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奔驰事件能否带来一次汽车行业的整顿?

紫雨夜76930139


奔驰事件一波三折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有三点,其中包括行业的整顿。

第一点是《汽车三包政策》的规定是否存在瑕疵。

按照规定汽车符合退换标准的条件包括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以及燃油泄露,这四点属于严重汽车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应当退换,但是发动机漏油就不是严重质量问题了吗?

假设奔驰事件是概率性故障,PDI检测也没有对底盘三大件的要求;但新车发动机漏油确实令人难以接受,这种结果势必造成消费者对该品牌和PDI检测环节的之一,情绪上是难以平复的。

针对此次事件的重点是如何鉴定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属于刻意隐瞒还小概率时间,如刻意隐患则需要对销售环节追责,赔偿会是非常乐观的,不过在鉴定结果没有公布之前这些只是猜测。而如果真的是概率性时间,这就是对三包政策合理性的颠覆了,而某些大V在质疑赔偿方案和态度的合理性之前是否应该自省:

  • 奔驰按照规定制定赔偿补偿方案并没有错误只是违反了普通的公众情绪,所以看似一台车的亏损背后的实际亏损会更大。

  • 规则是否完善也值得思考,虽然某些大V挑动利用网民的情绪去质疑法律的全危险,但这种质疑本身并不是错,只是某些人会渔人得利而已。

奔驰时间本身并不值得关注,奔驰汽车是德国汽车品牌,其发展状态与市场占有率并不影响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但是比会成为其他车企的狂欢,这就要引申出第二个问题。(图片非视觉中国版权作品)


第二点:行业不正常竞争。

奔驰事件的发酵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其背后应是有幕后推手的,利用网民的“群情激奋”造势到如此程度不是某一个消费者能够做到的事情。这起实力引申出的问题也不在汽车单一领域,如果换个角度涉及到其他领域是否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在汽车领域中奥迪汽车的沥青阻尼片致癌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但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出具了沥青阻尼真正能够致癌的科学依据,没有实锤证据自然最后是不了了之,只是对其品牌造成的影响也没有人再去关注。

其次如吉利汽车在过去的一年中也受到了有组织有计划的非正当商业竞争,一度对品牌从各种角度进行诋毁;但在源头被查获之后所有在初期“讨伐”的车企没有一家公开道歉,这是行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所以奔驰事件也不一定是绝对偶然,行业规范化整顿也应该从行业的竞争开始着手,否则这种“无间道”似的的案例会频繁上演。

当然仅论奔驰时间至少从车企的体量而言,对于消费者的态度应该要温和一些,而且对销售商的服务水平也应该加以提升。


第三点:高额服务费。

分期购车的金融服务费、车险压紧、PDI出库检测费,这三点有没有规则限制不允许其存在?

  1. 分期购车从银行合作办理的手续很简单,销售商也只是协助办理并没有付出很大的劳动量;由车企金融服务办理过程更简单,这样的服务真的值得几K吗?物价是否合理是问题。

  2. 车险是销售商的盈利点之一,乐观的返利比汽车销售环节还要夸张,所以买车店内投保基本成为行规,但为了利益强制购买是否合理呢?虽然买与卖是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但也有些霸王条款的味道。

  3. 所有车企生产汽车是按照《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的标准,量产车一定是符合质量要求的,那么PDI检测环节有多大的意义呢?

这三个服务没有合理的解释则不应该收取费用,即使在商言商不是错但也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依靠行业“自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任何事物在没有第三方约束的前提下做事都不会有底线。

所以以奔驰汽车案例至少能引申出这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汽车领域的发展应该规则化、健康化,否则行业现存问题也会被放大成为延长2019年车市销量曲线下滑的因素之一。


(上文为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从目前网上的关注度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历来有解决问题依靠问题导向的习惯,这件事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引起了天量消费者的关注和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女车主,这是其一。我们所有人都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无论你是普通百姓、富商巨贾还是权力高官,难道不同的人能有不同的维权渠道和不同的维权结果吗?而且社会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是其二。消费诚信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它,谁敢放心的消费,尤其是汽车房产等等高价耐用消费品,基本的消费都不能保障,还谈什么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应当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这是其四。营造一个让商者在自律和他律间诚信经营,消费者在理性中大胆消费的环境,应当是国之大幸!


算了吧


能不能整顿要看国家的决心。普通老百姓顶多起一个波澜,或小石子或巨石,波澜只是波澜。

如果社会管理者愿意借着这个时机改变这个行业的歪风邪气,那不仅仅对这个行业,对普通消费者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都是消费行业的龙头,这两个行业动一个都直接影响到消费行业的规则或规范。

难点就在于资本的力量,美国就是典型的资本控制政府。好在我们不是,但是资本这个力量也不能不被管理者考量。就像动手术,毒瘤切掉时期总会要躺上几个月的,往后就会活蹦乱跳了。等着吧,奔驰女车主的问题好解决,这个行业的事,坐等吧


琅琊小阎罗



第一段:

汽车行业的整顿是有必要的!类似这次奔驰事件没有曝光还有很多,当然不仅仅只有奔驰。没有曝光出来的只会有更多。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些消费者的感情,更不仅仅是这些消费者所受的委屈无法声张,而是在汽车行业公信力的丧失,进而影响和导致整个中国公信力的沦陷。这个结果可谓不重!说起来,这已经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建立汽车行业公信力的时机已经到来,不能再晚!

第二段:

而建立汽车行业的公信力需要什么?首先是法律法规对公信力丧失的品牌、商家进行百倍的惩罚,让这些不良商家的产品以次充好、服务质量、态度、结果不完善的成本急剧增高,直至增高至不良商家不能接受的地步。这样才能拥有深刻的教训。其实,从目前的驾车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就可以看到类似的结果。闯一个红灯扣6分;再加上罚款让驾驶员得到深刻的教训。而对于汽车汽车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商家而言,只要他们也闯了产品品质公信的“红灯”,就施以重罚!

第三段:

要想肃清汽车交易服务市场,只有对汽车行业整顿,采取严罚重奖的方式才能更好的指引汽车营销行业的健康发展。这样会减少更多的不安定因素。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严罚”和“重奖”可以以政策指导方和汽车厂商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丧失公信力营销的商家,可以以降低返点、提升单车供货价格的方式达成。而政策引导部门可以再次对其行政罚款。而对于优质商家整车厂家可以提高返点、降低单车整车售价的方式进行奖励。而行政部门可以把罚没违规经营的汽车商家的罚款奖励给优质商家。最终,健康的汽车整车营销行业只有依靠政策的指导,普通消费者观念的提升,大家群策群力才能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商家卖的更有良心!


汽车G值联盟


关于这次奔驰事件能否带来汽车行业的整顿!貌似应该有下文。时间上只是应付舆论罢了,汽车行业过于敏感,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太对,因此,只会走走形式而已,不会真正触及到利益集团。我们不要太天真了!就像药监局领导被查,其导致了天价药,那结果呢?人是抓了,老百姓依然还是要买天价药!这就是结果!该发生的还会发生…然后就是过程!然后还是然后


美体私人订制


买这车很感动



金峡关


很难

非常难

特别的难

奔驰和利之星背景太雄厚了

其他车企一样


中原雄鹰108


别想了!

想整奔驰?

整几个三轮车厂吧!

上百亿的“金融服务费”:难道是喂狗的?


助人为乐吾本性


刚开始感觉看到了希望,到最后也感觉仅仅是个涟漪而已!热情围观后一窝蜂作鸟兽散!


移步二景


早就应该整顿!很多4s带有黑社会性质,设置陷阱使许多人贷款拿不到车。这家4s店就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