袁崇焕以最快的速度挥师北京,率兵勤王,解救崇祯于危机之中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北京不能有失,崇祯不能有失。

其次,召袁崇焕回京勤王是崇祯的命令,袁崇焕不能抗旨不遵。

皇帝的命令高于一切,既然是皇帝在如此危及的情况下发出了勤王的圣旨,意思就是告诉袁崇焕形势之紧急,为人臣者的袁崇焕遵旨行事是职责所在,如果贸然违抗圣旨,即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终归会因为不顾及君王的安危、擅自行动,被给予严惩,所以袁崇焕不能抗旨不遵,只能一心驰援北京,勤王救驾。

再次,皇太极对于此并不是没有防备。

此次皇太极绕道喜峰口进攻北京,除了找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自己亲率大军两路并进外,还安排了对于袁崇焕宁锦防线的佯攻,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袁崇焕。更为重要的是,袁崇焕远在辽东宁远,对于北京前线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当前沈阳的情况也是不得而知,袁崇焕手上的军队极为有限,远逊于八旗军队,因而也不能冒这个险,一切都是要以帮助崇祯解围为优先。

也需要看到的是,袁崇焕所取得的军事成果,基本都是建立在配合红衣大炮固守城池上,很少参与野战和攻坚战,毕竟袁崇焕是进士出身,文人背景,而不是武将出身,这一点也限制了袁崇焕。


如果袁崇焕不杀毛文龙,或许结果也将会完全不同。

崇祯在给袁崇焕定罪的时候,把擅杀毛文龙列入了袁崇焕的罪名之中。

当初袁崇焕的宁静防线与毛文龙在皮岛的武装割据形成犄角之势,共同牵制着后金军队,特别是毛文龙的皮岛驻军,成为了侵入后金腹地的一根楔子,让皇太极随时都感受到了威胁。因为皇太极这面一旦有军事行动,毛文龙那面马上可以直接威胁沈阳的安危,这让皇太极顾虑重重。而袁崇焕杀掉了毛文龙,则让皇太极彻底摆脱了这份顾虑。

所以,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仅仅三个月后,皇太极就亲率大军出喜峰口攻打北京,因为皇太极知道,自己已经是全然后顾之忧,可以放心行动。如果这个时候毛文龙还在,必然会指挥皮岛军队直取沈阳,让皇太极腹背受敌,也将必然首位不能兼顾而撤兵回援。

虽然北京没有打下来,但是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了袁崇焕。这样一来,借袁崇焕的手除掉了毛文龙,借崇祯的手除掉了袁崇焕,一口气打掉了两个最为重要的威胁,后金全然没有了后顾之忧,随后便征朝鲜、收服察哈尔,松锦大战大破明军,最终挥师入关、一统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