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庆阳广播电视台/看清(记者:柴婧 邵正谋)合水县全力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庆阳广播电视台/看清(记者:柴婧 邵正谋)合水县全力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家住蒿咀铺乡陈家河村的梁珠琪一家人有十多亩地,主要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了提高产量,每年都要用掉50公斤左右地膜。以往庄稼收成后,这些剩余的旧地膜没办法处理,只能收集起来掩埋、焚烧。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今年,通过县、乡政府的宣传,梁珠琪知道了用5公斤旧地膜在指定的网点可以兑换1公斤新地膜,因此,他不仅捡了自家地里的地膜,还到没人捡的地里去捡。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为进一步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合水县从废旧地膜兑换再利用环节着手,在各乡镇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点,并确定回收人员,县农机中心根据分配乡镇新地膜数量,按20%的比例开具信函给供膜企业,供膜企业根据信函给乡镇回收人员供给地膜,由回收人员运回回收站点进行“以旧换新”。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在合水县太白镇废旧地膜回收网点,村民范双奇告诉记者,没有回收站以前,废旧地膜大都被随意丢弃在地边。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建立起废旧地膜回收站以后,合水县每年有千吨的废旧地膜可被回收利用,遏制白色污染的同时,也能给农户带去一定的经济效益。据了解,太白镇一处回收站每年就可回收废旧地膜160多吨,可按比例兑换成新膜30多吨发放给农户。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合水县广泛宣传农膜残留对生活环境、土壤及农作物危害的同时,还加强对群众在残膜揭膜、清除时间、清除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捡拾废旧残留农膜,做到及时收集、定点堆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膜残存。

做得好!合水设立废旧地膜回收点,变废为宝

总监制:缪中发

监 制:慕彬 王俭

责 编:邵勇瑊编 辑:刘文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