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地方公务员考试入围面试的笔试分数越来越高,是因为考生都参加了公务员补习班吗?

05212ll


现如今的大学生中,遑论应历届毕业生,谈论多的话题即是考公务员、考研。尽管考研作为一项升学方式让一些毕业生暂时摆脱就业 ,但最终研究生毕业后仍有部分人员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财政供给人员。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由以往的高速增长转而进入现在的新常态,市场的就业岗位及薪资待遇较过去的吸引力减弱,加之,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父母一般能提供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所以,作为奋斗过的一代往往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再吃苦。相对而言,尽管薪资水平不高,但规律的作息、稳定的收入来源等因素,成为不少毕业生的首要追求。

就观察而言,公务员入围分数线有抬升的趋势,近些年的比较并不明显,但往前推几年比较的话,不难发现此点。小猿做过10年以前的公务员试题,也查阅了过去的分数线,无论是省考还是国考,试题难度在提高,比如在资料分析部分,对“增长率、增长量、基期、现期”等的运用越加灵活多变,常见百分比与分数的转换要求更多,而分数线过去多在110+、120+,但如今的以120+、130+居多,甚至达到140+,印象中某一年国考青岛国税入围线划到148,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分数一路走高的原因是什么,都参加补习班的缘故吗?答案显然不是。

一、参考人数增多,即基数大。早在2002年,确立了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制度,那年经济发展处在改革开放后的首波大红利,常年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那时候大学还没有大规模扩招,那些年还流行“下海”,那段时间考公务员甚至是没理想没追求的代名词。不少的岗位不满足1:3的考录比,直接触发面试分数不得低于60分的条款,对比现在,能有多少这样的岗位。时过境迁,除了大批的应届毕业生,往年未就业全职在家备考者众,毕业兼职备考者亦不在少数,经济形势好的北上广深等城市还有不错的选择,但在内陆经济欠发达、经济衰退的地区,所有人都认为最好的工作岗位是财政供给,尽管收入微薄也义无反顾。曾经的天之骄子也跌落凡间,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出现在任何岗位上都不在是一件新闻。

二、准备周期延长,备考充分。这确实是有一部分有报班带来的影响,但正如前面提到的,考生人数增多,自主备考时间也在延长,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需要报补习班,给与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学习,只要学得深、学得透、悟得明,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小猿作为过来人,深有体会。当然,具体如何备考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在此也不再赘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三、试题难易程度,客观影响。“这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我们的学生生涯中应该少不了某位老师类似的话。显然,拿十多年之前的试题与现在的进行比较,意义不是特别大,,但是近五年的题还是有一定可比性的,如果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或申论出题较为简单,那么这一年很可能出现分数线普涨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高考中已经屡见不鲜。


小猿认为,客观因素无法做更改,作为一名参考考生,横向来说是今年今次考生的水平,纵向来讲是本岗位的考生情况。当报考的人数够多,所体现出的是本岗位考生的水准,无论你做或不做,事实就摆在那里,你需要的是笔试占得先机,面试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猿媒体


我赞同机关小虫虫的部分观点。

确实,看近几年公务员招录考试分数,是越来越高,一些好点的岗位动则130、140,这放在前几年是不敢想象的。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以某笔为代表网络培训班异军突起。

网络课程方便、快捷、便宜,非常受学生党和上班族的喜爱,因为课程可以重复播放。其独特教学模式、题库和模考,确实提高了整体公考水平。

二、就业压力剧增。

随着大学扩招,经济下行,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于是乎越来越多人涌入到公考队伍,从近几年报名人数可以看出,考公人数逐年增加,基数大了,分数自然也就高了。(以下数据来自华图教育)


公考行途


23小时前被邀请这个问题,让我久久不能眠,经过一天的思考和询问前辈,我做出以下回答。

第一,不得不怀疑一下楼主题干中的“入围笔试分数越来越高”的普遍性和适用性,经常留意招考公告和面试通知的我发现,并非所有的入围分在提高,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冷门岗位的前三年分数线,大家随便查查就可以了,就拿我本人来说,16年考的选调生,分数线135,15年的分数线137。国考数据更容易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可能是受近年来公考热的影响,总觉得报的人多,竞争大,分就一定高。

第二,部分岗位分数线越来越高,原因也确实是多方面的,比如,考试难度,考试规模,复习效果,临场发挥,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变化,但又不构成绝对影响。就拿题主所说的,补习班,这只是复习效果中的一小部分,分数提高,也有可能是学子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也可能是良心发现加大做题题量。要想在这两者间找到必然关系,难免会显得片面武断。

