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 国家发改委:“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正加快形成
  • 家政服务业将建立红、黑名单制度
  • 央行:9.9亿自然人信用信息已接入征信体系
  • 中外记者会上总理回答的信用相关问题
  • 国务院:从“减”字入手优化营商环境
  • 广东:酒驾违法纳入个人信用
  • 信用广东上央视,信用公示、联合惩戒、异议修复“一网打尽”
  • 广东省2019年省考拒绝失信惩戒对象报考
  • 惠州: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
  • 韶关:“社保e贷”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 工人日报:当心信用透支引发“雪崩”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郭卫民: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摘要】3月2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郭卫民表示,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全国政协也非常关注,委员们认为,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要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健全行业规范,完善褒扬惩戒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绿灯。(人民网 3月4日)

张业遂:个人信息保护法已列入本届立法规划

【摘要】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本届立法规划,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和起草,争取早日出台。(源点信用 3月4日)

韩沂:建议推动建立统一信用信息平台

【摘要】全国政协委员韩沂建议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助力银企双方有效对接。(上证报 3月6日)

陈雨露: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下一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摘要】全国政协委员、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指出,机构从事征信业务,需要严守信息保护底线,下一步将对打着信用的名义却做征信业务的机构进行治理。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下一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信用 3月8日)

尚福林:建设现代信用体系是金融供给侧的重要抓手

【摘要】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建议把建设现代信用体系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健全信用信息全息及时收集、全方位便捷共享、有效保密的系统和机制,构建起无死角的信用监测评估体系,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信用监督机制,破除信用投机行为。(中国信用 3月8日)

熊建明:建工程发包人失信黑名单制度减少拖欠工程款

【摘要】全国人大代表熊建明建议,建立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包人失信黑名单制度;明令禁止发包人在施工合同中设置霸王合同条款并明确违反有关规定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中国信用 3月11日)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家政服务业将建立红、黑名单制度

【摘要】商务部会同发改委等部门研究起草的《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实施家政服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和规范家政服务领域守信主体“红名单”制度,同时建立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中国新闻网 3月4日)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2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公告情况说明

【摘要】截至2019年2月底,各部门共签署51个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其中,联合惩戒备忘录43个,联合激励备忘录5个,既包括联合激励又包括联合惩戒的备忘录3个。2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172,574条,涉及失信主体155,118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41,723家,自然人113,395人。2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78,418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16,158家,自然人62,260人。(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3月5日)

国家市场监管局: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摘要】3月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要加强企业的自律和社会共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新华信用 3月6日)

国家发改委:“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正加快形成

【摘要】3月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将着力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着力拓展守信联合激励,着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从根本上上扭转失信问题高发的态势。(中国信用 3月7日)

央行:9.9亿自然人信用信息已接入征信体系

【摘要】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国家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接入3500多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数据,9.9亿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还有2600多万户的企业和其他法人组织的信用信息。(人民网 3月11日)

中外记者会上总理回答的信用相关问题

【摘要】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就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公平公正监管等信用相关问题做出了回应,提出监管要公平公正,对侵权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对共享经济发展划出安全底线等。(中国信用 3月18日)

工信部:坚决严厉查处信息通信领域违规行为

【摘要】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显示将对近期媒体曝光的一批借助骚扰电话、违规违法收集个人信息的App和企业进行严厉查处,并将违规企业纳入电信业务经营不良名单。(信用中国 3月20日)

国家药监局:药师“挂证”将被纳入“黑名单

【摘要】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出《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明确将“挂证”执业药师纳入信用管理“黑名单”。(中国改革报 3月21日)

证监会:证券评级机构存四大问题

【摘要】证监会近日表示,证券评级机构存在利益冲突方法机制缺失、评级质量控制不到位、跟踪评级制度落实不到位、资产证券化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等四大问题。(人民网 3月25日)

央行:互联网金融机构将纳入征信系统

【摘要】近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接受采访时表示,互联网金融机构未来将纳入征信系统。目前央行征信中心已将大型银行、部分中小银行、个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数据纳入征信系统,但互联网金融机构、小贷公司等金融数据尚未纳入。(经济参考报 3月26日)

国务院:从“减”字入手优化营商环境

【摘要】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加大力度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硬仗,从“减”字入手促进简政,落实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等措施。(新华信用 3月27日)

两部门:对人力资源服务违法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摘要】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26日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依规予以公示并实施联合惩戒,形成对人力资源服务违法失信行为的长效制约。(央广网 3月27日)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广东:酒驾违法纳入个人信用

【摘要】全省交警部门将组织开展为期10个月的治理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查处的酒驾醉驾典型案例将进行集中曝光,并推送给“信用中国”网,加大惩戒力度,提高震慑效果。(广州日报 3月11日)

信用广东上央视,信用公示、联合惩戒、异议修复“一网打尽”

【摘要】3月12日,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信用广东面向全社会公示广东省2018年13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信息。目前,广东省正在审议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联合多部门对交通失信者进行联合惩治。(朝闻天下 3月12日)

广东省2019年省考拒绝失信惩戒对象报考

【摘要】3月12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广东省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对不得报考人员作出了明确规定,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列其中。(省人社厅 3月13日)

广东:5市房地产协会通报第三批“黑名单”

