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围档装喷淋,六合智慧工地让扬尘“尘埃落定”

扬子晚报网4月19日讯(通讯员 朱承超 杨凌 记者 张可)昔日工地尘土飞扬,今成扬尘治理样板,走进位于南京六合区新城冠城大通蓝湖庭项目施工现场,各类建筑材料堆放整齐,还有标牌标识,道路进行了水泥硬质化,场内裸土上使用防尘网覆盖,建筑工地“变脸”的背后,正是南京市推行的智慧工地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弥补短板,引进工地智慧管理系统

说起建筑工地,不少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材料乱堆、黄土裸露,在大型挖掘机的开挖下,在风力、人力和机动车辆等外力作用下形成大量扬尘,一阵风吹来,整个工地 “狼烟四起”,成为市民吐槽的热点、媒体关注的焦点、行政执法的重点,也成为项目施工进度的“绊脚石”。 不久前,冠城大通蓝湖庭项目施工现场因为扬尘等问题,被相关执法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让“尘埃落定”成为职能部门与施工方共治话题。项目负责人耿国忠告诉记者,弥补这一治理“短板”,扎实推进建筑工地综合整治,项目部投资了50多万元,按照“五达标(围挡、硬化、覆盖、保洁、出入口冲洗)、一公示(工地出入口公示牌)”要求,引进了智慧工地管控系统。

喷淋系统,给绿篱围档安装了小喷泉

绕着项目基地一圈,记者看到,不仅工地围挡用绿色防篱笆尘网进行覆盖,在围挡的上方,每隔1.5米还安装了喷淋头。建筑工地入口处,矗立着一台电子显示设备,实时显示当前环境下的PM2.5、PM10的数值以及风速大小,当PM2.5的数值达到100ug/ m³时,围挡上方的喷淋系统便可自动启动,实施降尘。

除了自测数值适时进行喷淋外,项目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实施操作。在冠城大通蓝湖庭项目总工兼副总经理杨辉煌的手机上,记者便看到了这款智能操作软件。

通过该款APP操作平台,工作人员不仅可以远程了解项目现场周边空气环境质量情况,还可以对过去24小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查阅,在报警系统没有启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人工实施启动围挡上的喷淋系统进行降尘,有效维护空气环境质量。

工地围档装喷淋,六合智慧工地让扬尘“尘埃落定”

四次冲洗,避免车辆带泥现象

场地内的扬尘得到控制,场地外出入口道路扬尘也是关注的重点。要想彻底解决,就必须从根源上避免离开建筑工地的汽车车轮、车身有泥土的现象。为此,项目施工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在出口处落实四项举措,进行扬尘防控。

大型运输车从场地出口离开时,首先要从第一道门槛即过水池中驶过,对车轮第一次进行初洗;从过水池上来之后就到冲洗平台,进行第二次冲洗,时间三分钟;驶出冲洗平台,由人工对挡泥板进行冲洗,这是第三次冲洗;当车辆驶出之后,施工方还在出口两边100米,对道路进行冲洗,通过这四举措,有效避免了车辆带泥,同时也减少了扬尘污染现象。

区城管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队员杨凌表示,通过对整个施工场地的智能控制,尤其是安装围挡喷淋系统、设置四次冲洗举措,可以有效避免道路两边尘土飞扬的现象,除此之外,安装智能控制系统加上新型环保渣土运输车,控制住扬尘,加强对渣土运输的管理,改变了以往日只能在夜晚运输渣土的现象,大大提升项目的施工进度,提升施工效率,有效实现双赢。

工地围档装喷淋,六合智慧工地让扬尘“尘埃落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