与其陷入这种模糊不定的讨论中,不如大家各自找好定位,完成各自梦想,毕竟大家都是追梦人。

一方面,对于机构而言,关注的核心在于如何提升水平参差不齐的考生的考试能力,千万不能热衷于制造考试焦虑或者恐慌,只需要安静地做个师者,这是我们的期待。因为,任何一个岗位、一场考试,考生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分数总是会呈正态分布之势,过多纠缠大可不必;

另一方面,对于考生来说,更是如此,全身心投入复习即可,把精力放在外围只能说是得不偿失,当然,时间够充裕,做个了解谈资也不错,你要做的就只是考过当年与你同考的战友,不要抱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幻想,“哎,我都没复习,最后一大道题还没来得及做,考试下来,名次总在你前面的同学还少吗?”所以,决绝一些,付之一注,考自己的试,让别人无路可考。that's it。


左右围公


不一定,分数越来越高不一定说明考生都参加了公务员补习班。

近几年来,公务员考试入围面试的笔试分数越来越高,但是并不意味着大部分考试都报名参加了公务员补习班,这只能说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质量水平越来越高,公务员也成为了很多人想要争取的一个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所以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就要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必须更加努力复习才是。

公务员考试每一年都是人挤人,但是所招录的岗位有限,考生的报名人数却在每年持续增长,就意味着考公务员的道路越来越难,竞争的激烈,带来了对报考公务员考生更高的要求,没日没夜的复习,就是为了能够挤进公务员面试中,所以公务员入围面试的笔试成绩越来越高,你优秀,应该想到还有比你更优秀的人。


随着公务员考试通过的分数越来越高,各大公务员培训机构也生意火爆,很多考公务员的人都报了班,专心复习。报公务员补习班确实是有好处的,毕竟授课老师拥有多年的经验,并且对每年公务员考试题型都摸得透彻,一些答题套路总结都能教给你,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考试的学习能力。但是并不意味着分数越来越高,就是考生都报了公务员补习班。报不报补习班因人而异,如果自己自学得比较慢的话,建议还是可以报补习班的。考试成绩高的当然也有没有报班的,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你是自学能力比较强的话,我觉得也就没有必要报了,还浪费时间,也可以买一些网课看,这样也比较自由支配时间,效果也不错。


沐云的风


2017年9月份上的笔试培训班,一万两千块。18年国考和18年某省省考都入围了,18年2月份参加面试培训班,花了一万块,18年5月份省考成功上岸。国考是自己放弃的,因为离家远了。其实报班的话,还是能学习到很多方法的,关键在于运用和消化。还有就是刷题,粗略统计了下,我应该做了五千题行测。一年多的时间。写了三万字的申论。当然了,为了考公务员,刷一万题的人大有人在。还有就是多参加各种考试,考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


那年夏季蓝色海


因为现在考公务员的60-80%都是二本左右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毕竟就数量关系而言考察的是比较基础高中数学。专科的可以报的岗位现在已经是寥寥无几了,至少我们省份是这样。而且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名校生也已经加入了这个队伍。我就认识一个,人大新闻专业的,去年国考考安徽省直,申论是94。


及第登高


最近不论是国考还是省考,笔试平均成绩都越来越高,这不光是大家都参加了培训班的原因,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影响。比如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扩招,导致待就业大学生人数逐年上涨,尤其是今年更是互联网企业的寒冬,各大企业纷纷裁员,应对寒冬的到来,这就导致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变大,大家纷纷选择从公,基数的增长必然导致整体水平的提高,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在如此严峻的竞争条件下,学员为了提高成功率必然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这也是整体分数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公公益性岗位考试


笔试分数越来越高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与试卷的难易程度变化有关;

2.报考人数变多,岗位竞争人数变多。

3.培训机构的崛起,学生家长观念加强,报培训班变多。


玉溪中公教育2789906


不一定。

首先,近年来考公务员的人数增加,竞争比增大,入面分数随之增加。

其次,现在招考要求一般都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本身的能力就是很不错的了,考试分数变高也是自然而然的。

当然,也有部分是因为补习班的原因,短时间的强化训练也会提高分数。


四川华图教育


分数越来越高,并不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培训班,而是考生增多了,从每年的大数据里可以知道,公考热并没有降温,反而愈演愈烈,应届毕业生,工作了好几年的考公人员的不在少数,事实上很多参考人员都是历经很多次考试的,对于考试套路很有经验,分数高也不在话下,毕竟,10个人和100个人,100个人中大神肯定要多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