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吉利多久才能成长为汽车领域的华为?

品牌经营参考


我觉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吉利已然是汽车领域的华为了。当然,我说这话绝不是空穴来风,我们都知道华为在手机领域的确是相当有实力,堪称是国产手机企业中的龙头老大,而吉利又何尝不是如此。

光是2018年,吉利旗下汽车销量就超过了150万辆,直接比肩上汽,一汽等实力雄厚的合资车企,要知道,我们的国产汽车制造行业起步要比西方晚半个世纪,现在吉利的汽车销量,却已经有了与合资比肩的实力,这难道不是说明了,它的确在汽车行业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说它是汽车领域的华为,我觉得可以算是名副其实。

不得不说,吉利在国产车企里,算是后来居上,一枝独秀的,这一点,大家都无可否认,至少从来没有人拿奇瑞,比亚迪,长城去和合资车比,但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拿吉利的领克,去同合资车比较,这说明大家心里还是清楚,吉利汽车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这种强大不是营销能吹出来的,而是有着实力的佐证。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吉利在这些年的崛起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视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收购沃尔沃之后,掌握了沃尔沃的安全和环保技术,而且还和后者一起打造出了尤其出色的领克系列车型。

同样的,吉利还收购了澳大利亚的变速箱品牌DSI,无形中加强了自身的变速箱研发实力,之后打造出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在调校方面的实力,也非其他国产车企可以匹敌。

综上所述,说吉利是汽车领域的华为,确实有点相似,不管怎么说,我们无论是在造车还是在做手机方面,都曾落后于合资企业,但是这种情况不会一成不变,至少我认为现在的吉利,做的已经相当优秀了。


长胖了ea


吉利汽车——汽车领域的华为,伪命题!

虽然华为大打爱国牌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华为在智能终端领域有相当强的核心技术,仅麒麟芯片这一点足以说明问题。

而在汽车领域核心技术则是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悬架系统的研发调教,当然还有后期电气化之后汽车的三电系统,拥有这些技术才能有资格说是研发型企业,而吉利离这一标准似乎还有较大的距离。

吉利汽车的量产机型屈指可数,且真正拥有核心技术、技术能体现出实力的产品更少,简单了解一下:

  • 入门级4G14-1.4T多点电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峰值数据98kw、215N·m(2000-4000转),可以说是入门级水平,之于手机也仅算老年机。

  • 消费级4G18-1.8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峰值数据为135kw、285N·m(1500-4000转),这台发动机有不错的性能但在节油策略上还有升级空间,之于手机算是中端机型。

量产发动机似乎只有这两台,其他如3G15-1.5T可以说是沃尔沃Drive T3的复刻版,剩下的2.0T本就是沃尔沃的动力;变速箱领域曾经收购了DSI推出的6AT实际表现中规中矩,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7挡湿式双离合以及P2.5架构的混动双离合表现合格,近期与爱信合资生产AT变速箱会有一定升级但可以说不会掌握核心技术。

三大件里有两件看不到吉利汽车在技术上的亮点,底盘平台CMA BMA的量产车表现也仅能评价为合格,一定要说操控有多优秀的话应该也是违心的;核心技术上吉利确实少有亮点,在燃油车领域吉利的角色更像OV,华丽的外表之下内涵有多丰富呢?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目前可以说一穷二白,核心三电依靠联合电子、精进电机、宁德电池,电动三大件没有一件是自主研发,在这一领域的吉利充其量是老罗的锤子,消费的是品牌忠诚度很高的老车主的情怀。

不过现有的不足是事实但也不能否认吉利在研发的路上已经开始起步,投建电池工厂开始了动力电池的自主研发是进步,四大研发中心在燃油车动力传动方面也在缓慢积累,产品线的调整也隐隐能看出走过发展弯路的味道。

吉利短期内更像是手机中的早期小米,厚积薄发后会是今天的小米;至于汽车圈里的华为毫无疑问是同样总部在深圳的比亚迪,这个地方真的是很神奇。




天和Auto


题主这个问题问的真是很有意思,让人很想说两句。说实话,大家在看待吉利这个车企的时候,很多人的态度并不客观。其实我对汽车领域的消息一直挺关注的,我觉得吉利完全当得起汽车领域的华为这样一个称呼。

正如大家所想的,不是以后还有多久,而是现在,吉利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成为汽车领域里的华为。想必大家都知道,华为在创新和研发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而吉利,同样也是一个注重创新,搞研发的企业。

