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公元前654年,晉國公子夷吾因為驪姬之禍逃往國外。三年後,即公元前651年9月, 功過參半的晉國一代雄主晉獻公去世,大臣裡克等殺死國君,迎立夷吾為晉惠公。晉惠公繼位之前曾答應秦國將河西之地送給秦國,但繼位之後卻未被諾言,拒絕了割讓河西之地,並殺死了擁立自己的裡克等大臣。晉獻公也因此揹負了背信棄義的千古罵名!

今天,我們就細細的講一講這段故事!

話說晉獻公開疆拓土,使晉國逐漸強大,主要依靠的謀臣抓牙有哪些呢?文臣第一位就是足智多謀、忠心耿耿的大夫荀息,與晉獻公君臣共事30多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獻計假途滅虢,幫助晉獻公打通了晉國向中原發展的通道,其次是士蒍等。而在武將方面,排名第一的則是能征善戰的裡克,他憑藉著自己獨當一面的統御之才,成為了獻公開疆拓土的最得力的助手。其次是邳鄭父等。

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這裡重點說一下里克,這個人能征善戰,但也桀驁不馴。有點像唐太宗是的侯君集,都是戰功顯赫,都是擁護太子的死黨,也最後都因為犯上作亂而死!

文臣武將,互不統屬,之所以能夠保持權力平衡,並且不斷取得勝利,就是因為有晉獻公統籌協調。而晉獻公一旦去世,新主如果不能駕馭文臣武將,則文臣武將必然不能調和,且武將會失去控制。這就是晉獻公死時留下的局面。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在去世之前,因為他知道滿朝文武,各有依附,只有大夫荀息忠於自己。而自己死後,寵信的驪姬和太子奚齊則非常危險。主少國疑,自古多事之秋,上下五千年,在這樣的權力交替時,往往帶有各種潛流暗湧,風波不斷,甚至身死國滅的數不勝數!所以,在晉獻公奄奄一息,就要死去的時候,他找來大夫荀息,問:"我將小兒子奚齊託付於你,你將如何對待?”荀息叩頭回答:“臣竭其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也就是說,我一定竭盡全力,忠心耿耿輔佐太子,沒事,那是託你的福,有事,我就以死相報!

於是晉獻公拜荀息為相國,主持朝政。

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9月,晉獻公走完了他譭譽參半的一生。相國荀息按照晉獻公遺命,奉奚齊為晉侯,驪姬為國母,自己當上了相國,總管國家大事,另外提拔曾經幫助驪姬奪嫡的外臣梁五、東關五等率領晉兵,悄無聲息的就對軍事大權進行了調整。

本來裡克就對驪姬一黨害死前太子申生的事耿耿於懷,現在自己的軍權又被剝脫。他自然不能坐以待斃,為了報復,更是為了手中的權力,裡克聯合自己的老戰友邳鄭父和以前三個公子(申生、夷吾、重耳)的黨羽,想廢掉奚齊,趁機作亂!裡克警告荀息,但荀息信誓旦旦要遵從晉獻公的遺命,並且表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十月,晉獻公遺體還沒有下葬,大夫裡克就在其靈堂裡上,僱傭殺手混在衛隊裡殺死了奚齊。當時荀息就想殉節而死,但被手底下的親信勸說住了!荀息又立了奚齊的弟弟卓子為國君,並安葬了晉獻公。左司馬梁五見卓子繼位的時候裡克、邳鄭父沒來,便告訴荀息:"幼主的死裡克一夥一定脫不了干係,今天眾大臣都來朝祝賀新君偏偏不見這兩個人,請立即派兵去捉拿。"但荀息以為現在需要保持晉國大局穩定,不想滋生事端,並且由於還沒有控制住軍隊,就沒有聽從梁五的話。

但是,裡克仍不甘心,於十一月,又殺卓子於朝堂,荀息在悲憤中自殺,晉國大亂。由於裡克擁護的太子申生已經死了,而且大部分朝臣都擁護重耳,於是他們一商議,決定派人去接重耳回國繼任國君。但此刻逃亡在狄國的重耳,雖然也想回來繼位,但是知道現在晉國國內局勢複雜,裡克等又擅自專權,回國繼位風險較大。於是,重耳藉口說自己違背父命逃亡在外,又不能參加父親葬禮,所以沒有臉面回國繼位,拒絕了裡克等。

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沒辦法,裡克等只好去迎接夷吾。夷吾的隨從呂省、郤芮說:“國內還有可立的公子卻到國外來找您,難以讓人信任。估計如果不去秦國,藉助強國的威力返回晉國,恐怕會有危險。”於是夷吾就派郤芮送重禮賄賂秦穆公,並許諾說:“如果得以回國繼位,願將晉國河西地區割讓給秦國。”並且又送信給裡克說:"果真能立為君,願將汾陽的城邑封給您。"秦穆公於是派兵送夷吾回晉國。當時的霸主齊桓公聽說晉國內亂,也率領諸侯來到晉國。秦軍和夷吾也到了晉國,齊桓公於是派隰朋會合秦人一同送夷吾到晉都,立為國君,是為晉惠公。

晉惠公繼位之後,首先需要處理的有兩件事,一是按照約定,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將汾陽封給裡克;二是鞏固君位。這兩件事相輔相成,處理的好,都好,稍有不慎,則可能自己甚至會有生命之險。而這兩件事,又有點矛盾,如果要鞏固君位,即位之初就不應該割讓土地,更不能增強權臣裡克的權勢,使其威脅到自己!但不遵守諾言,不僅自己名譽受損,而且立刻就可能會有禍亂。

逃亡三年登上國君之位的晉惠公是如何選擇背信棄義的?

你認為晉惠公會如何選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