【摘要】日前,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五地房地产协会通报了第三批中介行业不良人员“黑名单”,9名地产中介人员上黑名单,2~4年内禁止从业,最严重一人永久禁止从业。(惠州日报 3月20日)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广州:信用“低分”企业将难入土地开发市场

【摘要】2月27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土地(矿业)权交易信用指数系统启动发布会,信用指数可作为各级部门决定企业市场准入的重要参考指标,信用指数为60分以下的企业,处罚期内将难以进入广州市的土地开发市场。(广州日报 3月1日)

诚信兴商,为汕头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3月1日上午,诚信建设万里行“诚信兴商”主题宣传活动暨“汕头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上线启动仪式在汕头举办。平台以政府公信力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大数据,以关联商贸流通领域信源为依托,打造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共建、“互联网+诚信服务”的商务诚信服务平台,提升汕头市商务诚信公共服务水平。(汕头plus客户端3月4日)

广州:志愿服务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摘要】目前,广州义工联携手广东省信用协会正在探索将志愿服务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完成“志愿服务社会信用体系评价标准”制订,建立激励义工参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等。(中国新闻网 3月5日)

深圳:招录新人须核查违法犯罪与信用记录

【摘要】3月7日,《深圳经济特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修订草案”提出,建立和完善违法犯罪与信用信息核查机制,用人单位在核查新录用人员的违法犯罪与信用记录时,公安机关、公共信用信息主管部门要予以提供。(南方网3月8日)

深圳:建立知识产权信用评价机制严重侵权禁参招投标

【摘要】3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要求市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评价、诚信公示和失信惩戒机制,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知识产权失信违法信息纳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广州日报 3月12日)

佛山:科技服务机构将有“红黑榜”

【摘要】为加强科研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佛山市将建立科技服务机构“红黑榜”工作机制。被审核认定的“红黑榜”科技服务机构在收到提前告知的7个工作日内,存在异议的可申请复核。(珠江时报 3月13日)

惠州: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

【摘要】惠州市近日印发了《惠州市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信用快审”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构建科学高效的“信用快审”承诺制工作体系——技术审查上实施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上实施容缺承诺制。(惠州市信用中心 3月15日)

珠海开设跨境信用平台服务珠澳两地消费市场

【摘要】3月15日,以“信易得”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首批来自澳门和珠海市横琴新区的255家商户正式上线跨境信用平台。去澳门的游客登录微信小程序“信易得”,便可查询到经澳门消费者委员会认证的澳门诚信店。(信用中国 3月19日)

韶关:“社保e贷”拓宽了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摘要】国家税务总局韶关市税务局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分行联合推出“社保e贷”普惠金融项目,以企业缴交社保费信用情况为依据,为企业提供低利率、纯信用、无抵押贷款。(韶关税务 3月21日)

深圳:“秒批”个体户营业执照

【摘要】深圳龙岗区将个体户设立由原来的2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符合条件即时审批通过,同步建立“秒批”与后续监管闭环,实现登记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南方网 3月22日)

深圳:全国首个公共信用体验馆正式投用

【摘要】近日,全国首个公共信用体验馆在深圳坪山区正式投用。围绕“普及信用知识、倡导信用理念、感知诚信消费、体验信用价值”的功能,坪山信用体验馆设置了13个展区和四大互动式信用体验区。(深圳信用网 3月22日)

惠州:企业获评市级诚信示范机构奖补10万元

【摘要】近日,惠州出台贯彻落实《广东省进一步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对获评市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做好诚信服务。(惠州日报 3月26日)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网购凭信用可“先用后买”

【摘要】芝麻信用近日联合天猫宣布向全行业开放“信用购”,芝麻分650分及以上的用户在天猫购物可以先试用7天,满意后再下单付款,所有天猫商家均可接入这一功能。(北京日报 3月18日)

广州市消委会携手省消委会开展信用倡议及消费教育公益活动

【摘要】3月16日,广东省消委会、广州市消委会指导广东省产品质量品牌促进会、市消费教育基地等单位开展2019年广东“信用与放心消费创建”暨质量鉴别消费教育公益活动,省消委会向各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经营者发出“信用与放心消费创建倡议”。(广州市消委会 3月18日)

电e贷”将助小微企业融资

【摘要】国网电商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电e贷”产品,依据企业用电相关数据信息,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周转的纯线上无抵押信用贷款产品,帮助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新华网 3月27日)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信用城市建设过程中个人信用分的推广与互认

【摘要】信用城市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个人信用分的推广与互认将极大便捷市民在未来的信用社会中享受着与自己信用评级相对应的信用服务,更加高效配置资源,使个人信用分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信用中国 3月7日)

人民日报:网络社交,诚信为先

【摘要】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引入“群”的理念,构建以诚信为基础的网络社交平台,让每个人都自觉守住规则底线、维护人际和谐。(人民日报 3月22日)

工人日报:当心信用透支引发“雪崩”

【摘要】从“狼来了”的故事到“塔西佗陷阱”,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信用透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一旦一个人或组织失去了信用,不论做的是坏事还是好事,都会被认为是坏的。(工人日报 3月28日)

2019年3月第20期

信用舆情2019年第3期


来源| 信用广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