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農民20年經驗自制梨花粉 漂洋出海成“軟黃金”

四月的平度,風和日麗春意濃,位於東閣街道水石埠村的梨園瀰漫著沁人心扉的芬芳,迎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平度:农民20年经验自制梨花粉 漂洋出海成“软黄金”

村中最早種植南水梨的崔錫波梨園內,僱傭的十幾名工人正在忙著給簇擁枝頭盛開怒放的梨花授粉。一名身材頗高的韓國人漫步梨園,與崔錫波一邊觀看梨花,一邊用生硬的漢語深入探討著梨花授粉技術,格外引人注目。

“我是韓國聞京株氏會社社長簡泰旭,到這兒來是想與崔錫波經理製作的梨花粉進行洽談合作,初步打算購買200公斤,出口韓國梨園進行授粉。”韓國聞京株氏會社社長簡泰旭表示,中國山東地區的梨子非常有名,品質也非常好,“下一步我們還將加深合作,我打算代理他出產的梨子果實,出口到我們韓國及歐美國家去。”

平度:农民20年经验自制梨花粉 漂洋出海成“软黄金”

梨花花粉客商間向來有“軟黃金”之稱。崔錫波的花粉論克來賣,達到9元一克,比專門銷售花粉的客商均價還要高出4元。當前他的花粉,省內銷售臨沂、萊陽、萊西等地,省外則遠銷河南、遼寧等省份,此番更吸引來了韓國客商洽談。當下僅僅外售花粉,一年崔錫波就能夠增收50餘萬元。

梨花粉價值高昂的背後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培育。“經過20年的經驗積累,用河北‘雪花梨’梨花製成的花粉進行授粉,結出的梨子果實碩大而端正,並且果核小,亮度好又甜度高,並且口感細膩還耐儲存。像‘碭山酥梨’、‘山西堂梨’、 ‘四川豐水’等品種梨子的梨花,也可以作為花粉用,但出粉率低,並且結的果實產量也低,還不耐儲存,口感也要差一些。”談起梨子種植經,從十八歲起就浸淫其中的崔錫波如數家珍,瞭若指掌。

“我制好花粉後,都要灑入營養液,放入恆溫箱12個小時,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檢測花粉的活性。一般活性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就可以對外銷售了,而我的花粉活性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談及自家的花粉質量,崔錫波底氣十足,自豪滿滿。因而,雖然價格高出近一倍,依然吸引了諸多客商前來購買。

據悉,崔錫波從1998年就開始種植梨樹,種植的汁多味甜、有特殊香味的“南水”等品種,比普通梨子更甘甜可口,也更適合在本地種植。經過20年的發展,崔錫波當年的一棵棵梨樹已經變成一片梨園,去年種植面積達到了30餘畝,而今年又流轉土地,增加種植面積25畝。“梨種植3年見果,畝產八千斤左右,一畝地收入要2萬餘元。”崔錫波說。

村民們看到梨樹種植效益好,紛紛前來學習、取經,加入到種植行業中來。“我跟隨崔錫波經理種梨有11年了,當前種了20畝南水梨。我加入了他成立的合作社,授粉時用他製作的花粉,平時崔經理給我們進行田間技術指導,並且他還還給保證銷路,加上這幾年梨子價錢一直很高,每年每畝地收入都要兩萬多元呢。”種植戶王少林高興地說。

如今的水石埠,儼然一個巨大梨園。這個124戶的村子中,種植梨樹的人高達80多戶,村莊1200畝田地,800多畝地已經被梨樹“攻佔”,水石埠村去年僅梨產業一項,去年村莊收入達200餘萬元。而今年村莊預計梨子總產量2000餘噸,當前杭州、河南、萊陽等地客商預定,已達到了1500餘噸。向來有“品嚐南水梨,勝赴王母宴”的美稱的南水梨,把村民們的生活帶的紅紅火火。(記者 聶豔林 通訊員 孫科強 劉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