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互聯網資本推動的“新港劇”熱,北上之路在進入第三年的情況並不樂觀……

文 | 趙二把刀

1

如果沒有謝霆鋒、吳彥祖、馮德倫和李燦森的同時亮相,這一屆的香港金像獎可能會更缺乏關注,但金像獎之後的一項關於香港電影的扶持政策倒是引發了行業的關注。

4月16日,國家電影局出臺措施支持港澳電影業在內地進一步發展:措施內容包括,港澳人士參與內地電影業製作不作數量限制;對內地與港澳合拍片在演員比例、內地元素上不作限制;取消收取內地與港澳合拍片立項申報管理費用;港澳電影和電影人可報名參評華表獎、金雞百花獎等內地電影獎項;港澳電影企業在港澳臺地區和海外發行推廣優秀國產電影可申請獎勵等。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雖然香港電影各界紛紛“點贊”,但總體來看,香港電影對於內地市場的影響力確實是“一年不如一年”,雖然《無雙》《反貪風暴》系列的票房表現不錯,但內地電影市場的自身成長潛力也逐漸釋放——每年數部票房10億+乃至20億+和30億的單片票房也早已經讓諸多年輕的電影導演登堂入室,成為內地電影市場的推動力之一。而香港電影,乃至電視、音樂和整個娛樂產業,對於內地的影響力都大不如前。

和香港電影產業一樣,致力於北上的香港電視產業在過去數年也正在將政策利好落地,但整體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政策優勢指的是,在2015年《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中就明確提出,將合拍劇視為國劇,並且享受和國劇同樣的待遇,審查權也劃歸省級部分負責,之後也就是香港電視產業和優愛騰三大視頻網站的“新港劇”風潮開啟,但整體看來,所謂新港劇在內地市場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

2

在4月16日舉辦的2019年金像獎頒獎盛典中,惠英紅以《翠絲》二度奪得最佳女配角,也拿下了屬於她的五個金像獎獎座。而其和《翠絲》的另外一位姜皓文,搭檔主演的新港劇《鐵探》也在金像獎之前,也就是4月1日上線。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對於《鐵探》,應該說TVB也是投入巨大,也是其和企鵝影視合作的又一部新港劇的力作。不僅讓久違的惠英紅擔當主演,整個主創團隊也是超級豪華:朱鏡祺、劉小群擔任總編劇,導演蘇萬聰和蘇嘉敏曾執導《使徒行者2》,卡司陣容也是近年來少有的龐大:包括袁偉豪、姜皓文、蔡思貝、黃智賢、楊明、梁競徽、許紹雄等一眾TVB的明星都參與到這部劇中來。

截止4月18日,《鐵探》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18日,累計播放量1.9億,豆瓣評分也有8分之高,從這兩個數據維度來看,《鐵探》應該都算是品質和口碑不錯的新港劇,但如果將維度更多元化一些,《鐵探》以及其代表的新港劇其實還都面臨水土不服的局面。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從上線之後,《鐵探》在全網網絡劇和電視劇排行榜中就沒有進入過前30;而在僅僅統計騰訊視頻的網絡劇排行榜中,《鐵探》在4月8日之前也沒有進入前30,而在4月9日之後才進入播放量排行榜的前10,熱度和播放量也均排在《倚天》《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小時光》以及《大宋北斗司》之後。

雖然《鐵探》的豆瓣評分有8分之高,但參與評論人數只有5000出頭,而新《倚天》的豆瓣評論人數超過5萬、《ye空中最閃亮的星》評論人數超過1萬、《小時光》上線時間短也有8801人參與評論——應該說豆瓣評論人數,《鐵探》僅高於《大宋北斗司》這樣一部基本上也沒有火起來的網文IP劇。

事實上,《倚天》《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小時光》以及《大宋北斗司》雖然都非2019年的爆款劇,但從體量上來看,其實也代表著劇集市場的主流題材:《倚天》之於翻拍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之於流量明星擔當的偶像劇、《小時光》之於青春劇以及《大宋北斗司》之於懸擬類的IP劇,應該說這幾類題材為代表的元素,也是近年來在劇集市場收割流量的利器,同樣,也是“新港劇”在內容市場遇到的強大對手。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回到《鐵探》,雖然很多港劇愛好者爆吹了一波,認為這是港劇復甦以及搶奪內地市場的一部力作,但讀娛君認為,雖然《鐵探》的品質不錯、港味很足,但從播出效果來看,不僅和同檔期的內地劇在播放數據上有差距,和之前兩年騰訊視頻力推的“新港劇”同樣也是差距不少:2017年《使徒行者2》,播放量22.6億;2018年,《宮心計2深宮計》,播放量破30億,除此之外,在取消播放量數據之前,優酷在2018年上線的新港劇《飛虎》《灼日風暴》也分別拿下了超過20億的播放量。

