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和唐詩宋詞相對的是,古典文學發展到了元朝呈現出另外的方式,那就是元曲。雖然說元曲的詩詞成就沒有辦法和唐詩宋詞相提並論,但是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題材和獨立朝代呈現出的文學特色,在文學史上還是很有地位的。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更為重要的是,元朝的時候元曲蓬勃發展,還出現了元曲四大家。分別是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和馬致遠。每個人都有精彩的代表作品。比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牆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馬致遠的《漢宮秋》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不過對於這些文學創作者來說,在進行元曲創作的時候,並沒有放棄詩詞文化傳統。他們偶爾也有精彩的詩詞作品。比如今天我們談到的就是白樸的一首詩詞。寫其晚年終歸豁達。其中的詞句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朱顏漸老,白髮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閒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這首詩詞的題目是《清平樂·朱顏漸老》,寫於白樸的晚年。從詩詞內容也能夠看得出,此時的詞人已經是白髮蒼蒼。開篇“朱顏漸老,白髮添多少”,已經驗證了這一點。青春的容顏逐漸的衰老。時光的飛逝,一去不回。看看鏡子當中的自己,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髮?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接下來的詩句引用了《詩經》當中的經典名句。“華如桃李”出自《詩經》,比喻人的青春年華,白樸就用這句來寫自己青春年華的一去不回。“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所有的青春時光就隨著時間的流逝永遠遠去。雖然詩人的人生經歷足夠豐富,如今只留下夕陽餘暉。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畢竟桃李春風都只不過是一瞬間,而桑榆則代表生長年歲較長的作物。兩相對比,就能夠看得出詞人此時此刻的人生感悟。但畢竟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任何人也無力改變,所以不妨迴歸豁達。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下片一開始就展現出這種豁達的心胸。“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閒雲”,詩人再次來到江南,沒有一絲一毫的煙火之氣,而自己也因為人生閱歷的豐富,也因為參透了人生,就像是天地間一片飄逸的閒雲。這樣的一個比喻,也讓詞人的內心非常的豁達,也可以看得出詞人晚年的生活境界。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更是有幾分哲理韻味。詞人以自己短暫的生命對應青山的更古不變,更寫出了人生哲理的韻味。他喜歡的青山的連延不絕,久久不願離去,但是對於青山來說,並不見得一定要永遠留住欣賞的人。

兩相對比,就如同蘇軾筆下的《赤壁賦》中的名句: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畢竟相對大自然的長久,人的生命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既然如此,就把自己當做天邊的一片閒雲,自由自在度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吧。

元曲四大家之一,一首詩詞寫晚年終歸豁達,頗有幾分人生哲理

這樣的詩句在今天讀來依然百讀不厭,因為其中有對於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韻味依然可以帶給今天的我們感觸。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