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攜中化中糧中郵,蓄勢激活農民合作社“春天”!


農業農村部於2019年4月19日(週五)上午10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透露,中國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農業農村部與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等社會力量,聯手推動農民合作社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攜中化中糧中郵,蓄勢激活農民合作社“春天”!

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國網孫宇攝

眾所周知,近年來,全國各地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但是自2010年以後,正常運轉的卻只有20-30%,很多合作社登記之後就沒有開展過業務,甚至找不到蹤影。那些掛牌、空殼的合作社將面臨被清除的危機,不少行業人被現實的倒逼下無法運營,甚至出現空殼合作社套取補貼等惡劣行為。在如此複雜混亂的現狀下,這次發佈會是否會迎來合作社的“春天”呢?

國家重視,重拾發展“機遇”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

一是數量持續增長。到今年2月底,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18.6萬家,成立聯合社1萬多家,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的農戶。

二是產業逐步拓展。

農民合作社產業涵蓋糧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產品生產,並由種養業向農產品加工、休閒農業、觀光旅遊、民間工藝品製作和服務業延伸,其中種養業佔70%以上。

三是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農民合作社為成員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技術信息等統一服務,提供產加銷一體化服務的農民合作社佔比達53%。

實踐證明,農民合作社在組織帶動小農戶、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引領鄉村產業發展、維護農民權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重要力量。

四方通力協作,推進實施落地

從總體看,我國農民合作社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呈現“大群體、小規模”特徵,農民合作社數量眾多,但單體規模普遍較小,實力較弱,在組織帶動小農戶進入大市場時,還面臨著種養技術集成水平不高、產銷銜接不夠緊密、加工流通能力不強、缺乏品牌宣傳平臺、融資難融資貴等困難和問題。為幫助農民合作社破解這些發展難題,我們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和優勢,在充分溝通協商的基礎上,農

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與中國中化、中糧和中國郵政四方,共同簽署了推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合作框架協議和實施方案。

根據框架協議和實施方案,中國郵政集團充分發揮郵儲金融、郵遞物流、郵樂電商平臺等優勢,面向農民合作社提供優惠信貸、專屬保險、惠農郵遞、電商促銷等服務;中國中化集團充分發揮農資供應、技術服務、加工收儲等優勢,面向農民合作社直供安全優質的種子、肥料、農藥等農資產品,依託中化農業的MAP現代農業技術服務平臺開展技術指導、農事服務、訂單收儲、加工銷售等業務;中糧集團充分發揮種植養殖行業體系和銷售平臺等優勢,面向農民合作社提供糧食和甜菜種植、奶牛養殖等技術指導服務,依託我買網幫助農民合作社銷售產品、打造品牌。農業農村部立足職能定位,在政策指導、體系建設、信息交流、溝通協調和農民合作社示範社推薦等方面為多方合作提供優質服務。

在服務對象上,前期重點為7萬多家國家級和省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以及8個省30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市、區)的農民合作社開展服務,積累經驗後,再逐步拓展服務範圍。按照四方的框架協議和實施方案,

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紮實推進。

張天佐還表示,四方聯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幫助農民合作社來解決發展中的一些難題,實現多方共贏。合作的關鍵是把這些合作內容落實落地,為此,四方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充分共享信息。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為三家企業提供了縣級以上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名錄,綜合了示範社的主要經營項目、配發貨能力和聯繫方式等信息,這也是向合作方提供的優質客戶資源。

第二,建立協調機制。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和三家企業分別建立了工作協調小組,加強情況溝通和信息交流,推進工作進展,構建了上下聯動、多方協作、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合作企業內部分別成立了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為方案具體落實提供了組織保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企業各地分支機構也在陸續建立相應的聯絡對接機制。有機制方面的保障,建立了協調機制。

第三,探索合作路徑。四方合作在首批30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市、區)已先期開展。據瞭解,陝西等省已深入開展合作,這為合作四方在全國面上推廣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第四,不斷總結經驗。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四方將及時總結各地的好經驗、好模式、好做法,通過召開現場會、培訓交流等方式,予以複製推廣。

緊抓三點要素 激活差異化發展

發佈會上,有記者表示比較關心農民合作社差異化發展的問題。指出,合作社是一個激活農村要素的平臺,由於地域的封閉性,加之區域化不夠明顯,差異化自然無從拉開,導致出現同種、同類型發展現象嚴重,因此無法突破質的飛躍。激活或者幫助合作社差異化發展成為一項重要問題。

張天佐表示,合作社也好,農民也好,包括一些龍頭企業也好,各類主體之間應該有一個產業鏈上的合理分工。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從原來的供不應求到現在供求平衡,甚至有的產品供給過剩。但是,市場供求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後,農產品供不應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生產什麼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考慮生產發展問題。

張天佐還指出,農民合作社作為一類市場主體,主要是引領分散的農戶來發展農業生產。從事種養業生產的合作社佔到整個合作社總量的70%以上,合作社在種養業產品的生產方面需要幾點要素:

首先要面向市場來選擇產業的方向、產品的類型,這是最重要的。不能都一哄而上,一哄而上最後大家都不掙錢,市場需要不了,所以首先要研究好市場需求。

第二,要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思路來引領農民發展主導產業。產業的選擇一定要依託當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優勢和基本條件,而不是盲目的選擇。即使看到市場上某個柑橘的品種銷售形勢很好,能賣到20塊錢一斤,也不能盲目地引進種植。如果引進地的水土、光照、氣候條件不適合,或者不具備技術上的能力,可能就是一個失敗的案例。所以,一定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選擇性發展。

第三,一般來說,每一類主體在市場的整個產業鏈裡都有最佳的功能定位。比如田間地頭的生產、分散的養殖,這是農民最擅長的,這些環節應該交給農民去做。合作社主要是起到組織協調作用,解決一家一戶農民在生產過程中共性的,或者農民做不了、做不好的環節,比如生產資料的統一購置和銷售、產品品牌的培育,還有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指導,這些工作合作社是擅長的。作為企業,就應該在產前、產後兩個環節下功夫,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張天佐強調,在差異化發展方面,選準主導產業,一定要在產業鏈裡把各類主體聚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以市場為導向,把主導產業做大做強。這樣最後才能形成每一類主體都能揚長避短,產業發展也更具活力。當然,政府部門還有很多的公共服務要跟進,比如市場信息的發佈、科學技術的推廣、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等。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文章來源:農業農村部、中國新聞網、上海證券報、中國網,由農資導報編輯綜合整理

您還想看:

“忽悠團”包場再出動:近10天交易達60餘萬元!

“最佳坑農店”誕生:這家農資店要“火”!

渠道商要被“幹掉”?年年被虐,如何自保?

20餘省啟動安全整治:農化原料再掀漲價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