為什麼《鐵探》的收視數據表現並不盡如人意,讀娛君認為原因大致有幾點:

首先,從《鐵探》自身來看,演員陣容偏老化。惠英紅和姜皓文自然不用說,相對年輕的袁偉豪和梁唯烈也都是40歲左右,可以說,這個卡司陣容雖然“演技”有保障,但對於以年輕用戶為主的視頻網站用戶來說,確實是高齡;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其次,新港劇的套路陳舊。無論是騰訊視頻的《使徒行者2》還是《鐵探》還是優酷的《飛虎》,不僅演員陣容類似,而且故事情節也近似,都是圍繞“臥底”展開的,雖然也在儘量找新意,比如更立體化惠英紅的角色,讓其亦正亦邪,但整體來看,其實還是“臥底”的套路——而且,電影演員從大屏幕來到小屏幕,尤其是中年演員,其實蠻殘酷的,這點,對於影后惠英紅而言也同樣是壓力,事實上,無論是之前的《新冤》還是當前的《鐵探》,類似的套路其實讓資深港劇粉讀娛君也感覺有一點“愛無力”。

再次,情懷賣多了也就缺乏噱頭了。不僅香港電視行業存在這個問題,香港電影也同樣如此,每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上線之前都要賣一次“港味殺”,效果自然也就慢慢衰減了,事實上,無論是《無雙》還是《追龍》,收割票房首先還是講好故事,尤其是針對主流用戶群能夠接受的故事。

所以,當《鐵探》《飛虎》《使徒行者2》《反黑》等諸多新港劇都試圖以一個套路打通內地市場,雖然請來了諸多大咖迴歸,但這也基本上接近飲鴆止渴——當然,這不僅是新港劇的問題,TVB劇這些年基本上也就是這個趨勢,老將回爐、新人難出頭,這些香港電視行業深入骨髓的問題,不僅香港影視從業者心知肚明,我們這些港劇迷也同樣也是感受頗深。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當然,內地劇集市場其實也並不完美,但論及新人的機會,優愛騰三大平臺當仁不讓。

3

金像獎之前的3月,全球諸多影視公司雲集香港,香港影視展人氣仍然相當之高。

但冷的是,一度成為主角的優愛騰的音量小了很多。優酷接近缺席,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雖然出席並做了主題演講,但“新港劇”的話題明顯少了,這不僅是因為內容戰略的整體轉移,更重要的是,在過去數年,新港劇並沒有重現港劇的榮光,“內地資本+香港製作”的模式,尤其是既要保留港味又要將視角投注於內地年輕的觀眾群,對於香港的電視製作團隊而言,仍然是巨大的挑戰。

冷並不代表停滯,港劇仍然是有相當的用戶基礎的,但如何將曾經港劇在題材上的探索和創新重現。以企鵝影視在香港影視展亮相的兩部劇集來看,無論是《使徒行者3》還是《戰毒》,似乎還是熟悉的配方和類似的故事,以及,同樣不新鮮的卡司……

最後:香港電視人和新港劇的推動者們,屢屢談到的“港味”究竟是什麼,或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解讀,但港味和港劇的魅力,肯定不僅僅是香港的街頭文化,而是接地氣的市民文化、對於都市和職場的刻畫以及在題材上相對更寬鬆的嘗試,如果丟掉這些去談“港味”的新港劇,其實也是固守孤島,而沒有真正的面對內地龐大的觀眾群。

乏味的金像獎、《鐵探》以及套路化的新港劇

在2017年所謂的新港劇元年,一部《盲俠》(上)曾經讓很多觀眾驚喜,無論是題材還是表現,都表現出香港電視人的創新:主角的設定是眼睛看不見,涉及的案件也都是相當有新意,雖然結尾還是略顯俗套,但還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覺,並且很有香港這種大城市的味道。但或許是因為播出數據不夠出彩,所以未能成為新港劇的主流,但無論如何,“臥底”不應該成為新港劇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