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是如何征服南宋建立元朝的?

红伊豆


我国古代的汉人皇朝,其中宋朝是诟病最多的。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宋朝的军事力量自始至终没成大气候,一直担心北方的铁蹄南下,未能像汉唐一样,带领汉家男儿杀入北漠腹地。

确实,汉唐的无敌气势是我们汉民族的骄傲,但是,也不能以此来否定宋朝。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开疆扩土的野心,宋朝也是如此,比如说留下留下旷世名作《小周后临幸图》的宋太宗赵匡义,曾两次御驾亲征,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却均以失败告终!

不过这不能怪他。

汉唐两朝,皆上承封建大一统皇朝,秦灭六国,隋定南北朝,虽持续时间不长,但在其后的天下纷争中,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破坏,而且留给汉唐的,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帝国。

而这个帝国,是秦隋两朝攒了几十年的家当。


相比之下,宋朝更像是秦隋,是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才得以建国。

但是,由于石敬瑭于936年割让燕云十六州,使得宋朝失去最大的牧场,而在北方,平地居多,战马的机动性和破坏性能够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败,所以这直接导致赵匡义北伐无功而返。

另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唐面对的是匈奴和突厥,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匈奴、突厥只能算是部落,而宋朝的北方邻居辽国,已经在燕云大地上活跃近五十年,从游牧民族转变为农耕国家,而其骨子里,依旧保持游牧民族的彪悍作风,战力还未退化。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宋朝仍旧延续国祚三百多年。哪怕后来偏安江南,南宋也坚持一百五十余年。

更不可思议的是,蒙古横空出世,扫灭亚欧,平辽花了1年,征西夏10年,灭金朝22年……

但打南宋时,蒙古以举国之兵,采用迂回包抄的形式,足足奋战45年,连大汗蒙哥都受伤殒命,才得以啃下。

我们还能小看南宋吗?


西游言己


忽必烈利用回回炮攻克吕文焕重兵把守的襄阳,并对吕文焕招降,成为南宋征讨战的转折。 蒙古利用一年的时间重新改订总体作战计划,大规模开展征兵、军备和储粮等备战工作。任命左丞相伯颜为全军总指挥。1274年伯颜和阿术沿汉水而下,博罗欢指挥别动队从东路进攻扬州。 伯颜和吕文焕采取顺支流迂回至长江的奇策,攻克南宋依仗的长江天险防线,控制了长江中下游,伯颜严谨部下抢夺、施暴,并优待南宋降将,使得鄂州不战而降。 忽必烈促使敌方不战而降,化敌为友攻占南宋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1275年在长江中游的小岛丁家湾吃了败仗时,全军不战而亡。1276年1月,南宋都城临安不战而降,南宋摄政的皇太后谢氏携七岁的恭宗献上传国玉玺和降表投降。1279年,崖山海战,陆秀夫背着幼帝纵身跳海,从此南宋彻底灭亡。





一只特立独行的恐龙


大量金国投降汉人,收敛的契丹遗民,西征带回来的仆从军,再加上宋投降的部队,构成南下主力,抬着少许蒙古人,占领了整个中国。

南下的蒙古人并不多,在与南宋打仗期间,大部分精锐去西征了,留下的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内战,一次皇位争夺战,否则,把当时世界主流文明挨个摩擦的蒙古人,灭比宋强大的金都玩一样,会被宋拖半个世纪?


种花家的白胖子


夺襄阳据上流,再顺流而下灭南宋。此是西晋灭吴和隋灭陈的旧方法。


舜日堯天


实行大迂回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