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病逝,蜀汉三郡反,诸葛亮为何拖了3年才去平叛?

Blood_puppet


大家好,我是小鉴。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在章武三年时,刘备病故于白帝城,此消息一出,蜀汉政权无疑是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各州豪强氏族开始蠢蠢欲动,益州几家氏族更是联合孟获发动了叛乱!

面对这场内乱,有天纵之才的诸葛亮却是迟迟拖到两年(应该是两年不是三年)后才发动平定战役,那么这两年内究竟是何故绊住了诸葛孔明呢?

其实与一个人很有关系。

他就是王连!

我们熟悉的三国,比较上口的都是关羽张飞、张辽许诸这些武将,而能够被后人所熟知的文臣就寥寥无几了。但是一个政权从建立到发展到稳固,光靠武将开疆拓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文臣来参谋粮食兵源等等问题。而我们刚刚提到的王连,虽然声名不响,却也是刘备手下一位很厉害的文臣。 王连本是荆州南阳人,当时刘璋统治时期,王连就担任的是梓潼县令。等到刘备起兵攻打成都后,王连宁死不降,怎么劝说都不肯打开城门。

刘备也是感动于他的忠义,在破城之后也没有难为他。 最后刘璋投降,在刘备的感召下,王连加入了刘氏集团,先后出任什邡县令和广都县令。王连本人属于智商超高的天才,任职期间本职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政绩优异,很快便被赏识提拔至司盐校尉。这个专职还是很重要的,专门管理蜀汉盐铁的相关事宜。

古代任何朝代,盐铁可都是国家命脉,由此可见,刘备还是非常信任王连的。后来由于经营有方,先后加官封爵多次,最后被封为平阳亭侯。 除了优秀的文臣才干,王连还非常善于识人用人,在他为官期间,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比如刘干、杜祺等人。

这些人在之后都成为了蜀汉政权的顶梁肱骨之臣。再说回来,当时叛乱发生,王连负责协助诸葛亮打理各项要务。当诸葛亮想要率兵亲征时,王连连忙劝说道:“南中乃是险恶荒地,地方偏远瘟毒横行,丞相身为一国顶梁,此时亲征无疑以身犯险,对整个蜀汉政权都有莫大影响啊!”王连此番话语也是在劝说诸葛亮,此时亲征过于冒险,还是派别的将领更加稳妥。


然而当时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派遣,所以诸葛亮多次想要亲征。王连数次诚恳劝诫,陈述利弊,强调如今蜀国刚刚遭遇夷陵惨败,不可再大动干戈,应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为主,等到国力恢复之时,再扫平南中叛乱方才是上策。

直到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王连病逝,诸葛亮眼见军力强盛,于是下定决心亲征,率领数万军队亲自讨伐,最终将乱臣一一诛灭。以王连的立场来看,他深深知悉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重要性,所以屡次劝谏。

在他看来,南征本可以派其他将领去讨伐,若是丞相有个三长两短,那结果不堪设想。而且此时大小事务都要靠诸葛亮一人决断,根本无法轻易离开,所以王连每每在诸葛亮想要亲征之际提出劝言。王连始终认为,蜀国应该今早培养年轻人才来分担丞相的压力,不然蜀国无法长远存活,而事实上,王连的担忧并没错,自诸葛亮离去后,蜀国也是开始走向了灭亡。


历史真鉴


刘备白帝城病逝之后,益州当地的一些豪强们认为蜀汉势力正处于下落之际,此时反叛是最好的时机,于是策划牂柯郡、越嶲郡、以及那个被诸葛七擒七纵的益州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叛乱了。然而令不少人感到奇怪的是蜀汉三郡是公元223年6月反叛,诸葛亮却在公元225年才去平叛,这是为何?



刘备病逝之时,蜀汉的国力因为讨伐东吴失败而被损耗殆尽,孙刘联盟破解、互相猜忌,同时北有曹魏大军压境,新建立的蜀汉内部矛盾尖锐,可以说是到存亡危及之秋了!

诸葛亮面对着这样局面就不得不考虑轻急缓重了,而反叛的蜀汉郡其实都处于一个边境地带,一直都是不怎么听从蜀汉的号令的,所以诸葛亮选择先修复孙刘联盟以拒曹魏,同时积极恢复蜀汉的管理秩序,发展国力备战。



其实诸葛亮在蜀汉三郡反叛之时曾经招抚过的,不过没有什么用处。经过3年左右的发展,蜀汉已经具备了南下平叛的条件,于是诸葛亮亲帅2万左右大军南征!采用了马谡的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计策,经过7个月左右就平定了蜀汉三郡叛乱,不得不说他们还是太弱了点。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何诸葛亮要亲自帅军南征,随便派个大将过去不就可以了吗?诸葛亮的说法是担忧其他将领的才能不够,毕竟这是平叛主要方法是攻心为上。但有不少人则认为是诸葛亮事必躬亲的性格特征决定的,同时通过南征这个方式把蜀汉的军权独揽,为之后的北伐建立声望等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