关注吉利的车友们想必都知道,曾几何时,吉利的发言人李东辉在财报发布会上,明确的表示,吉利平均10年的研发投入在5到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大概一年53到75亿之间,这个数字恰恰说明了,吉利非常重视汽车技术的研发。这一点与网传的19亿研发费用可谓是大相径庭。又不知道,这个消息一出,打了多少车黑的脸。哪些说吉利不注重研发的人,其实可能只是为黑而黑。

明确了这一点,再看吉利之于汽车行业,就如同华为之于手机行业,同样是注重研发的两个企业,其实从底子上就拥有不少相同点,而这其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注重创新与研发,21世纪了,想要做大做强,创新和研发的实力不可或缺。吉利能走到如今这一步,绝非偶然,而且并不是只靠优秀的营销手段,更多的还是背后硬实力的支撑。虽然有些人,脑海中依旧留存着对于国产汽车的固有印象,但今时不同往日,吉利的造车实力一直在稳中求进,并且极力的扩张自身的关注领域,从高端SUV的领克,到现在的首款MPV嘉际,到即将上市的轿跑SUV星越,吉利的路子越走越宽,我们有理由期待,它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南烟故梦


用事实说话:吉利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有:1、模块化平台领先合资,冠绝自主,确保10年不落伍。

2、模块化发动机(1.5T吉利共享知识产权,2.0T沃尔沃援权吉利使用)不论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平顺性等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3、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传动效率高达97%,平顺性好,耐久性经过严苛测试,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4、共享沃尔沃的全流程开发体系、质量控制体系、供应商体系,从而使吉利获得了沃尔沃近百年造车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掌握了核心密码,这是老牌合资品牌最核心的机密,也是其他自主品牌最久缺、最难以追赶的。

5、CEVT欧洲研发中心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汇集了来自沃尔沃、前萨博、通用、福特、路虎、路特斯等著名车企的数千名一流工程师。

6、吉利2015年与沃尔沃签定了技术转让协议,使用沃尔沃的安全和环保技术,现在吉利汽车也用上了瑞典进口的、屈服强度高于1600兆帕的甚高强度钢,全球车企仅有沃尔沃和吉利在用这么高强度的钢材!在环保方面,吉利汽车也非常优秀,像慱瑞的车内空气质量指数达到7级,仅次于雷克萨斯的7.5级!

{}其它领先自主品牌的技术就没必要再逐一列举了,因为吉利的目标是赶超合资,进入全球十大车企行列,根本就没有再和其它自主品牌一较高下的必要,只是在吉利一骑绝尘、木秀于林的情况下,某些自主品牌心有不甘而诋毁抹黑吉利,或者攀附吉利蹭热度而已,在懂车人的心目中,吉利已经不能和其它自主品牌划等号了,对我来说,选车已经是首选吉利了——品质技术高于自主、配置性价比高于合资!


金沙浪涛


吉利和华为已经是一样的企业了。有技术不假。不过水军海军制造煽动舆论的自问自答等等很多营销方式都如出一辙。特别是华为,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爱好者我认为华为是最无耻企业。没有之一


a王者C罗a


没有多久了吧!要知道,国产车企的发展时间其实是很短的,与西方相比,滞后了差不多半个世纪,也就是说,现在吉利能从无到有,取得这样的成绩,其实是相当值得骄傲的。不可否认,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在国内相当大,虽然吉利想要成为汽车领域的华为不是一日之功,毕竟要打败众多崛起的竞争对手,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但是,从目前整个国产汽车行业的销售量和造车规模上来看,吉利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而且我很看好吉利未来的发展,从领克到嘉际的尝试,很明显现在的吉利涉猎的车型领域越来越广,从低端到高端,从SUV到MPV,将来很有可能收获更多的用户群体。


白天真的睡不醒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来看天和auto这条狗怎么叫的!


28号网点


华为的精髓是员工持股,万众一心。吉利是个人的企业,和华为完全无法比。有任正非那样心胸和魄力的企业家在中国没有第二个。


活到120岁的方法


目前在我看来,吉利目前还是走的联想的路子,比如联想收购thinkpad和moto。以联想为前车之鉴,一直很担忧吉利不会将收购品牌的技术进行融合与下放,现在看到吉利推出的星越,这种担忧减少了很多。


居身务期质朴


就目前自己的实际做法,一万年都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