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资料显示,全球有鸟类9000多种,其中中国的鸟类有1300多种,而福建省记录并公布的鸟类有450多种。厦门的面积很小,但有350多种鸟类,这在国内绝对算是一个鸟类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鸟类是反映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优劣的指标物种,生态环境越好,则鸟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厦门是鸟类资源丰富的地区。包括号称“世界上最漂亮的水鸟”紫水鸡、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的黑嘴鸥、“鸟中公主”栗喉蜂虎,以及既能捕蛇又能抓鸡的凶猛大鸟--蛇雕等。其中全球极危的1种(勺嘴鹬)、濒危的3种(小青脚鹬、东方白鹳、黑脸琵鹭)易危的7种(花脸鸭、大滨鹬、大杓鹬、黄嘴白鹭、黑嘴鸥、卷羽鹈鹕、硫磺鹀)。每年冬天,候鸟都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或东北等地往南迁徙,厦门是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一些珍稀越冬类水鸟的理想栖息地。

1860年,一位名叫罗伯特·斯温侯的英国传教士记录下了厦门的第一份鸟情报告。这份报告显示,当时厦门鸟的种类为160种左右。斯温候曾在厦门任英国领事长达15年,对厦门和台湾的鸟类研究作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东亚鸟类第一人”。1858年,斯温侯开始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第一篇论文便是《厦门的动物相纪要》。他在厦门一共发现、记录232种鸟类。在此后的100多年时间里,再也没有机构和人员专门观察和记录过厦门的鸟类。2010年,厦门的野生鸟类名录新增12种鸟类,其中包括4种“斯温候鸟”,即19世纪斯温候在厦门发现记录的鸟种。它们曾经在厦门出现过,但此后再无踪影。而这12种新记录到的鸟类,也是2002年厦门观鸟会成立以来首次发现。2010年4月9日,厦门观鸟会成员在厦门大学里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蓝歌鸲的身影,这种鸟俗名“黑老婆”,早在1861年罗伯特·斯温侯在厦门采过其标本,此后厦门再没有关于此鸟的发现记录;还有一种籍贯厦门(即厦门为全世界第一次被记录的地方)的“灰脚柳莺”,1999年春季也在厦门现身,被3位鸟友在厦门大学幸运观察到了,这种鸟,斯温候1860年在厦门获得全球第一例标本。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担任英国驻中国领事的罗伯特·斯温侯——一个在厦门待了15年的伟大“鸟人”,常常出没于厦门的山林里,鸟儿们盘旋在他头顶,他一声口哨就能唤来一群飞鸟……

厦门有许多漂亮的鸟,还有许多可爱的被戏称为“鸟人”的爱鸟人。他们时常出没山林和海边,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小鸟。2002年3月成立的厦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分会,是当时国内惟一获得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间观鸟组织。2003年10月,他们开展的一项调查活动得到国际最权威鸟类协会———英国皇家鸟类学会小额基金的资助,历时近10个月,行程一万多公里,走访了57个岛屿和群岛,发现21个岛屿存在海洋鸟类繁殖,确切记录了18种海洋鸟类的繁殖记录,基本摸清了福建省海岛鸟类资源的“家底”,填补了福建海岛鸟类记录的空白,对于福建省海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海岛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勺嘴鹬:目前全球不足千只,属于国际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黑脸琵鹭:全球范围内有2000多只黑脸琵鹭,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越冬地,台湾有1000多只,厦门约有10只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黑嘴鸥:黑嘴鸥是我国最珍稀的鸟类之一,厦门是它在南方最大的越冬地,曾经约有800只,如今数量骤减为200只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黄嘴白鹭:从前有2000多只黄嘴白鹭出现在厦门附近的海岛上,但由于渔民不加节制地捡拾鸟蛋,如今在厦门海域已不多见,夏季仅有几只在大嶝岛上出没。它已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黑翅鸢:以前数量众多,是厦门的必见鸟类之一,现在仅能在岛外郊区农田间偶尔看到

在厦门能见到350多种鸟类,成立全国最早的观鸟协会

厦门熟悉的是“紫水鸡”。紫水鸡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大型水鸟,有“世界上最美的水鸟”的美誉。1868年,罗伯特·斯温侯在厦门采集到紫水鸡,并将厦门定为紫水鸡华南亚种的模式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